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6年2月23日,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正式宣布将对国防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未来国家防卫的要求。这项改革是全面性的重大工程,将触及国防的各个方面。从战略改革如将战略调整为核恐吓(Dissuasion nucleaire)、保护(Protection)、预防(Prevention)及投掷(Porjectione),战略执行能力的建构,到国防工业的革新等均被包括在国防改革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小光 《国际太空》2006,(11):18-18
据2006年9月17日报道,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正领导一个多机构委员会,为确保未来“陆地卫星”(Landsat)成像提出建议。该委员会计划提议设立一项国家地面成像计划,并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卫星的设计和采购。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29日,韩国国家航天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韩国《第二次航天开发振兴基本计划(2012-2016)》(以下简称《二次计划》)。该计划在总结2007-2011年间韩国政府推进航天开发取得的成果,分析主要航天国家发展动向,并基于韩国国内航天发展现状与差距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5年间韩国航天发展的方向、愿景、政府推进本国航天发展的四大目标、五大战略及其实施途径(14项课题)、航天开发路线图、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职责分工和预算测算等。  相似文献   

4.
《宇航计测技术》2015,(4):F0002-F0002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8月13日,是国防科技工业长度、热学、力学一级计量站,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二级计量站,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能源计量中心(航天),国家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单位和国家校准/检测实验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5.
印度政府已计划投入大量费用,以推进本国军队多个相关部门的现代化进程。印度负责国防的国务部长称,需推进所有公有国防企业(DPSU)和兵工委员会(0FB)部门的现代化进程。此外,印度海军也开始推进现代化努力,以应对其他国家在印度洋日益增加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12月28日,韩国首个月球探测器——“达努里”(Danuri)在成功抵达月球之后,拍摄了令人惊叹的“地出”(Earthrise)照片,显示出月球的坑洼表面以及位于远处的地球。自此,韩国成为全球第七个成功实施月球探测任务的国家或地区,也是第四个成功实施月球任务的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7.
1会议概况国际宇航科学院(IA)于1996年11月4日至8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地球观测小卫星研讨会。研讨会由IAA发起,委托德国空间局(DARA)、欧洲空间局(ESA)和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DI,R)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成立了一个由ZI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空间专家组成的科学项目委员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应邀担任该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并出席了会议。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近3O个国家的大约30O名代表。这次小卫星研讨会由国际宇航院出面,参加国家的面比较广,发表论文125篇,是一次技术内容丰富、有较高权威性、真正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现在,我国航天界对外交往日趋频繁。为了配合我国航天科技走向世界,从这一期起,我刊将根据最新资料.陆续介绍世界各国的航天机构,以促进我国航天界的对外交流。阿根廷长途电话国家代码:0054机构原名:ComissaoNacionaldeActividadesEspaciais(CONAE)英文名:NationalCommissionfor。PaceActivities译名: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地址:AvenidaDorrego4010,1425BuenosAires电话:(1)7749310传真:7745703主席:ConradoVarotto业务:负责阿根廷国家空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原名:InstitutodeAstronomiayFlslcaldelEspa…  相似文献   

9.
《宇航计测技术》2005,25(6):4-4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一。二所),是国家校准/检测实验室和国防科工委校准/检测实验室,属国家计量认证考核合格单位(CMA)。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承担国家计量器具新产品和进口计量器具的定型、鉴定、样机试验任务。所有计量标准均直接溯源于国家基准,其中角度、大力值、声学、热流等标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对,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代表其计测理论研究水平的《宇航计测技术》属国家级优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列为国家首批中文核心期刊,并建有“计量测试专业与仪器”硕士点。自1978年以来,一。二所的研究课题共获得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120多项,近年来致力于现场测试和在线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美国陆军首个导弹连交付全部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武器系统硬件与相关组件。THAAD是唯一具有操作灵活,可进行内外大气层拦截的多功能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的关键组成部分。BMDS专用于应对飞行末段的中短程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1.
目前,通信卫星已经成为在轨数量最多的航天器,各国已将通信卫星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军事国防等领域密切关联。从通信卫星分布的轨道来看,除美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或组织在低地球轨道(LEO)部署通信卫星外,通信卫星主要集中在地球静止轨道(GEO)。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国外共进行3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均获成功,发射导航卫星3颗,均属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导航卫星,其中,2颗GLONASS-K1卫星,1颗GLONASS-M卫星;其他国家未进行导航卫星发射。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轨导航卫星98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90颗,其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31颗,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24颗,日本“准天顶”(QZSS)系统5颗,“印度导航星座” 1(NavIC)7颗卫星。  相似文献   

13.
第47届国际宇航联合会(LAF)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开幕式,并对在场的3000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自2022年爆发俄乌军事冲突以来,军用卫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乌克兰军队手持美国援助的“星链”(Starlink)系统,对俄罗斯军队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猛烈的进攻,迫使俄罗斯开始不断加快卫星系统的研制步伐。2018年,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ROSCOSMOS)提出了“球体”(Sphere)卫星项目,并将其列入了国家计划。如今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闵士权 《国际太空》1997,(10):22-24
1997年3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我国向美国购买大容量通信卫星的签字仪式。这颗命名为中星一8的通信卫星是经国家批准由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向美国洛担水空间系统公司(SS/L)0购的。中星一8】星是美国洛奶水空间系统公司生产的事频段大容量通信卫星。星上共有两个频段的52岂通信转发器。C频段转发器36刍,占用800MHZ带宽,波索覆盖中国金贷及罔边部分国家;KU频段转发器16蠢,占用750MHZ带宽,分用两个波索覆盖,真中10白(Kll频段1)用主国波柬覆盖(覆盖中国大陆和通南、蠢潭等岛屿),6白(KU频段2…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国家临时电压自然基准量值保存和量传方法研究。该基准复现电压单位的不确定度为0.024×10 ̄(-6),传递到传递标准的不确定度小于0.1×10 ̄(-6).  相似文献   

17.
无人飞行载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不仅具有多样性与低成本的优点,而且也无须冒损失飞行员的风险,近五年来通过在全球战事与纷争中的表现,已经使它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首选武器装备。同时也由于可以执行3D任务(无聊“Dull”,肮脏“Dirty”,危险“Danger”)以及设计与制造技术门槛低,又不用通过繁琐的航空验证程序,使它也成为许多国家积极发展的航空产业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景泉 《国际太空》1996,(10):18-20
现在美国同时平均使用6颗气象卫星,其中两颗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OES),另两颗是“泰罗斯”卫星。这4颗卫星均由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管理使用。还有两颗卫星是与“泰罗斯”卫星轨道类似的极轨道卫星“国防气象支援计划”(DMSP),实际上它与“...  相似文献   

19.
由16个国家合作兴建的国际太空站(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的第一个组件“黎明号”(Zarya),于1998年11月25日在哈萨克升空,由俄罗斯制造的质子火箭推动。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一个新的太空探险时代的开始。“黎明号”是...  相似文献   

20.
钱币背面正中为马绍尔国徽图案,上部为英文“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左侧为$50,右侧为1989字样,下部为马绍尔土著文字“分割国家岛屿的辽阔海域”,重量为31100克(1盎司),成色为0.999SILVER(纯银),发行量为25000套。正面为“天空实验室—飞上太空的图案,上部为英文:美国第一个空间实验站1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