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刘峰LIU Feng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Winner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中国科协全国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进计划;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非平衡凝固理论与技术;固态相变动力学理论;相变热力学动力学相关性、先进亚稳(钢铁、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研究;先进金属功能材料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SCI论文280余篇,包括本领域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 30余篇以及3篇Inter.Mater.Rev.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雷亚国LEI Yaguo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Young Chang Jiang Scholar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德国洪堡学者、西安交通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会员、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朱利民ZHU Limin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Winner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数控加工技术与装备、机器人化智能制造装备方向的研究,担任国际  相似文献   

4.
美国专利局最近宣布,1994年全世界发明专利中,美国发明者占57%,这是10年来美国所占世界发明专利的最大份额。去年美国人的发明专利共达64119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发明专利为49149项。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23764;德国,7024;法国,3051。  相似文献   

5.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其下属的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事业部,主要从事航天型号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开展了航天用铝合金、钛合金、铌合金、铜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新型高强韧钢、金属热防护系统、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高性能永磁合金等材料研究,并进行了旋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电铸成形、超塑成形、锻造成形以及无机高温抗氧化涂层制备等工艺技术研究。五十年来,事业部紧密结合航天型号发展,研制开发出大量高性能金属材料新产品,推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事业部现有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材料及工艺技术、姿/轨控发动机材料及工艺技术、精密成型加工、电铸工艺技术以及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共六个专业组。在职人员7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一半以上,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团队,专业从事基础材料和高技术航天金属材料研究、特种工艺产品研发以及航天产品生产。通过了军品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并承担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预先研究、国家"863"高新技术等科研课题,先后取得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130多项。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27日,由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樊丁教授领导的科研组历时7年研制出了新型活性焊接材料。经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内焊接权威专家潘际銮等专家鉴定,认为这个项目的多项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科技成果申报了3项发明专利,目前已有2项获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陈远龙CHEN Yuanlong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主任Director of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特种加工研究所所长Head of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Institute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电化学加工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数字化电化学加工重点建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0项,主(参)编著作及教材9部。  相似文献   

8.
田泽博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电子高密度组装技术首席技术专家,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航空微电子技术研究室主任。长期以来从事VLSI设计、SoC设计方法学、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与VLSI实现、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的科研及管理工作。出版著作、译著、教材13本(其中独著7本、第一作者9本、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田泽博士于2006年11月被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作为微电子领军人物引入。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全所的一致好评,短短的3年多时间,从一位技术专家成长为"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集团首席技术专家",荣获"2008年陕航局优秀共产党员""、2008"和"2009"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优秀干部"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正陶波TAO Bo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Young Chang Jiang Scholar华中科技大学教授Professor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  相似文献   

10.
涂层高温砂蚀试验方法及有机涂层划痕试验方法两项研究课题,是一九八一年部科技局组织召开的非金属材料测试规划会议提出来的,一九八二年部正式下达给四三○厂的科研任务。代表们认为:涂层高温砂蚀试验方法是在借鉴资料很少的情况下,成功地在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方面解决了高温(~300℃)工作状态下涂层抗砂蚀的能力,填补了国内涂层试验方法的一个空白,为我国高温砂蚀工作条件下零部件的涂层设计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手段和  相似文献   

11.
正张卫红ZHANG Weihong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Vice-President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首位"长江计划"特聘教授(第二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长期从事结构轻量化设计与高性能切削加工制造理论方法研  相似文献   

