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德的OHB装置公司研制了使用气球进行廉价微重力实验的装置“MIKROBA2”。计划由气球搭载该实验装置,把落体吊到40~45公里高度后投放它,产生10~(-3)G的微重力,在此状态下持续约60秒。预定1988年开始运行。该项工作已在1986年5月由稍小一些的“MIKROBA 1”微重力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际投放试验。已确认可获得十分稳定的微重力状态。  相似文献   

2.
在电和非电量测量系统中,常常需要在测试或报警时记录时间(时,分,秒)。用电子钟组成的时钟电路具有走时正确,读数清楚,价格低,体积小等优点。下面介绍利用电子钟(IC 采用40条腿的 PMOS 大规模集成电路 LM8361)组成的时钟电路,它具有 BCD 码的数据输出,可把数据送给打印机或计算机。图一中电子钟用交流供电(另外有一种用电池供电)时间显示有12小时与24小时二种,为了简化线路采用12小时显示,并有“下午”显示。  相似文献   

3.
为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的氢原子标准的发展计划,已经研制出一种噪声非常低的、高性能宽带隔离放大器和隔离相位比较器。设计这些隔离放大器是为了能够分配来自氢激射器30KHz 至45MHz 的标准频率,而不降低氢激射器的性能。设计的这种隔离相位比较器是用来进行现代水平的氢激射器的互比,而不增加测量系统的噪声。这些装置的相位稳定度的本底是27fs(10~(-15)秒),而长期稳定度优于1PS。它们的温度系数为摄氏每度1PS 量级。实际上它们没有电压系数。当它们用于分配放大器和相位比较器系统时,这些装置的隔离度大于90dB。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正在研制的自动 X 射线定向系统用于双旋转(即 SC 切)石英晶体片切角的精密测量。研制该系统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能够测量一般的φ/θ切角的原型机,其精度对于 SC 切在±10弧秒,对于 AT 切为±6秒,而对于其他切型为±30秒(在θ>0的体波零温度系数情况下)。测量速度至少每小时50片。假定这些晶片都被预切到正确定向的大约1/4°以内。经过选择的设计是设计一台在微计算机控制下的激光辅助的劳埃(Laue)衍射仪。采用劳埃法只要求晶片的运动有一个自由度,因而使设计较为灵活、开阔。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500秒长程试车再次获得圆满成功。本台发动机试车状态为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一子级飞行状态,通过长时间试车,对发动机长程工作的可靠性、伺服机构与滚控装置联合工作的协调性等项目进行了考核,并覆盖了发动机的飞行时序、额定工况关机等项目。本次500秒热试车完成后,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已超过上百次,累计点火工作时间已超过40000秒,发动机的固有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向型号首飞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NIM4 #钟实现 5 μK冷原子云 ,74cm原子喷泉和 0 95Hz线宽Ramsey跃迁实验 ,报道了 9 19GHz微波锁定到铯原子秒定义跃迁 ,频率稳定性达到 (5 - 7)× 10 -15(15 0 0 0s)。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不确定度评估 ,可望不确定度进入 10 -15量级 ,建立我国新一代时间频率基准装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准确度电感传感器和红宝石测头,在测长机上实现深微孔径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内径的Φ1mm~Φ5mm、深度在40mm以下的深微孔内径的测量问题。通过对深微孔径测量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在95%置信概率下,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6μm,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美陆军与休斯公司开始对“轻量级大气层外弹射体(LEAP)”样机进行地面试验。 LEAP是地面配备型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之一,在大气层外对再入体(核弹头)进行撞击破坏。空军/波音公司的LEAP还要晚1个月进行试验。陆军/休斯公司集团的试验是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样机重5kg,在束缚状态下试验,以10秒时间模拟实际飞行状态,轨道操纵装置(OMS)驱动约100次,姿态控制系统(RCS)驱动约1000次,消耗推进剂约60%。漂浮试验在飞机库内进行,在离地面3m上漂浮,驱动OMS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防部正着手制定一项研制适用于美国航天飞机对抗苏联猎潜艇卫星的轨道枪系统计划。这种轨道枪将能够发射弹丸,其速度超过10公里/秒(6.2哩/秒),利用动能去消灭它的攻击目标。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空军正在用从电磁轨道枪发射的小弹丸在真空容器里以8.6公里/秒的空间速度进行实验。在这些实验里,电能转换到磁压力推进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好的晶振秒级稳定度已达到2~3×10~(-13)/s,氢钟1000~5以上稳定度已优于几×10~(-14)。国内市场可见的仪器难于满足上述指标的测量,因此研制了一种可满足上述指标的测量仪器——种新的频稳分析仪WH-91,分析了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给出了实测结果,测得非优选8601晶振的秒级稳定度为5×10~(-12)/s,与该晶振的出厂指标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10,(10):61-61
20时30分左右,我和我母亲在厨房凉台(五层朝南)上聊天时,发现大营盘小学上空从北到南有一物体飞行,持续了约40秒。感觉外形是个圆的,黑色,底下发着白光。侧面看有三盏灯。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标准秒脉冲信号产生原理和秒脉冲信号外同步原理入手,论述了秒脉冲信号相位微跃原理。针对一般相位微跃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比较器和DA转换器的相位微跃技术,并给出了硬件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该方法的调整精度可达到10ps量级。  相似文献   

