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遥感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需要解决由于地面景物和CCD电荷移动不匹配带来的像移问题。在工程应用中,通常采用连续转移模式的电子补偿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但是,当CCD工作在连续转移模式下时,会导致遥感图像中出现暗(亮)线,而且这种暗(亮)线会随着积分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后期的图像校正中无法消除。针对此图像串扰问题,文章对串扰产生机理、串扰模式以及串扰因素的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可通过调整时序驱动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来降低图像串扰。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驱动滤波电路的硬件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某工程应用CCD,文章对此电路进行了仿真与试验;通过对多组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此驱动电路方案可根据需要调整上升/下降时间,从而实现降低图像串扰的目的。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后,文章提出将上升时间设置为时序信号周期的1/10,可将图像串扰降低到工程应用可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帧转移面阵CCD电子像移补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像移对面阵CCD成像的影响,针对面阵CCD运动成像中影响图像MTF的速度误差和积分级数来设计具有电子像移补偿功能的面阵CCD积分时序,并完成了软件仿真和硬件电路测试,在实际CCD成像电路中验证了像移补偿时序。  相似文献   

3.
大功率脉冲调制电路根据雷达系统所需脉冲宽度及重频将连续电压信号调制为脉冲工作电压,可以改善GaN功率器件的效率与可靠性。为了提升调制发射脉冲信号的上升下降沿速度,提高大功率调制电路可靠性,提出一种新型带上电时序控制及过脉宽保护功能的大功率调制电路,该电路包括上电时序控制电路、过脉宽保护电路、大功率调制电路。通过对电路进行理论分析,给出详细参数并计算该电路参数,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仿真及实测验证,该电路具有调制电压高,上升下降沿速度快等特点。经过测试验证,调制电压最高100V,调制频率最高可达500KHz,峰值工作电流超过20A,上升沿、下降沿小于30ns。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讨论n沟道CCD的物理结构以及两种CCD饱和弥散(弥散型饱和状态和表面型饱和状态)的差异,介绍了面阵CCD抗弥散技术,它通过改变垂直转移时序使普通CCD具有抗弥散功能。对采用该技术前后相机抗弥散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研究了面阵CCD时序抗弥散所必需的表面型饱和高电平偏置电压测定方法、低电平电压偏置测定方法以及时序工作频率标定方法,给出了工程实现的具体途径。总结了时序抗弥散技术的优缺点,列出了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通道串扰、通道不平衡问题,利用Ku波段机载全极化SAR数据进行定标试验研究。进行了极化通道间干涉相位去除,以及包含相位校正、串扰校正和通道不平衡校正的极化SAR定标处理。对三面角反射器后向散射的分析表明:经定标处理后,极化通道不平衡降至1 dB以内,通道串扰降至-17 dB以下,极化特征图与理想三面角更为接近。Freeman-Durden分解结果表明:经定标处理后,极化SAR数据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地物主要散射机制信息。  相似文献   

6.
对于采用相关检测体制的全极化微波辐射计,通道互耦和相位不平衡使得接收机各个通道间发生串扰,从而导致该类型辐射计的定标有别于传统的两点定标。文章首先结合实际因素分析了通道互耦和相位不平衡的来源,建立了全极化辐射计接收机模型,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从复信号的传输角度出发分析了通道互耦和相位不平衡对Stokes矢量测量的影响,结合风场反演对定标精度要求,给出了通道隔离和相位不平衡控制范围,最后对可用于校正通道串扰影响的全极化定标标准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空间面阵CCD相机工作模式和特点,以AT71201M面阵CCD器件为例,探讨了面阵CCD相机时序电路的设计要求和实现方法,对时序发生电路的功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中国遥感高分辨率传输型相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高速低噪声的遥感CCD相机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方案。从信号完整性理论出发,利用Cadence软件进行了仿真与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航空相机的热控设计需要解决流动与传热的耦合问题。文章提出某航空相机载荷舱在复杂飞行环境中上升、巡航、下降全过程的热分析及热设计方法:确定载荷舱热分析数据流,采用专业热分析软件、流体计算软件计算辐射外热流、气动外热流,以及等效对流换热系数沿壁面分布情况及与马赫数的变化关系。将热环境赋予载荷舱热分析模型,通过热分析软件与自开发程序迭代对载荷舱两个极端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据此设计的光学窗口内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10℃以上,得到的载荷舱热分析结果满足热控指标要求,热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连续小推力航天器在轨道转移及制导控制过程中,传统方法需优化大量参数,且无法保证得到近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轨道转移和规划算法.该算法将电推进式小推力卫星模型的变轨过程转化为最优控制中两点边值问题,引入混合遗传算法,实现了小推力航天器由低轨向高轨的飞行轨道规划及优化,并在开源的科学工程计算软件SCILAB6.0.1...  相似文献   

