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概述 单键槽拉刀切削条件十分恶劣,拉削时常出现爬行、振动、啃刀和崩齿折断等现象。产生上述现象有多种原因,但主要的是拉刀单边受力切削。 新结构单键槽拉刀相对旧式拉刀在两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提高了切削稳定性,保证了产品质量;二是延长了拉刀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益。 2.拉刀受力分析 如果将其中一个齿工作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则可看出:零件对刀齿的阻力为P(未考虑摩擦阻力),此力分解为P_xJ和P_y。P_x是阻止拉刀向前的抗力;P_y则导致拉刀向上抬,造成一个切入零件的动势。  相似文献   

2.
键槽拉刀通常采用层切式切削图设计方式,如图1。切屑沿齿刃前面呈节状卷屑排出,获得较好的表面光洁度(图2)。但键槽  相似文献   

3.
用导套引导的齿条式拉刀拉键槽时,键槽的底面往往不能与孔中心线平行——拉刀出口处的尺寸大于入口处的尺寸(如图1 t_1>t_2)。用不同长度的两个导套拉削图1所示的工件时,偏差情况如右表。可见用长导套要比用短导套拉出的键槽精确得多。原因是,导套的长度不足时,切削力P(如图2)不能通过导套与拉刀的接触基准面,在P力弯曲力矩的作用下拉刀杆产生变  相似文献   

4.
在机器制造业中,螺旋拉刀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飞机制造工厂的铝合金零件的内孔拉削更为广泛。我厂通过对螺旋拉刀大量的试拉和多起零件拉削表面缺陷的排除,认识到螺旋拉刀刀齿的刃带和校准齿的齿升量对零件拉削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一、切削齿、校准齿的刃带对拉削质量的影响(以LD5、LD10为例)。 1.当螺旋拉刀切削齿、校准齿的刃带太小或者没有时,拉削不平稳,产生振动而使拉削后的内孔表面形成波浪式的螺旋环状(见图  相似文献   

5.
我厂在新机试制中遇到一种零件,形状及尺寸见图1。对这种内三角花键孔我们采用了拉削工艺。拉刀最大外径是φ10毫米。拉刀总长为600毫米、共28齿。特别是牙底R不大于0.1毫米,精度要求高,相邻齿距差0.003毫米、结果误差0.006毫米。拉刀尺寸见图2。这种拉刀是我厂的关键产品。我们从未加工过精度这么高的三角花键拉刀。头一阶段,虽然花了很长时间,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未  相似文献   

6.
新机工装生产中,我车间承担了高精度榫齿拉刀的制造任务。这种拉刀用于拉削涡轴发动机涡轮盘叶片榫槽,涡轮盘材料为GH33A。拉刀材料为M42,型面部分见图1,拉刀除具有  相似文献   

7.
针对原叶片榫齿拉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整体拉刀,克服了原齿型拉刀整体结构不合理、拉削质量不稳定等方面的不足之处,缩短了拉刀制造和装配周期,使叶片榫头拉削表面质量及拉刀使用寿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实现了拉刀生产制造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8.
拉刀设计中,拉刀前后角、齿升量、齿距、拉刀结构、拉削余量的去除方式及拉刀材料等的选取对被拉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针对诸多问题,通过成套设计在枞树型拉刀设计上的应用,从源头上解决了拉刀制造、拉刀配套、拉削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发动机盘类榫槽和叶片榫头的拉削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 某产品上有一个螺旋角为45°的梯形内花键(见图1)。 为加工这样的零件,我们收集了一些资料,并走防了有关单位,找到了一些加工螺旋内齿(或花键)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在卧式拉床上加工 在活动拉刀杆上装一个螺旋靠模,强迫拉刀在工作过程中旋转,从而拉出内螺旋花键。由于螺旋靠模的直径比拉刀直径大好几倍,因此,在同一导程下,靠模上的螺旋角比拉刀上的螺旋角成比例增大而极易产生“自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AutoCAD平台上编制齿拉刀工艺规程软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我厂某机上的涡轮盘榫槽齿型(齿距公差为±6微米)是用高精度成型拉刀(齿距公差为±2微米)拉削成型的。磨削拉刀用的成型砂轮则是用更高精度的钢挤轮(见图1)挤压成型。因此,钢挤轮的加工,尤其是检测有很大困难。钢挤轮齿型的所有参数都可以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进行测量,但是齿距检测在万工显上用影象法与轴切法均不能满足要求。于是我们根据测长仪上的电眼原理和电感原理,在万工显上加装了电感测量装置,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完成了钢挤轮的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作者吸取西欧国家拉削涡轮叶片榫齿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有设备、工艺技术水平等情况自行设计的一套叶片榫齿组合拉刀,在国产四十吨卧式拉床上拉削涡轮叶片枞树形榫齿的情况。这对各发动机厂在改进涡轮叶片榫齿制造工艺、利用现有的拉床以拉代铣方面可能是个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拉刀CAD自动设计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VB环境的拉刀CAD系统的构成 与主要模块功能,该系统可对拉刀的齿型及结构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将结果保存到Word文档中;借助VB的强大功能和AutoCAD与高级语言的接口,可获得AutoCAD图形文件,并自动生成拉刀的零件图纸的设计文件。  相似文献   

