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港》2017,(1)
《何以笙箫默》大红之后,钟汉良却似乎从荧屏消失了。尽管整个2016年的大银幕上,力作频发,但是都不是"良民"们最爱的画风。好在,挑战过阴暗系、动作戏的钟汉良很体恤"良民"心意,时隔近两年再次奉上电视剧新作,颜好情深。从乐视视频开年的《孤芳不自赏》里的古装虐恋战神,到年中《一路繁花相送》、《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的嗳男深情守候,简直就是要苏你一整年的节奏啊!  相似文献   

2.
都市职场情感剧《我的真朋友》正在东方卫视热播。主演邓伦呈现了一个他近年来较少触碰的角色——"富二代"邵芃橙,看似简单却十分不好演绎。随着剧情的渐渐深入,邵芃橙的角色厚度逐渐展现,观众对于邓伦的表现再一次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3.
龚楷 《航空港》2013,(9):26-27
<正>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一身军绿色,洗得有点泛黄的衬衫,一辆破旧的面包车,一通电话,加班、加班、再加班,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繁花似锦,这些就是父亲留给我的警察印象。2010年秋天,我从民航大学毕业,原本做机务的我,却拧不过父亲的意愿,成了一名警察,一名肩章上只有一个拐的实习民警。您看这个拐的形状,所以,我还多了个外号——"小飞机"。  相似文献   

4.
冯小刚用"手机"和崔永元干上了。两家各说各词,谁也别护着谁,没准闹到最后,冷不丁地几个明白人才反应过来又是"冯氏炒作法"之一。作为关键当事人之一的葛优葛大爷却是个厉害人物。不仅每出回镜都成为话题焦点,还能因为寡言,不掺和什么混水。可不是,就是有气的主一看葛大爷傻不愣登的大眼睛,再冲你裂开大嘴露出一口黄牙那么一滋愣,也只能对自个儿说"得,遇上葛优了。"就是这样一个自有一方天地的现中国内地头牌男星之  相似文献   

5.
卡洛 《航空港》2012,(7):96-103
香港,在这座城市中每天演绎着他独有的"故事"。当然,除了旅游的亲身体验,电影是最好的"述说者"。香港电影可谓是中文电影的先驱者,"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电影的影踪",港产片多年来风靡全球,成为华人文化的一大标记。香港电影的质和量已有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实力及口碑。这次我们忽略购物所带给我们的物质欲望,一心踩着记忆去朝圣心中经典港片拍摄地,走走那些最"熟  相似文献   

6.
<穷爸爸、富爸爸>风靡一时,<你为什么是穷人>又尾随其后,<谁动了我的奶酪>遂成为人们追求财富的行为准则,这些书之所以能够畅销无非是因为这世上穷人太多了.尽管富人、穷人难以有明确的界定,但自以为有钱的人是不屑去看这些书的.何况那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暴发户",让他们去看也无异于对牛弹琴.可他们却能凭借小商贩的精明在80年代初期掘得"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7.
如酒男人     
1974年参演《向阳院的故事》时,章申还是个孩子,但却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1987年,章申出演《公关小姐》中的男一号高翔,高大儒雅的形象,给那个年代的观众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至今,在百度贴吧等网络社区,仍有很多人在发贴怀念这个白衣飘飘的荧屏角色,并将章申誉为“最完美浪漫男人”。  相似文献   

8.
《航空港》2014,(8)
<正>你知道我看见谁了吗?一放下马夹袋,老王就神神秘秘地对老婆说。谁呀?老婆并没有当回事,她打开一个个马夹袋:空心菜、番茄、菌菇——鱼呢,我关照你买的鱼在哪里?鱼?忘了,这不是看见——你看见谁和买没买鱼有关系吗?有,不是——老王看老婆的脸色变了,竟不知道如何作答了。买个菜都买不好,你说你能做什么?老婆不依不饶,老王无言以对。再跑一下吧,就当是锻炼。老婆发了话,老王乖乖地又出门推起自行车。女儿女婿等会要来吃饭。老王是上个月退休的。一开始很开心,再也不用早早起床,胡乱吃上点东西骑上车往单位赶。现在用不着看别人脸色了,天天是一觉睡到自然醒,要多自在有多自在。谁知一个多月下来,他却一天比一天  相似文献   

9.
任达华向来被圈中人认为是最性感的男星之一。因为他自身敏锐的时尚触觉,还有就是他娶了一位最摩登的性感太太。也许因为如此,他的本职身份--演员,却一直被人忽视着,直至《PTU》的出现。 《PTU》虽然圆了任达华多年的影帝之梦,却也让他和金像奖失之交臂。然而,任达华的演技却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不久前,他来到上海。也带出了这个影坛常"性  相似文献   

10.
<正>美动听的旋律结束了,他放下手机刚低下头欲看桌子上的文件,"传奇"又响了起来,他一看是王阿姨,随即把手机关了。手机响起了王菲演唱的"传奇",这是他特意设置的,他喜欢这首歌。"想你时你在眼前……"他摇着头轻轻哼唱着,这歌太美了,动听、哲理、又富有意境。他直到这首歌唱完了,也没有接这个电话。电话是老张打来的,他不想接。老张是他的哥们,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两人隔三间五就要喝顿老酒,当然喝好酒后再唱唱歌,或斗斗地主。一上班就来电话,又是要喝酒了。要在往日,老张几天不来找他,他心里就会想着要给老张打电话:这两天忙什么呢?电话也不来一个,在哪里快活?他那是闲得慌要酒喝  相似文献   

