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0,(5):11-11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倡导陆续出版空间飞行器(航天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为培养高级航天人才服务。此系列教材是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是航天一线专家的学术专著。日前由胡其正研究员、杨芳研究员编著的系列教材之一——《宇航概论》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1,20(5):131-131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倡导陆续出版空间飞行器(航天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为培养高级航天人才服务。此系列教材是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是航天一线专家的学术专著。日前由彭成荣研究员编著的系列教材之一———《航天器总体设计》第2版正式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09,18(2):131-132
为总结和交流近年来我国在空间热物理方面的技术进步,展望未来的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9月召开“第九届空间热物理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承办,总体部热控工程技术研究室协办。欢迎本专业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和从事空间热物理研究的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踊跃投稿。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本重点反映我国在复杂航天器动力学应用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方面研究成果的专著(航天器动力学工程),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曲广吉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弹飞行力学与控制专业,现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专业主任设计师、博士生导师,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宇航学会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  相似文献   

5.
马伟  宣益民  韩玉阁 《宇航学报》2010,31(5):1272-1277
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空间独特的热环境及其热控过程的特殊性进行 分析讨论。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热设计过程的关键环节、有效载荷的散热方式和散热效果, 进行实例分析及计算比较,结合飞行器内部有效载荷和能源系统的功耗情况与热控要求,提 出一套飞行器的热设计流程,建立相应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热设计模型。本文旨在建立临近空 间飞行器的热设计方法,提升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简介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0四研究所)是我国专门设计、研制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测控系统以及相应地面设备的专业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65年6月29日正式建所,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及电子系统与设备、飞行器地面测控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设备的研制、生产及相应电子学的研究,在卫星通信、遥感、测控技术、微波、天线及高速数  相似文献   

7.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于1997年11月3日至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1997学术交流年会。这次学术交流活动由五院五○一设计部和上海航天局五○九所共同主办,共有13个单位的94位专家和代表出席。这次会议确定的交流主题有四个方面:1.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2.航天器动力学;3.飞行器结构和机构设计;4.飞行器热控制设计。由于主办单位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紧密围绕  相似文献   

8.
空间飞行器展开与驱动机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马兴瑞  于登云  孙京  胡成威 《宇航学报》2006,27(6):1123-1131
空间飞行器展开与驱动机构是空间飞行器机构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对其设计方法和具体工程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本文概述了空间飞行器机构的分类与构成,对展开与驱动机构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了在系统任务分析与设计中的力矩(力)裕度、精度分配、机构非线性、阻尼控制、热匹配、空间润滑、可靠性分析与试验七个典型工程问题。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了其性质、作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展望了我国空间飞行器展开与驱动机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08,17(2):120-120
《航天器工程》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也是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刊,逢双月出版。其内容涵盖航天器工程各专业技术领域,是国内惟一全面、综合反映中国航天器工程研究、设计、集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08,17(2):119-119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拟于2008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召开第十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主办;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加强空间飞行器总体技术研究,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璟  王玲  胡东飞  铁鸣  吴旭生 《航天控制》2012,30(3):73-77,87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研制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涉及总体、气动、结构、控制、防热、动力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相互作用、高度耦合的子系统。全系统、全流程的仿真验证与性能评估能够为设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缩短研制周期。而气动、结构、防热等专业的仿真建模和模型解算基于有限体积法或有限元方法,依赖于不同的工具软件,且网格的划分方法不同。本文研究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物理场耦合建模方法,研究并实现了异构网格耦合界面之间与耦合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方法,从而实现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仿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是学术群众团体,是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中国宇航学会的组成部分。无人飞行器学会的活动范围是面向整个无人飞行器领域,重点突出大系统优化设计,突出发展战略研究,突出战场环境和战术运用分析,突出新概念、新技术、新途径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学会为从事无人飞行器领域的广大科技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科技活动的场所;为提高和发展我国无人飞行器技术提供一个研讨和咨询的窗口;为促进无人飞行器的研制、加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无人飞行器学会的前身是战术导弹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主要挂靠二院、三院和上海航天局。由于挂靠单位是研究院,专业范围也比较广,所以每次学术活动参加的都在百人以上。而且,战术导弹系统工程专业委员本身已不能适应无人飞行器领域的学术交流,为了丌展无人飞行器领域的学术活动,交流各国无人飞行器的发展动态,促进我国无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1990年6月经中国宇航学会批准成立了无人飞行器学会,2004年为了和科协的名称统一改为无人飞行器分会。无人飞行器学会成立十五年来,已逐渐形成为国内无人飞行器领域学术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一年一次的理事会与学术研讨会和其下属各专业委员会活...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院的航天飞行器与导弹技术系是以北航 56年创建的火箭设计教研室为主发展的。 40多年来 ,为我国火箭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也为其他国防院校培养了大批师资。1 958年以火箭专业为主成功研制和发射了我国第一枚两级探空火箭“北京二号”,这是我国也是亚洲第一次成功发射的近代火箭。目前该系设有空间飞行器设计、导弹设计和运载火箭设计 3个专业方向 ,同属于飞行器设计学科 ,该学科是北航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跨院系的综合性学科群 ,也是最早的博士点之一。该系现承担包括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 ,并招收外国留…  相似文献   

