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高速率(40Gb/s以上)的光纤通信系统,其偏振相关特性显得尤为重要。推导并验证了偏振控制器的琼斯矩阵及穆勒矩阵,对于任意输入光偏振态,实验得到了任意希望输出的偏振态。分析并设计了以偏振控制器为核心器件的偏振稳定器,通过实时地控制偏振控制器.使稳定器输出端的偏振态不随输入端偏振态的扰动而改变,并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量子保密通信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新型保密通信机制,其安全性建立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上,被证明具有信息论条件下的绝对安全性。偏振编码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使用光子的偏振态进行信息编码。当环境变化时,光纤传输特性的改变将导致光子偏振态变化。因此,光子偏振态的补偿控制是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否快速、准确的对偏振态进行补偿将直接影响系统的通信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偏振控制器和扫描控制算法的偏振补偿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光纤偏振控制器的电压大小,将量子误码率最小化,实现偏振光的补偿控制,满足量子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琼斯矩阵建立光纤陀螺的矩阵光学模型,假定光纤线圈和电光调制器尾纤等均为保偏光纤,推导出光纤陀螺与偏振有关的输出表达式。针对激光二极管和超发光二极管两种光源,就光纤线圈的偏振交叉耦合、偏振器的有限消光比,以及器件尾纤连接时偏振轴之间的对准角度误差等引起的非互易偏振误差进行了理论估算,指出了减少该类误差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Shen.  PS 《惯导与仪表》1999,(1):29-33,23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简单光纤环结构的并采用窄带光源的新型单模光纤偏振消偏器,当输入光为100%偏振光时,是偏振度降低了-20dB以上。本文还讨论了被消偏器的设计标准和原理,验证了在偏振敏感的光纤系统中消偏器消除了感应偏振起伏效应。  相似文献   

5.
含金属纳米线的多孔铝膜在近红外光区表现出较好的偏振特性。基于金属线栅偏振器的偏振原理,从金属纳米线对不同方向偏振光的消光机理出发,构建了以一排纳米线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分别计算了电矢量平行于纳米线轴向的偏振光(P)和电矢量垂直于纳米线轴向的偏振光(S)垂直入射时的光学损耗。在入射光波长固定的条件下,得到了P分量光、S分量光的透射率与模板孔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双偏振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发展过程中,光纤环上的应力、扭转等会造成正交偏振态之间的交叉耦合,降低陀螺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偏振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六态方波调制技术并进行了理论推导。该技术与传统的方波和四态方波调制相比,降低了偏振交叉耦合误差,提高了信噪比,大大增加了信号解算精度。通过实验对比测试了干涉式光纤陀螺在不同调制技术下的偏置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六态方波调制技术的偏置稳定性达到了9.85×10-4(°)/h,验证了六态方波提高信号解算精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饶伟  王广宇  潘虎 《推进技术》2015,36(10):1567-1573
为了解决TDLAS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对发动机或激波管内流场测量时所遇到的偏振干扰问题,开展了传输激光偏振特性对TDLAS测量技术的影响研究。基于一个典型TDLAS工程应用系统的传播光路,推导了TDLAS工程测量系统中归一化出射光强随入射光波偏振角的变化关系式,利用这个关系式从理论上研究了由于入射光波偏振态扰动而引入的偏振噪声,利用实际工程测量中使用的发动机尾喷管搭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并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通过正入射方式或采用保偏光纤可以将幅度抖动范围在20%以上的偏正扰动有效地消除,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提出了抑制这种偏振噪声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机电一局拖拉机汽车公司电气会战组在上海市机电产品设计院的配合下,研制出CKQ-12J 继电器可编程序控制器。这是一种纯逻辑关系组合的简易型顺序控制器。主要由输入、输出和输入输出矩阵板三部分组成,输入和输出部分主要由 DZ-144型继电器组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软件LS-DYNA对滚动轴承使役过程进行了动态有限元计算,基于响应面法(RSM)建立6408滚动轴承输入参数与输出响应的函数关系方程,设定各类随机误差分布,利用矩阵试验法确定抽样点在输入变量抽样空间的位置,进行一系列确定性拟合试验.每次试验借助LS-DYNA进行精确求解,运用求解数据对方程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确定方程的组成项及系数.最后利用函数关系方程计算轴承任意时刻的使役可靠度.结果表明:计算得出该轴承在0.020008s时的使役可靠度为97.062%.   相似文献   

