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音速条件下的急剧机翼失速会引起非控制的滚转运动,往往会降低飞行品质、影响任务性能、降低飞行安全。最近,美国政府的一项研究项目——急剧机翼失速项目——推动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试验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来探测急剧机翼失速的技术水平。因此,重要的是,将这些工具合并成一个综合的方法,不但可以识别急剧机翼失速,更可以评估急剧机翼失速引起的飞行特性,降低飞机项目的风险。评估跨音速机翼急剧失速对飞行品质的影响的主要方法是建立飞机的数学模型,精确表现飞机对急剧失速的动态响应。降低项目风险的主要方法是在采购计划中包括自由滚转风洞试验。就跨音速急剧机翼失速的评估,向飞机设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NASA’sSupersonicMaturalLaminarFlowTests美国NASA的德莱顿飞行试验中心目前正在用一架F-15B飞行技术验证机进行一种超音速层流机翼设计的试验。初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机翼在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翼上自然层流的覆盖率能够达到80%以上。机翼试验段采用的是一种被动式层流控制系统,而不是那种通过采用饮气系统或吸气翼套来进行层流控制的主动式层流控制系统。试验机翼段的尺寸为0.gXI.2米,直接装在德莱顿研究中心的一架F一15B飞行验证机的机身中央挂架上。中心共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每次飞行扣一的分钟,其中每次超音速飞行的时…  相似文献   

3.
针对鸭式旋翼/机翼无人机兼有直升机和固定翼机飞行特性的特点,对其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分析研究。应用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机翼尾迹模型,分析了旋翼/机翼尾迹对鸭翼、平尾等气动部件的干扰特性,建立了直升机和转换飞行模式受旋翼/机翼尾迹干扰影响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固定翼飞行模式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各飞行模式的配平策略,使用Matlab工具箱函数简化了平衡特性计算和模型线性化过程,并进行了不同飞行模式、典型飞行状态的纵向运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该类鸭式旋翼/机翼无人机各飞行模式的典型特性,并可用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4.
徐文 《国际航空》2008,(9):62-62
NASA通过新型的光纤传感器系统设计,可以在飞行中实时“感觉”机翼的气动的变形,测出机翼的实时应力,进一步的研究将通过对机翼外形的主动控制实现对机翼表面气动载荷的重新分配,大大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从而使机翼主动控制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大展弦比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气动载荷影响,其大展弦比机翼产生弯曲和扭转变形,这种弹性变形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安全,不能将此种飞机机翼当作传统的刚性机翼进行气动分析。针对一大展弦比机翼,采用气动/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和计算结构动力学(CSD)软件ANSYS联合求解,研究了在不同载荷情况下大展弦比机翼静气动弹性变形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展弦比无人机机翼受载变形后升阻比降低,升力下降明显,阻力略有上升,机翼翼尖容易失速。  相似文献   

6.
倾转旋翼飞行器旋翼对机翼向下载荷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倾转旋翼飞行器悬停和小速度前飞的直升机飞行模式下旋翼下洗流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建立了一个机翼向下载荷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中,最关键的是建立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面积模型.此模型考虑了倾转旋翼飞行器几何尺寸条件、发动机短舱倾转角和飞行状态等参数.最后将此模型集成到XV-15倾转旋翼飞行器飞行动力学模型中,进行配平计算,...  相似文献   

7.
对飞翼布局无人机变形机翼和变形机翼传动机构进行了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制作验证模型进行风洞实验和外场飞行试验,以此研究伸缩段机翼对飞行器机翼整体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变形机翼技术,可以通过实时控制机翼的气动外形保持较高的气动效率,提高飞机在巡航状态下的升力和高速飞行状态下的机动性,满足飞机在各种任务剖面的战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吕新波  刘振钦 《飞行力学》2011,29(2):10-12,16
经计算并和常规布局大型飞机对比分析,给出了盒式机翼布局大型飞机的气动特点;然后研究了盒式机翼布局大型飞机本体横航向飞行品质;针对盒式机翼布局本体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较差的问题,研究了提高盒式机翼布局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盒式机翼布局大型飞机具有良好的升阻特性和特殊的横航向气动特性;修改布局参数对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采用应变法测量飞行载荷时,针对具体结构的机翼,应变改装位置以及载荷方程的准确性对于测量飞行载荷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某型飞机根部有加强墙的双梁结构机翼的飞行载荷测量,论述了载荷方程建立过程并结合飞行数据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根据分析结果,得到满足工程应用的飞行载荷方程,分析梁上电桥对载荷方程的影响,为测量相似结构机翼飞行载荷、应变改装以及载荷方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前翼减小静不稳定性,层流机翼将用来减小飞行阻力,以微机电技术设计的智能涡流发生器可自如地控制流场,传统的刚性机翼将通过主动弹性机翼技术变得“柔软”,从而飞行效率更高,将来的复合材料机翼可以被“缝制”出来,圆筒形的机身可以直接滚轧成型,融合体的“飞翼”将翻开民机设计史上新的一页,可在几小时内飞越半个地球的新一代超音速客机能否在21世纪“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11.
刘国春 《飞机设计》2011,31(3):9-12,36
根据传统机翼气动外形设计的方案,结合CAD与CFD软件,本文提出了一套机翼气动外形设计流程,包括翼型选择、机翼平面参数确定、建立三维机翼外形模型、流场网格划分和典型飞行条件下的气动计算等多个部分。依据该流程,完成了一个满足设计指标的无人机大展弦比机翼外形的设计,充分说明了该机翼气动外形设计流程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光纤传感测定机翼飞行中的应变及温度英国BAe公司的SOwerby研究中心正在开发一种新型机翼,它能在飞行时感知关键部位的表面温度、应力及应变。它不是用传统的应变片及温度计而是用一种布拉格光栅网络覆盖在机翼上,光栅嵌在0.125mm直径的光纤内,可以部...  相似文献   

