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柔性物体的碰撞动力学是工程实际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获得问题的动力响应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通常通过数值计算来完成。首次采用离散奇异卷积法分析碰撞动力学问题,并通过钢球碰撞柔性杆的算例来研究几种数值方法的有效性。数值方法包括常规的有限元法、离散奇异卷积法、谱有限元法和提出的改进谱有限元法,将各种方法获得的算例的数值结果与理论解比较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恰当的常规有限元长度后,提出的改进谱有限元法给出的接触应力的结果最精确。另外还发现,离散奇异卷积法可以用于求解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变截面梁弹簧质量系统,通过有限元思想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该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变截面梁的传递矩阵,并计算了系统的固有频率。该方法计算结果优于数值拼装法(Numerical assembly method,NAM)计算结果,更接近高精度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而且采用该方法,无需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并且可降低涉及矩阵阶次。为了研究多体系统物理参数识别反问题,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将物理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建立与系统固有频率相关的全局最小量作为目标函数。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飞行冲突预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掌握飞行冲突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准确预测,对飞行冲突的混沌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建立飞行冲突的故障树,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飞行冲突的混沌特性;然后,建立了基于小数据量方法和小波去噪理论的最大Lyapunov指数λmax的改进混合算法,并利用此方法从定量的角度证明了飞行冲突时间序列中混沌现象的存在;最后,利用混沌预测方法对模拟数据进行预测,并通过灰色误差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检验结果为后验差比值为0.2209<0.35,小误差概率为0.9853>0.95。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因此,说明应用混沌理论进行飞行冲突分析与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CFD数值计算和平面叶栅的吹风试验对蒸汽涡轮导向叶片的端墙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一试验蒸汽涡轮上得到了验证。由于本文研究给出了较高的效率,进一步实施了大量的三维数值模拟,该结果显示使用这一叶型对涡轮有一定的改善,尤其在涡轮叶片尖部有端墙时。在试验蒸汽涡轮上测量了尖部、根部均有端墙和仅尖部有端墙的不同效应,结果表明尖部有端墙时效率有所提高,然而当叶片有直端墙时,效率反而会下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柔性工装计算机数字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系统,该系统适于控制多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的柔性工装设备。给出了柔性工装的机械结构分类,分析了柔性工装设备的控制需求。同时提出了一种CNC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并予以实现。该系统利用配置参数描述柔性工装的机械结构。根据配置参数,CNC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其控制功能和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操作功能。将该CNC系统应用于某蒙皮-桁条装配柔性工装设备,结果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计算了以预制凹槽、弹头、泡沫钛、泡沫铝以及探测器组成的构件以130 m/s的速度,在1/6地球引力下,冲向月球表面岩石所发生的应力应变。构件中的泡沫金属能够承受探测器的力,并提供反冲力。预制凹槽和弹头的应力为1 200~2 000 MPa,而泡沫钛和泡沫铝的应力分别为10 MPa和1 MPa,降低量显著,泡沫钛降低至1%,泡沫铝降低至1‰。该构件还在低温(-182.85℃)以及高温(127.15℃)下进行了一系列不同的角度碰撞实验,探测器仍可以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香港工商企业的质量管理大部分都采用西方的质量管理概念。每当范畴扩展到建立人的优质思想和意识时,便遇到不少困难,基于上述问题,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了解‘文化’与‘优质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将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应用于现代质量管理之中。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哲学’是重要的一环,而我国的哲学极为丰富,作者借此文章,希望引起更多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兴趣,从而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反向旋转双转子发动机振动特性的分析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两种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基于MSC.NASTRAN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发了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求解序列。利用两种方法,对某反向旋转双转子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并与传输矩阵方法及发动机整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临界速度的分析结果正确,且对采用反向旋转方案的现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振动特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竭力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今香港企业之首要目标之一。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使企业在这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赢得顾客的信任,并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此为企业竞争之重要策略。因此香港企业需要建立品质管理文化,将企业中所有员工团结一致,尽量提高产品质量,以达到国际级数。本文引用麦坚士(Mckinsey)之7-S模式(frame-work):策略(Strategy)、架构(structure)、系统(system)、员工(staf)、性格(style)、技术(skil)、目标(superordinategoals),藉以探索香港优秀企业之品质文化。最后结论为卓越领导人才是推行企业文化之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ISO9000认证已被制造业视为一种有效的竞争优势。在香港,ISO9000认证已获得广泛采纳,并已伸延至服务行业,藉以提高公司形象。不过,不少取得认证的公司因抱怨原因而将文件工作、非直接生产员工及过多资源转投在非核心业务方面。本文旨在推荐一套既能专注于主要业务,又能灵活地结合其他管理标准,如ISO9000、ISO14000及将来ISO18000要求的“综合管理系统”。本文最后阐述了如何实施建议的综合管理系统,以达到理想的业务表现。  相似文献   