14.
GH761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涡轮盘用新型高温合金 ,具有卓越的物理机械性能 ,但切削加工性较差。在GH761拉削加工中 ,拉刀磨损直接影响着表面质量。刀具的磨损通常用后刀面磨损值VB表示 ,在薄切屑低速拉削时 ,VB值变化极其缓慢。在试验中 ,60mm长的工件连续拉削 2 4 0s(相当于拉削五六个涡轮盘榫槽的时间 ) ,才形成比较均匀的后刀面磨损带 ,但此时拉刀却已磨损得不能使用。据观察 ,此时拉刀钝圆半径rn 有相当明显的增长 ,rn 值的变化反映了拉刀磨损的程度 ,同时也是影响拉削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用模拟拉削的方式做了工艺试…  相似文献   

15.
在涡轮盘和压缩机盘拉刀的设计中,计算极其繁琐。如涡轮盘枞树形拉刀的计算包括:精拉刀的齿形滚棒尺寸;渐切法粗拉齿形刀的型面及各处圆弧型面的抬高修正;渐切法齿型倒角段的滚棒计算等,计算量很大。某些计算不仅繁,而且还较难。如燕尾形的压缩机盘拉刀设计计算中,由于榫槽在圆锥体盘中是一般空间位置,所以,计算榫槽的最大拉削深度要重复数次,用普通小型电子计算器要耗费较长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如图1所示零件,直径小,齿数多,要求齿根处为尖角。这种零件用展成滚刀无法加工,需要使用成形滚刀加工。在切削过程中,滚刀和工件都旋转,同时滚刀沿工件轴向走刀,这与展成切削法相同。但在成形切削中,没有齿形的啮合作用,只是由齿形不同的刀齿依次加工,其中粗刀齿主要是用于切去大量的材料,而精刀齿来完成准确齿形的加工。由此看来,成形滚刀的加工情况与拉刀相似。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生产中常遇到这样一些零件:其深度尺寸用一般量具无法直接测量。如图1a中H_1齿尖高度尺寸,H_2齿底至平面深度尺寸,H_3小孔底面至平面深度尺寸,图1b中L、L_1、L_2内孔台阶尺寸,图1C中H圆锥孔底点至平面尺寸,图1D中B宽度尺寸,均无法用通用量具直接进行检测。这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诸如上述列举的几何形状中各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铲背拉刀与普通拉刀的主要区别是铲背拉刀的型面均要铲磨后角,以确保被拉削型面的精度和光洁度。它适于精拉各种精密、复杂型面,也可用来粗拉型面,如拉削涡轮盘枞树形榫槽、压气机盘燕尾形榫槽和各种叶片榫头型面等。过去铲磨拉刀型面后角,是在平面磨床或刃具磨床上,用锥度导磁磨座或薄的锥度垫片垫在拉刀的底面或侧面下,使拉刀待铲磨的后  相似文献   

19.
国内有关单位在硬质合金拉刀方面进行过长期研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其主要原因是硬质合金刀片经焊接后,强度降低,在切削力作用下易崩刃;崩刃后又很难修复,甚至无法修复。我们设计制造了机夹式硬质合金—高速钢组合拉刀(见图1),成功地拉削了表面硬度HRC54的TC9钛合金锻造压气机叶片。拉刀以7~10米/分速度拉削叶片α层和一部分基体余量,硬质合金拉刀部分可拉削400多个叶片不用刃磨,且完整无缺。估计机夹式硬质合金拉刀比高速钢(W18Cr4V)拉刀的寿命高十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证明:花键拉刀副后面的形状对拉削过程中的最大拉削力、拉刀耐用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用按传统方法设计制造的普通花键拉刀,拉削时拉刀副后面与已加工表面全面接触,没有副后角和副偏角,其切削性能往往是最差的。减少花键拉刀副后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面积,可以部分地改善花键拉刀的切削性能。具有副后角和副偏角的花键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