11.
《航空港》2019,(6)
最近几年,汪苏泷没有停下过脚步,忙着出专辑唱新歌开演唱会,也忙着辗转于各大综艺节目,只为让更多人认可他的音乐,认识真实的他。就这样,一直被工作推着走,好像没有了时间去认真生活,直到加盟《做家务的男人》后,汪苏泷萌生了感悟:"忙碌之余好好生活是很重要的。"但对他而言,想要真正停下来去改变,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2.
《航空港》2008,(9)
有位电影业内大佬指示过:"电影就是给观众做足底,你的工作就是要让观众舒服;别光自己知道做足底的时候舒服,到拍片子的时候却老想让全国观众跟你一起练举重。"小成本制作的《十全九美》就是这样一部片子,可以让你放松到彻头彻尾地做一头快乐的猪而绝不做痛苦的哲学家。这基本是一部不用带脑子去看的电影,情节基本没有,简单方言堆砌成的喜剧效果,只要你能听得懂中国话就能激发出来。十足的《快乐大本营》的电影版,那几个主持人换换造型把这台词整一遍,大家也会捧腹的。本来嘛,  相似文献   

13.
《航空港》2009,(4)
从物种起源来说,人类是从水里逐渐演变发展到陆地的,从个体生命来看,每个人也都是在妈妈的羊水中开始呼吸,开始感知和领略这个世界的,也许正因此,许多人与生俱来都拥有"亲水"的基因,心灵中也都沉睡着一个蓝色的梦吧,那属于你的蓝色的梦又是怎样的呢?蓝色,可以很忧郁,可以很静谧,可以很张狂,还可以很怡然自得。可是,究竟有谁能将蓝色演绎得如此千差万别,又挥洒地淋漓尽致?是画匠?抑或是乐者?或许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海。  相似文献   

14.
张尧 《航空世界》2011,(12):32-37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特技飞行表演,我总会为之热血沸腾、兴奋不已.是啊,谁没有过自由翱翔的梦想.我觉得,男人就要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待,给自己的梦想一个交待.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战斗机飞行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飞行爱好者们最喜欢的科目——特技飞行.特技飞行是个笼统的概念,以初教6的特技动作为例,可分为复杂特技、高级特技、低空特技...  相似文献   

15.
tina 《航空港》2011,(9):32-33
中国的文字从来就是最生动最形象的表现方式,简单的横撇竖剌能将字所想表达的意思清晰呈现。就好比这一个"家"字,虽是寥寥数笔,却将家的内容全部涵盖。只要你细加揣摩,总能悟出这其中的二三意思。"家"上面一个宝盖头,意思就是要有一处地方可以挡风遮雨,而这个地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房子,所以说,在很多人看来,有房才有家也是不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16.
一清 《航空港》2012,(12):120
每个人心里都长着一棵树,上面住着只属于自己的小王子。其实没有预料到,这会是一本这么有意思的小书。它是一个跟爱情有关的童话,一个治愈系的成长故事,更是一次照见内心童真自我的发现之旅。故事里最有趣的,当然还是那个帮人做梦的鹿头上。他能帮人重温旧日的好时光,再见念念不忘的那个人,或是得到一直想要却未必能在现实里得到的东西……听起来,他真的很像小王子,来自另一个奇幻美妙的世界。那里只有单纯与快乐,而他柔软干净,能为这个纷乱世界的人带来温暖与慰藉。而且,即使只是帮人做一场梦,  相似文献   

17.
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豪华舞台,它让每个脱颖而出的舞者尽展才华.汪振东的舞台就是位于渤海沿岸的辽宁营口东华集团,搭建和完善这个舞台是他孜孜以求的事业.创业的艰辛没有令他退缩,成功的喜悦也没有令他自满,讲起东华,他的语气是种宠辱不惊的淡泊与宁静,但从中你依然能感到一股震撼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东华"科学管理、精心制造、品质超群、竭诚服务、持续改进"的经营理念,更来自汪振东情系故土、奉献家乡的眷眷深情.  相似文献   

18.
《航空港》2007,(4)
"我一定要走遍世界的每一个地方!"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梦想,这是一个名叫梦野的不是旅行家胜似旅行家的人,在20多年前给自己制定的生活信念。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丝毫没有磨灭他走遍世界的坚定意志。如今,他带着他踏遍千山万水后精心制作的《心在遥远》,向我们打开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天讯 《北方航空》2002,(4):66-67
到极地去,和那里的动物亲密接触,平日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似乎有些"痴心妄想".那是怎样的不可能,又是怎样的不可思议……但是,这一切却能到大连来实现."把极地搬到大连来"--那就是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新闻中看到了第10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女飞行员参加"八一"飞行表演队的飞行表演。在为她们的精湛技艺击节赞叹的同时,想起前些年这批女飞行员尚在空军院校时,笔者曾计划采访她们。可惜当时姑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飞行训练,确实不便前去打扰,便辗转北京、武汉等地采访了前7批20名女飞行员。恰逢中国空军成立65周年,笔者再次翻开了这些女飞行员的采访札记,从中选出了空军女飞行员中的几个第一撰写成文,试图通过她们本人及身边的领导、教员和与此相关的人物故事,真实还原出这些女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