12.
<正>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严格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评选出了2016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的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的评议推荐,《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3.
正陈恳CHEN Ken清华大学首席研究员Lead Research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机器人及自动化团队负责人Leader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Team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学科首席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机械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高端装备研究院专业委员会主席和机器人工程所所长,航空先进制造装备及自动化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已完成机器人与自动化相关领域国家与国防重大型号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8部,获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以及多项国防科技、解放军、中航工业、北京市和清华大学成果一、二、三等奖项。中国航空/宇航/自动化/标准化/等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或理事、清华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机器人》杂志编委、教育部机械学科指导委员和国防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4.
正表面工程技术中心简介表面工程技术中心于1997年成立,隶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表面工程工艺技术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主要从事航天运载火箭、战略战术导弹、卫星、载人返回器及民用产业化等各类特种涂层材料的研制及工程应用工作。在热防护、热控、隐身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具有涂层材料设计、研制、生产、涂装、分析、售后服务等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表面工程技术中心面向型号产品需求,构建了材料设计与计算分析、材料研制、材料应用研究、材料试验考核等高度融合的研发模式;突破了高温长时间轻质防热涂层、结构/防热/频选一体化隐身材料、高效率温控材料、超低压等离子喷涂涂层四项关键技术;实现了产品性能稳定化、涂装机械化、涂层系列化。  相似文献   

15.
正朱继宏ZHU Jihong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s Found of NSFC西北工业大学教授Professor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博导,比利时列日大学航空航天技术实验室(LTAS)博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客座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担任工信部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飞行器结构轻量化与性能优化设计、航天器结构系统动力学优化设  相似文献   

16.
C/ C 复合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中易氧化的缺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推
广,抗氧化涂层技术是提高其高温长时间抗氧化性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C/ C 复合
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在玻璃、贵金属、陶瓷等涂层体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分析介绍C/ C 高温抗氧化涂层
传统制备工艺优缺点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高温抗氧化涂层制备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已开发
的抗氧化涂层体系适用环境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评述。最后针对C/ C 复合材料1 800℃以上的超高温抗
氧化防护问题,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应重点努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先进铝化物涂层制备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化物涂层是现役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温氧化防护的主要手段。未来,高性能铝化物涂层仍是发展先进发动机所必需的技术。传统基于化学气相的制备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腐蚀设备,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难以有效制备高性能铝化物涂层。高效"绿色"化将是先进铝化物涂层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通过利用机械能辅助的策略获得了高效制备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另外,利用真空物理气相沉积加高温扩散的策略,"绿色"制备高性能铝化物涂层的研究也进展显著。结合上述两种策略,利用真空等离子辐照形成的离子撞击能,可高效、"绿色"地制备铝化物涂层,为高性能铝化物涂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其下属的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事业部,主要从事航天型号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开展了航天用铝合金、钛合金、铌合金、铜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新型高强韧钢、金属热防护系统、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高性能永磁合金等材料研究,并进行了旋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电铸成形、超塑成形、锻造成形以及无机高温抗氧化涂层制备等工艺技术研究。五十年来,事业部紧密结合航天型号发展,研制开发出大量高性能金属材料新产品,推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其下属的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事业部,主要从事航天型号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开展了航天用铝合金、钛合金、铌合金、铜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新型高强韧钢、金属热防护系统、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高性能永磁合金等材料研究,并进行了旋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电铸成形、超塑成形、锻造成形以及无机高温抗氧化涂层制备等工艺技术研究。五十年来,事业部紧密结合航天型号发展,研制开发出大量高性能金属材料新产品,推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抗腐蚀、抗高温氧化、抗磨损等能力,延长机件使用寿命,通常采取在发动机热端部件喷涂具有耐蚀、高温抗氧化、耐磨损等功能的防护涂层[1].由于设计原因,某航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一级涡轮导向器隔热屏封严篦齿的外篦齿暴露在高温燃烧区,术得到有效的冷却,产生极大的热应力,引起篦齿根部背面涂层裂纹甚至掉块,如图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某航空发动机工作到大寿命时,一级涡轮导向器隔热屏NiCr-Cr3C2涂层裂纹故障率高达80%,因此研究热端部件NiCr-Cr3C2涂层修复技术成为目前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涂层裂纹甚至掉块的故障,就需要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保证涂层获得相当的耐蚀、高温抗氧化、耐磨损等能力,为此必须适当调整涂层材料的成分配比[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