11.
周期激励Ueda电路是一种具有奇异混沌行为的强非线性电路。本文基于Hopf分岔条件给出了一个确定混沌参数区域的方法。首先使用谐波平衡法获得基谐波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方程;然后由该方程平衡点的稳定性得出平衡点的Hopf分岔出现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出在Hopf分岔曲线周围系统的Layapunov分量,确定Ueda电路出现奇异混沌吸引子的参数区域。结果表明,Ueda电路的Hopf分岔曲线附近确实存在着奇异混沌吸收子,这为预测Ueda电路奇异混沌吸收子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文末还讨论了混沌与Hopf分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的PWM型降压式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电路参数下的工作行为及其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叉图上的一系列倍周期分叉及V—I相空间图上的一系列周期轨道,揭示了DC-DC变换器由稳态到混沌态的变化规律,从而证明了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可导致DC-DC变换器出现混沌行为。本在时域和频域上分别对DC-DC变换器从稳态到混沌态的输出电压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变换器的输出谐波电压从周期—1至混沌态在频域上的变化趋势,得出的结论有助于今后CD—CD变换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NOPD中微小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以两端自由的等截面梁为研究对象,采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多颗粒垂直冲击减振理论模型.进一步对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梁受到多颗粒冲击时的振动响应,籍此研究多颗粒的冲击减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多颗粒垂直冲击时对其活动间隙值不敏感,在较大的范围内仍然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且不会出现单冲体间隙选择不当增大系统振幅的现象.对梁中高频段(2500~6000Hz)模态的减振效果明显高于低频段(2500Hz以下)的模态,这说明多颗粒垂直冲击对系统中高频段的振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xx型号动导试验要求 ,在 1 .2m风洞内建立了一套自由翻滚 /强迫振动装置 ,采用小型电磁离合器、凸轮机构和步进电机的组合 ,满足了模型在风洞启动和关车时的锁紧、0°~ 360°自由翻滚、按预定规律强迫振动、试验装置阻塞度限制等多项要求 ,能在小风洞内完成国外在大尺寸风洞开展的同类试验 ,解决了型号研制的急需。  相似文献   

15.
以超稳定车载隔振平台为依托,建立环绕式侧向弹性支撑构成的准零刚度系统,研究该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和振动主动调节方法,以获得优异的振动隔离效果。根据系统总体刚度和位移关系确定系统结构参数,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获得系统动力学响应规律和非线性幅频响应函数。进一步对系统的非线性分岔特性进行主动控制方法研究,获得准零刚度系统的分岔控制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控制参数消除系统分岔。仿真结果表明:分岔控制方法在合适的控制参数下能有效消除分岔以及达到振动抑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强迫振动振幅对流线型箱梁断面自激气动力的影响。采用1:70的刚性节段模型开展了测压试验,获得了不同迎角的模型断面在不同振幅下的气动压力和分布,探讨了气动力特性。试验中的扭转振幅范围为2°~16°,竖向振幅范围为5~23mm,来流迎角分别为0°和±5°。测试结果表明,在迎角α=0°条件下,当扭转振幅At ≤8°,或竖向约化振幅Av/D≤0.46时,自激气动力的线性谐波占整体气动力的比例在95%以上,没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分量。当扭转振幅At > 8°,来流迎角为+5°时,自激气动力的线性谐波比例可降低到75%,高次谐波的比例可达到25%。扭转振幅对颤振导数A2*A3*H2*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但竖向振幅仅对H4*存在一定的影响。由此得出,尽管颤振导数随振幅的改变是非线性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如8°扭转角以内),气动力本身不含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分量。

  相似文献   

17.
阻尼颗粒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垂直简谐激励条件下,测量颗粒体对基础产生的冲击力,得到冲击力受约化加速度控制会经历一系列倍周期分岔的规律,并给出分岔周期冲击力的谐波分量表达式;通过稳态功率输入法得到阻尼颗粒产生的损耗功率和附加质量与激励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给定频率,损耗功率随激励幅值的增加单调递增;对于给定速度幅值,损耗功率随激励频率的增加呈现为:低频段迅速增大,而后递增速率减缓的过程。由颗粒体产生的附加质量存在明显的转捩点现象,转捩点之后,附加质量随激励幅值的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18.
再入飞行器的动态稳定性是其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新型类Starship飞行器大迎角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辨识动导数,采用基于分区弹簧近似法动网格技术的非定常N-S方程求解器开展强迫振动的数值仿真。有限体积离散采用Roe格式及SST湍流模型,时间方向采用全隐式GMRES方法进行迭代求解。在高超声速弹道外形(Hyper ballistic shape,HBS)标模验证的基础上,获得了类Starship飞行器典型大迎角状态下不同飞行马赫数、重心位置、操纵面偏转角、迎角和减缩频率的俯仰动导数变化规律:典型状态下,俯仰动导数超声速时为负,亚声速时为正;随不同因素的变化,Ma=0.3和Ma=5.0时的俯仰动态特性差异明显;高速下操纵面上偏会导致阻尼减小,且后翼影响更显著。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在宽速域、大空域复杂外形飞行器动态特性辨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背风母线处沿纵向对称面嵌入隔离板,观测了大攻角旋成体在这种背风涡被隔离状态下的表面压力分布情况。隔离板的作用旨在削弱、隔阻两侧背风涡间的相互联系和诱导,以便考察背风涡诱导作用对物面流动的影响。不同隔离(包括无隔离情况)状态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背风涡的隔离对表面压力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这一研究和结果可供探讨大攻角流动非对称性成因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攻角流动非对称性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大角绕流的流动非对称性成因及相应研究对策。指出流动非对称性是绕流系统在适当流动条件下表现出的一种内在属性(一种分岔行为)。这一属性本质上是无粘的,并不以粘性为先决条件,尽管粘性对其有影响。相反,粘性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对称行为很可能是外部无粘绕流非对称性诱导作用的结果。从大攻角绕流表现出的特征来看,流动非对称性属绕流系统的分岔、混沌行为;对它的进一步探索除了运用流动稳定性分析和实验手段外,必须借助分岔混沌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