13.
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计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利  韩春好 《宇航计测技术》2004,24(1):34-39,56
根据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TWSTFT)的基本原理 ,详细推导了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TWSTFT的计算模型 ,并与地固系中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 ,证明了两种计算模型在亚纳秒量级上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4.
弹簧分离装置是星箭分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星箭分离速度、分离姿态、分离安全性。针对2015年用长征-6火箭的“一箭二十星”发射小型化、轻量化和分离姿态可控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一种工作输出能量可调式小型化星箭弹簧分离装置,相比于常规弹簧分离装置,其质量减轻30%以上,高度降低40%以上,安装空间节省50%以上。针对卫星质心偏移问题,通过调节弹簧行程,可有效调节卫星分离姿态。  相似文献   

15.
宇宙开发委员会空间站部门的应用分会,选定了搭载在航天飞机上的国际微重力实验-2(IML-2)的实验项目,内定20项。选定日本使用7种实验装置进行11项实验;美航宇局(NASA)使用3种实验装置进行9项实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课题如下: ·在微重力下前庭适应机理的研究(水栖生物饲养装置)——用金鱼的脑功能弄清空间眩晕病。·微重力对骨细胞的增生、分化功能的影响(细胞培养箱)——以遗传因子水准  相似文献   

16.
卫星控制用的脉冲等离子体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空间推进用的电火箭发动机。该系统称作MDT—2A微推力器样机。文中叙述了这种样机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和样机的性能。样机的元冲量为6.5毫克·秒,比冲280秒,耗功5瓦,总重2.75公斤,工质为固体太氟隆(聚四氟乙烯塑料)。经过多年元部件的研制,样机的性能试验、力学环境试验和热真空试验已满足空间飞行试验的要求,有待于进行空间飞行试验。它也可作为同步卫星东西位置保持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介绍8mm小功率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误差分析及其计算值。该标准装置能在26.5~40GHz频率范围内准确、方便地测量热敏电阻座的有效效率η,其测量不确定度为0.4%。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国情咨文时向联邦议会宣布,俄已于2017年末在新地岛成功测试了核动力巡航导弹。该导弹具有"无限射程",可灵活选择航线躲避防空系统,打击全球目标。普京在演讲中详细介绍这款最新核动力巡航导弹时,还展示了一段长约45秒的相关视频。视频中火箭助推器从地面发射,依靠核动力装置在空中巡  相似文献   

19.
阿里安 L7于1983年当地时间10月18日21点45分36秒(世界时问10月19日零点45分36秒)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基地发射成功。运载火箭各级及其他系统运转正常。国际通信卫星5-F7是阿里安火箭已发射的卫星中最重的一颗(1850公斤),它已按预定的地点及时问同运载火箭分离。卫  相似文献   

20.
星上时间获取精确度直接影响了航天器各项自主功能的执行。准确获取星上时间的主要挑战来自时间获取动作与时间维护动作之间的数据竞争。在中断嵌套导致高优先级中断与秒中断间发生数据竞争时,需要根据秒中断被嵌套的状态决定在高优先级中断中获取星上时间时是否进行进秒修正。在现有适用于高优先级中断嵌套秒中断场景下的星上时间获取方法中,依赖处理器中断状态判定秒中断是否被嵌套,这导致该方法不能适应某些处理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中断状态的星上时间获取方法。相邻两次秒中断之间的时间被分为存在中断嵌套可能的时段和不存在中断嵌套可能的时段。若存在中断嵌套可能,通过时间维护标识判断是否需要对获取的星上时间进行修正。和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依赖处理器,计算复杂度相当,适用范围更广。该方法已在火星探测器的多台星载计算机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后续航天器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