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测控技术与仪器(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技术在测控过程中的应用,掌握航空航天等领域基本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结合航空发动机试验研究中的应用实际,扼要地介绍了测控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并展望了航空发动机试验设备和测控技术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OPC技术的气体加温压力FCS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和特点,以及控制原理。该系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空气涡轮起动机的起动控制,形成了一体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型航空发动机整机试车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您长期从事压气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工作,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请具体介绍一下您从事的压气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困难所在-尹红顺:我多年来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涡扇发动机的轴流压缩系统,从事的工作主要有风扇、压气机部件关键技术预研工作,航空发动机样机研制中风扇、高压压气机的设计工作以及型号发动机风扇、压气机部件的研发工作。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部  相似文献   

5.
<正>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只限男生要求身高1.70米以上)该专业为省级、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航空器机械和电气系统原理、结构和维修等专业知识,具备飞机维护和飞机的机械、电气系统及其部件维修能力,能在航空公司和航空维修单位从事航线维护、机械和电气部件定检维修工作,也可在航空制造单位从事机械和电气部附件装配、调试和试验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原理、飞机结构、发动机原理和结构等基础理论,掌握发动机、飞机结构和液压、操纵、起落架等机械系统以及飞机电气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受到飞机和发动机维修及维护方面的技能训练,具有飞机维护、机械和电气系统及部附  相似文献   

6.
航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飞机和发动机进一步朝结构整体化、零件大型化方向发展.航空制造技术发展有以下趋势:数字化制造技术成为提升航空科技工业的重大关键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朝着高效数控加工方向发展;轻金属构件制造技术朝着制造大型化、整体化结构方向发展;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冷却结构等新结构制造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高能束流加工、特种焊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飞机结构装配技术朝着柔性化方向发展;先进无损检测技术朝着可视化、非接触式快速检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飞行器制造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航空制造技术,能在飞行器制造领域从事飞行器制造工艺制定、零部件加工、装配、工装设备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造工程和飞行器制造等基本理论,掌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等  相似文献   

8.
动力传输系统是航空发动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介绍了国外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的技术特点。结合中国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技术的实际,从动力传输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部件和系统检测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描述和分析;指出了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同时阐述了未来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航空通信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民航通信原理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民航空管通信、雷达、导航技术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航空制造企业及民用航空运输企业通信、雷达、导航技术和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我国测控行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为一系列型号工程的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我国航空制造领域,测控技术和测控设备已基本走过数字化、总线化、自动化、动态化、通用化、标准化等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马芳  刘璐 《航空发动机》2018,44(1):85-90
航空轴承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因此研制高可靠性的航空轴承对于保障航空装备性能和飞行员安全都尤为重要。简述国内外航空轴承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材料、设计、制造、试验、检测5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差距,并基于航空发动机高温、高载荷、高转速、长寿命与高可靠性的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新材料应用、表面处理、结构设计与仿真、智能制造与检测、试验技术与评价、智能轴承技术等有待于解决和发展的航空轴承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电气学院 航空通信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民航通信原理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民航空管通信、雷达、导航技术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航空制造企业及民用航空运输企业通信、雷达、导航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内不同专业之间数据彼此孤立,相同专业的数据名称、符号、量纲不统一,无法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层次分析的问题,通过对发动机数据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大数据平台方案,从而挖掘数据间隐藏的规律,解决发动机复杂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全寿命周期内发动机不同阶段、不同专业数据的现状及管理的不足,开展了航空发动机大数据平台建立的需求分析,并利用工程经验开展了数据种类分析,首次定义了航空发动机元数据的概念及组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多维度、多专业数据关联的命名方法,为后续科研院所及发动机承制厂商建立航空发动机大数据平台提供了数据间关联的支撑,摸索出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途径,从航空发动机设计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大数据平台实施方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测控技术与设备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换代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提升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测控技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刊以"航空测控技术与设备应用"为主题展开调查,力求通过我们的调查为测控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及用户提供一些借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测控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和用户2个角度展开。在测控技术与设备供应商方面,调查主要针对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如北京瑞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华北工控集团、北京康拓工控、凌华科技集团、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友信科技公司、北京汉通达科技有限公司、日本康泰克、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控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用户则以国内主要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为调查对象,包括上飞、西飞、西航、商飞、贵航、成飞、洪都、哈飞、沈阳黎明、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等单位,调查测控设备在这些企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是提高当代先进航空发动机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可承受性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发动机视情维 修的重要方法之一。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作为健康管理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在先进航空发动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研 究价值与前景。基于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50余年的发展成果,梳理了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的总体实施流程,包括气路 测量参数的选择及参数预处理方法、基线值的计算及基线模型的构建方法;介绍了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气路故障诊断方法的基 本原理和典型成果并对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对气路故障诊断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性能预测、在线气路故障诊断、信息融合 以及过渡态气路故障诊断的基本思想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国内外研究表明: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已经形成了以基于模 型和基于数据驱动为基础的诊断方法体系,得到了较全面且系统的发展。中国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航空发动 机全寿命周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建立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体系,增强产、学、研、用等多方协作,为先进航空发动机健 康管理系统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是保证飞机完成飞行任务的一个重要部件,其研发和制造涵盖多个技术生产领域。介绍了国内外电点火系统的主要体系和发展现状,并根据航空发动机使用条件、起动包线、与燃烧室的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总体要求及元器件材料和工艺水平,结合发动机电点火系统自身研制特点和技术特征,分析了不同电点火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性能优势。探讨了电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变频变能电点火系统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永泉  刘太秋  季路成 《航空学报》2015,36(8):2563-2576
未来10~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科技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风扇/压气机气动领域为重点,首先,从设计方法、理论、设计性能指标发展以及气动力学仍存在的疑问角度出发,梳理了其国际发展态势;随后,针对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国内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给出关于风扇/压气机后续发展的方向、思路和重点,力求为我国军民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的技术研制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在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应用间隙测量技术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着重介绍航空发动机几种叶尖间隙测量技术,对叶尖间隙测试技术的测量原理及应用范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测控技术教学团队"是以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测控技术教研室为建设单位,以"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为建设平台而构成,专业起始于学校成立初期(原名为"自动化仪表专业"),具有超过50年的办学经验。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7名、讲师4名、助讲3名、高工3名、工程师1名;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58.8%  相似文献   

20.
以气流温度测量原理为基础,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方法,分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场校准的基础上,通过在校台用航空发动机上安装精密抽气式热电偶组, 对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