10.
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块控原理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反演设计技术和RBF神经网络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引入改进的Lyapunov函数,成功地避免了在控制函数矩阵未知情况下的自适应控制奇异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系统的所有信号均有界.最后的仿真研究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设计一种自主性强、精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定向系统,以昆虫获取大气偏振模式的感知机理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成像式仿生偏振光定向系统.该系统使用具有微偏振阵列结构的CMOS相机作为主要的偏振信息采集设备,使用DSP/ARM架构的NVIDIA JETSON TX2嵌入式处理器进行信息解算,具有体积小、运算能力强等优点.通过研究大气偏振模式中偏振度和偏振角图像的对称性,针对已有航向角解算方法在太阳子午线提取精度方面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对称轴粗提取之后通过连续旋转法精确提取太阳子午线的算法,最终实现定向精度0.3335°,在最小二乘对称轴粗提取法的基础上定向精度提升了19.05%.  相似文献   

12.
根据"动中通"卫星移动通信中极化角计算的情况,分析了极化角的产生机理,并详细推导了其计算公式.在"动中通"系统实际应用中,由于载体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极化角随之改变.本文进一步推导了极化角的补偿算法,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且已经在"动中通"系统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采用双模压缩态的光子纠缠光纤陀螺仪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角动量理论首次推导了双模压缩态输入的光子纠缠光纤陀螺仪的相位检测灵敏度,并证明了当光子数足够大时,可以达到海森堡极限。针对采用双模压缩态的光子纠缠光纤陀螺仪的二阶符合计数探测方案远未达到海森堡极限的情况,通过考察光子纠缠光纤陀螺仪各输出态的二阶符合计数对总的二阶相关光强的贡献,发现二阶符合计数探测方案存在量子增强信息的抵消,也即其中一个接收端光子数为偶数的输出态和光子数为奇数的输出态的二阶符合计数形成互补的倍频干涉条纹,进而相互抵消。因此,需要优化探测方案,提取完整的量子增强信息,才能实现海森堡极限的相位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In recent years, the bionic polarized light compass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navigation. However, it is found from the obtained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at a polarized light compass with a sensitive and high dynamic range polarimeter still provides inferior output precision of the heading angl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noise generating from the compass.The noise is existed not only in the angle of the polarization image acquired by polarimeters but also in the out...  相似文献   

15.
鲁棒成形极化敏感阵列波束的方法及极化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极化敏感阵列,提出了一种鲁棒成形阵列波束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阵列的数据模型进行了重新描述,从而获得了信号波达角(DOA)和极化解耦的模型。借助于该模型并对信号的两个极化方向分别进行鲁棒约束,设计出了一个新的鲁棒空域波束空间成形矩阵,利用该矩阵可以获得信号两个极化分量的鲁棒估计。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估计信号极化参数的方法。分析和数值仿真实验均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对DOA估计误差以及阵列位置误差等造成的阵列失配具有较强鲁棒性的同时,也能有效抑制干扰和噪声,进而提升了极化参数估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Bioinspired polarized skylight navigation, which can be used in unfamiliar territories, is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autonomous navigation technique in the absence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However, the polarization pattern in night environment with noise effects and model uncertainties is a less explored area. Although several decades have passed since the first publication about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moonlit night sky, the usefulness of nocturnal polarization navigation is ...  相似文献   

17.
李永敏 《航空学报》1988,9(4):200-204
 一、引言 ADC1210是美国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中速、低价格的12位二进制码(原码、或反码、或偏置码)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该器件采用CMOS工艺和薄膜工艺相结合的微电子技术制成。器件中包含了R-2R梯形薄膜电阻网络、CMOS模拟开关和逐次逼近逻辑电路、以及场效应管电压比较器等有关电路。其基本技术指标为分辨  相似文献   

18.
偏振成像技术不仅能获取目标的辐射强度信息,还能获取到偏振信息,有助于复杂环境下目标的探测识别.靶场现有光电设备主要采用强度探测,通过目标-环境差别来区分目标,因此,在复杂环境下,目标容易湮没在背景中难以探测.通过分析偏振成像原理和技术特点,总结归纳国外在偏振成像方面的试验应用,阐述了偏振成像在靶场应用的前景和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成像的光学成像系统,并对现有设备提出了偏振化改造方案.通过利用目标、环境的偏振特性,利用强度+偏振的组合模式,可提升现有设备的目标探测和成像识别能力.最后,对偏振技术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