14.
面向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对空间飞行器安全可靠自主运行提出的迫切需求,研究了空间飞行器自主诊断重构技术。针对空间飞行器诊断重构能力确定于设计之初、受制于有限资源等特点,提出了着力于系统评价设计过程的自主诊断重构方法。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梳理了后续的待突破难点。其次,以可诊断性与可重构性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正常模式与故障模式一体化设计方法、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一体化设计方法,在设计阶段通过资源配置和诊断重构方案的综合优化实现系统诊断重构能力最大化。然后,提出了基于能力在轨评估的诊断重构方案动态调整方法,在运行阶段通过诊断重构过程的自适应调整保持系统最优状态,进而从全寿命周期提升系统的诊断重构能力。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两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过程最后接近阶段的飞行特性出发,利用多变量频域理论,给出了空间飞行器自动对接系统的多变量模型参考反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姚伟  郑威  马骏 《卫星应用》2006,14(3):1-6
简要介绍了近空间、近空间飞行器、近空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简述了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分析了近空间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临近空间可变形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器的变形需求,提出一种具有较高环境适应性的伸缩式可变形滑翔飞行器(MGV),建立了含有冗余控制变量的MGV轨迹优化模型,利用伪谱法量化分析了MGV在射程覆盖能力、规避绕飞能力和末段打击能力三方面的性能收益,得到了飞行过程中的最优控制律和最优变形律,可指导制定变形策略和设计变形控制系统,为滑翔飞行器的后续发展和变形飞行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遥测系统多设备、复杂电缆连接架构无法满足小型空间飞行器对小体积、轻重量、自主化程度高的遥测系统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型空间飞行器通用化遥测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引入集成化、模块化设计理念,采用混合编帧、双时序设计和故障自检测等方法,设计形成了一种通用化架构,包含了多种硬件模块和软件单元,集成于遥测综合装置,满足了空间飞行器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系统时序灵活,自主化程度高。地面和飞行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快速适配小型空间飞行器需求,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存恩 《卫星应用》1998,6(2):58-62
概述日本可重复使用的实验观测两用空间自由飞行器的主要设计特点,分析了在轨应用取得的成果,介绍了第二次飞行计划。  相似文献   

20.
“NNOVATOR”无人侦察作战平台、“苍穹”临近空间悬浮平台、“夸父”高超声速无人侦察打击平台……这些听上去酷感十足的飞行器名字,是不是感觉熟悉?没错,它们就是上期我刊介绍的“飞航杯”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中获奖作品的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