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汉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9,27(6):83-86
在跨国经营中,跨国公司在国外的投资决策,除了考虑一国的投资硬环境之外,对东道国的文化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最集中地表现在跨国企业经营中的跨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中.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企业必然将遇到各种文化的冲突,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有效地解决跨文化冲突,进行跨文化管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使不同的文化有效地结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国际化经营在跨文化背景下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成功运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交叉航线的水平冲突概率和垂直冲突概率进行准确计算的问题,基于航空器性能数据的终端区交叉航线冲突风险计算方法,考虑到终端区内航空器的速度变化的特性,通过分析航空器运动模型并结合航空器所采用的经典爬升和下降方式,建立了交叉航线冲突风险计算模型。运用模型进行案例计算,并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冲突风险的影响,发现通过调整航班的进场和离场时刻,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航空器之间冲突的发生;当交叉航线的夹角为90°时,冲突概率最小。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可以对交叉航线冲突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对飞行程序的设计和改进及航班排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冲突管理理论冲突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个严重问题,它将直接影响组织的绩效,但冲突未必都是坏事,我们需要分清积极的和消极的冲突,对冲突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7.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有效沟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运杰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22(6):95-97
在跨文化交际中,当两种文化接触撞击时,一方面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自身所不具备的特质和优势;同时,对于其他民族的人身上的不足和缺陷,我们既要认清,又要在不伤害自己民族感情的基础上加以宽容、理解,从五个方面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1)克服文化优越感;(2)克服成见思维定势;(3)避免种族歧视;(4)发展移情,进行文化融入;(5)识别差异文化,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发生着相应的变革。政治文化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现代化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达国家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通过探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在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中的应用,把本国的政治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参照系,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种免疫遗传算法的自由飞行冲突解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由飞行是解决航线拥挤的有效方法,但同时增加了空中交通管理的难度.免疫遗传算法是根据生物免疫原理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主要体现了生物免疫机制中的免疫操作,与遗传算法相比,能较好地防治\"早熟\"和减少参数选取对结果的影响,优化效率高.将一种免疫遗传算法应用于自由飞行的冲突解脱问题,与标准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余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14,(1):56-59
以美国为代表的主题公园产业正向全球特别是欧洲和亚洲发展。然而忽略文化差异的美国商业模式简单转移在其扩张发展中屡遭挫折。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特别是“第三文化”在主题公园全球发展中产生着重要影响。所谓“第三文化”模式,并不是把两类文化简单相加,而是拥有自我特征的第三种文化。事实证明,全球主题公园跨国管理正在经历第三文化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郭秀英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5,18(3):52-55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三大规范”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目标的确定、总体规划、采取的措施、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可为同行编制“三大规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民机旅客座椅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特殊适航产品。当飞机正常飞行时,它要给旅客提供安稳、舒适的乘坐环境;一旦飞机出现紧急状况时,它既要能有效地吸收巨大的冲击能量,为乘客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本身又要具有阻燃等特性,不会对旅客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7.
航空维修企业如何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A、B、C分析法等先进管理方法,控制航材储备数量,尽量减少积压和浪费,是维修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顺应其总体态势而呈现出东西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从发挥航空运输业交通先导作用的视角来看,还是从以机场经济作为西部地区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角度来说,重新规划布局西部地区国际枢纽机场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20.
解决飞行人才短缺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哪一种飞行员教育模式更适合我国现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