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述了国外第二代超声速民用运输机(SST)发动机的主要要求,研究特点;着重介绍了美国“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英国“先进超声速运输机”(AST),法国“未来超声速运输机”(ASTF),日本“高超声速运输机”(HST)等第二代SST发动机的研究情况,以及在燃烧室,尾喷管,进气道和高温材料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超声速民用运输机一直以来都是航空业界的热门话题。它对于减少洲际飞行时间、缓解越来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堵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都有积极意义。尽管首个超声速客机协和号已在2003年停止了服役,但人类并未停止对超声速运输机(SST)的追求。本文介绍了日本航字研究开发机构相继开展的NEXST和S3TD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提高超声速运输机的巡航飞行性能和降噪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美国NASA和工业界对于超声速运输机重回陆地上空执飞日常航班的信心大增。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与机体一体化的低噪声推进系统研究,本文介绍的是创新性的低声爆发动机短舱和尾喷管。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     
《航空科学技术》2007,(4):47-47
NASA开展超声速运输机基础研究工作;A160T“蜂鸟”无人直升机完成首飞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空》2007,(9):92-95
美国政府于1971年取消了 SST 计划,对兰利研究中心的超声速飞机研究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又重新启动了新的民用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计划,兰利研究中心再次踏上研究新历程。  相似文献   

6.
温杰 《国际航空》2007,(8):68-71
从商业客机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开始,速度一直是航空界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果出现一种经济上可行,又满足环保要求的超声速运输机,很有可能将相当一部分的亚声速运输机挤出国际空运市场。  相似文献   

7.
温杰 《国际航空》2007,(5):56-59
当一架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时,由边界层产生的摩擦阻力会增加飞机的燃油消耗。一架常规亚声速运输机的表面摩擦阻力大约会消耗所需燃油量的一半,而对一架未来超声速运输机而言,表面摩擦阻力也有可能会消耗1/3以上的燃油。通过层流控制技术减小边界层摩擦阻力,对于提高民用运输机的经济性有极大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8.
温坤 《国际航空》2011,(10):55-57
高超声速飞机一直是欧美航空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的进展情况是:欧洲航天局(ESA)的“长期先进推进概念与技术”计划(Lapcat)和波音公司的XB-70运载飞行器都已进入第二阶段研究,NASA正在进行低噪声试验飞行器(LEBV)的飞行测试,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对2025年左右投入运营的小型超声速运输机开展了大量...  相似文献   

9.
虽然自"协和"式民机退出蓝天后,在役民机止步于高亚声速,但是研究人员追寻超声速民用运输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并且自第1代超声速民机以后,对超声速民机的研究就从未脱离过变循环发动机的技术探索。叙述了国外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美国超声速巡航研究(SCR)计划、美国高速研究(HSR)计划、欧洲超声速研究(ESRP)计划、日本高超声速运输机推进系统研究(HYPR)计划、美国商业超声速(CST)计划下的变循环发动机研制情况,总结了各计划下变循环发动机的结构特点、性能优势及发展目标,论述了进/发匹配、低噪声、低排放等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为中国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荣健  白鹏 《航空学报》2020,41(9):23784-023784
超声速有益干扰气动设计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利用飞行器部件间的波系干扰获得诸如增升或减阻等性能收益。此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大量探索并部分实现了工程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至世纪末陷入沉寂。近年来,随着超声速运输机和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复兴,超声速有益干扰概念重新得到重视并有望得到工程应用。本文梳理了超声速有益干扰气动设计概念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应用超声速有益干扰原理的典型构型,如超声速双翼机、Flat-top构型、环翼和半环翼构型、伞翼构型、高压捕获翼构型等,并对典型构型的基本原理和气动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超声速有益干扰设计概念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概述了亟待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