13.
变体飞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气动外形,以便在不同的飞行状态都能获得最佳的气动性能,提高飞机的任务适应能力。伸缩机翼变形技术在国外已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是变体飞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伸缩机翼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情况,阐述了伸缩机翼变形原理及其优缺点,提炼了设计伸缩机翼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展望了伸缩机翼技术在飞机、导弹、地效翼飞行器以及飞行汽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相同的飞行条件下,对6组面积相同但后掠角不同的机翼的升力/阻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Hypermesh、ANSYS等软件对6组机翼分别进行强度及刚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应力及最大位移云图。通过计算分析可知,相同飞行状态和相同机翼投影面积下,机翼后掠角对强度影响相对较小,对刚度影响较大。可为机翼设计时后掠角的选择及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机翼弹性变形对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速风洞中研究了弹性对40°切角三角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用激光测振仪测量模型在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刚性机翼而言,弹性可以极大地改善低雷诺数下机翼的气动特性,使小迎角下的升力系数和升阻比明显提高,从而有利于飞行。另外,弹性机翼顶点最大平均变形出现的迎角为α=15°,这与刚性机翼前缘涡在机翼顶点破裂的迎角一致;而在失速迎角α=20°附近,机翼顶点和翼梢变形的方差最大。  相似文献   

16.
于惠勇  李华峰  曾捷  徐志伟  黄继伟  赵启迪 《航空学报》2020,41(10):223808-223808
可变弯度机翼是一种变翼型变体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飞行环境自适应调整机翼弯度来提高飞行效率,从而适应复杂多样的任务环境。针对可变弯度机翼后缘形态与偏转角度实时监测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机翼后缘形态重构方法。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可变弯度机翼后缘的形态变化特征,得到可变弯度机翼后缘偏转位移与偏转角度之间关系。给出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布局形式,构建了基于应变和曲率信息递推位移重构原理的机翼后缘形态和偏转角度监测系统。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机翼后缘形态重构相对误差约为6.39%,偏转角度辨识相对误差约为7.47%。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为可变弯度机翼后缘形态感知、姿态自适应调整以及气动外形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机翼结冰分析与防除冰系统设计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在结冰条件下飞行时可能发生结冰,飞机一旦结冰,会对安全飞行带来较大的隐患,如何降低飞机结冰带来的危害已成为飞机设计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FENSAP-ICE对机翼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改进Messinger结冰热力学模型模拟更加真实的飞行情况;分析不同飞行环境下,飞机结冰前后机翼气动特性的变化,同时针对机翼设计一套防除冰系统并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飞行速度越大,机翼表面的局部水收集系数越大;环境温度会影响机翼结冰的类型和结冰厚度,机翼发生结冰时,其升力系数减小、阻力系数增大,机翼的气动特性受到严重的影响;设计的电热防冰系统可以有效地预防机翼表面结冰,也可以进行周期性除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斜置机翼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根据超声速机翼经典理论,说明了斜置机翼可有效减小高速飞行阻力的原因及其可变几何外形的能力;分析了斜置机翼独特的非对称布局带来的非线性高度耦合的气动特性和飞行动力学特性,并阐述了针对这些特性所需的各个方面的设计;最后对斜置机翼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这架由第一架波音757改装的飞行试验机(FTB)即将装好测试仪器,预定在8月安装一个有代表性的F-22机翼,最终这架FTB上将装备F-22驾驶舱及所有的主要与辅助显示器.油门和驾驶杆也将安装,但它们并不与波音757的飞行控制器相连.波音757试验机计划于8月返回西雅图安装F-22传感器机翼.虽然它是不产生升力的机翼,其结  相似文献   

20.
基于CFD的静气动弹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维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数值计算弹性机翼跨音速气动力,耦合结构静平衡方程,研究弹性机翼的静气动弹性变形和真实载荷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对机翼的型架外形进行基于静气动弹性的多学科的优化设计(MDO),以及对机翼进行基于总升力不变的飞行姿态确定,以满足弹性机翼在飞行时的品质设计要求.以某后掠机翼为例,设计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