11.
石俊  韩潮 《上海航天》2007,24(5):27-30
为在实际摄动条件下由远程导引变轨方案初始设计结果实现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的交会,提出了一种修正变轨方案。将初始多脉冲式变轨方案转换为有限推力式并作修正,取远程导引结束时刻追踪与目标航天器间的相对轨道要素为目标函数,采用J2,J3,J4解析轨道预报器对目标函数计算需要的轨道进行预报,以历次变轨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和推力方向为优化变量,用边界约束有限存储BFGS(L-BFGS-B)优化算法获得的最优解为修正后的变轨方案,可消除摄动模型误差。算例结果表明,经转换和修正所得有限推力式变轨方案能在实际摄动条件下实现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的交会。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异面气动力辅助变轨大气飞行段的最优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航天器利用气动力辅助变轨实现由远地轨道向近地轨道异面转移问题,就航天器利用大气飞行实现减速及轨道平面机动提出了一种考虑过程约束存在时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方案设计将函数优化问题转换成参数优化问题,并利用美国航天飞机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符俊  周英  张士峰  蔡洪 《上海航天》2011,28(4):12-15
分析了两个大小相同、拱线不同的椭圆轨道问的轨道转移,研究了单脉冲转移和双脉冲对称转移方法。用遗传算法解决了对称转移方法中最优变轨点的位置确定,获得了对称转移问题的数值解。仿真结果表明:对称转移较单脉冲转移更省能量。  相似文献   

14.
SELENE (SELf-rewetting fluids for thermal ENErgy management) is a microgravity experiment proposed to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in response to the Announcement of Opportunities for Physical Sciences. Main objectives of the microgravity research onboar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include the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in model heat pipes and validation of adequat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s. In particular the research is focused on “self-rewetting fluids”, i.e. fluid mixtures with unusual surface tension properti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preliminary ground-base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preparation of the microgravity experiments. They include: (1)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s; (2) study of thermo-soluto-capillary effects in micro-channels; (3) numerical modeling; (4) measurements with optical (e.g. interferometric) and intrusive techniques; (5) surface tension-driven effects and thermal performances test on different capillary structures and heat pipes; and (6) breadboards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to definition of scientific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转移时间约束的异面圆锥曲线变轨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锥曲线转移轨道Lagrange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曲线和多圈飞行椭圆轨道的转移时间与半长轴的几何关系,以及椭圆转移问题的虚焦点位置对长程、短程轨道的约束.给出了一种与初始速度方向相关的转移角定义,以及一种基于Lagrange方程的圆锥曲线变轨计算方法,随后提出了一种以半长轴为迭代变量的变轨算法.通过异面椭圆和双曲线转移两个实例,验证了该算法与Vaughan算法具有相同结果,并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强  宣益民  姜军  徐济万 《宇航学报》2005,26(4):391-394,414
研究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测量了不同粒子体积份额的航天用纳米流体雷诺数500~4000范围内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详细讨论了雷诺数和纳米粒子体积份额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分析了航天用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粒子增大了液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增加了液体的传热效果,粒子的体积份额是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之一,在相同雷诺数条件下,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粒子体积份额的增加而增大。与原液体工质相比,航天用纳米流体的流动阻力系数稍有增大,纳米流体的流动阻力系数不随纳米粒子的体积份额而变化。与航天用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相比,纳米流体流动阻力系数增大的程度极小,验证了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航天器热控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多层隔热材料传热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多层隔热材料的传热特性是进行航天器热控设计的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层隔热材料的分类和应用情况,及其传热方式和隔热性能表征方法;然后评述了多层隔热材料传热特性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的研究状况,总结了相关研究方法、热分析模型与研究得出的基本认识;最后,提出了多层隔热材料热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金涛  王宇 《宇航学报》2001,22(1):59-64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条型码来测量电荷耦合器件(CCD)在成像系统装置的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减少误差的方法,并给出了理论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基于 DMA(直接内存访问 )技术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地面站遥测数据采集系统。该地面站采集系统不仅要求采集来自遥测数据恢复系统的高速遥测数据流 ,同时要对采集到的遥测数据实时处理后显示并保存。采用串口通信或双口 RAM方式都会占用较多的 CPU时间 ,难以满足要求。而 DMA传输方式是计算机高速数据采信的重要手段。通过联试 ,证明该遥测数据采集系统能够保证互不干扰地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与存盘等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萌  孙冰 《火箭推进》2020,46(1):20-27
人工粗糙度作为一种局部强化换热技术,对提高再生冷却效率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人工粗糙度对矩形冷却通道三维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以及在弯曲段与二次流的耦合作用,对有人工粗糙度的三维弯曲矩形通道进行了建模,并应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采用了能够有效准确地求解受强曲率影响的管道内及近壁区域湍流流动的RNG k-ε湍流模型。结果表明:在冷却通道底面添加人工粗糙度会使底部流动受到干扰进而导致流速中心上移,因此在弯曲段,有人工粗糙度的冷却通道中所产生迪恩涡的范围相对较小且距离底面较远,而随着二次流的产生,流速中心会向底部移动,使得该处的换热得到改善,整体对流传热系数上升;当入口质量流量分别为0.1 kg/s,0.2 kg/s,0.3 kg/s时,有人工粗糙度工况下弯曲段加热面平均对流传热系数分别增加了11.86%,13.11%,16.14%,表明添加人工粗糙度可以显著提高换热,且随着入口质量流量的增加其对换热的提高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