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现代管理技术—柔性生产理论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我公司研制长江—750摩托车总装准柔性装配系统的实践,阐述了建立柔性生产系统的途径、优点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柔性测试技术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测试技术是多种技术的集大成者,偏重于满足不同生产应用的需求。基于柔性测试技术的汽车传感器测试系统集中体现了结构模块化、电气接口标准化及软件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并把机电一体化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融合,使测试技术的灵活性、适应性、可扩展性三大优点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柔性软件的基本概念,对柔性软件在测试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电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为例.针对该测试系统应用的现场工况。运用软件梅件、软件总线和数据库等技术,从流程、数据和操作三方面人手.对电机试验规程进行分解、封装和数据分离,实现了电机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柔性,满足了工程上对试验规程的添加、组合和分拆需求。  相似文献   

4.
飞机结构件加工具有科研与生产混线、小批量与大柔性等典型离散制造特征,实现全生产过程自动化难度大。提出了一套综合物流、存储、装夹的柔性生产系统方案,形成了飞机结构件柔性生产系统设备布局,对柔性生产系统中的关键物流设备(AGV和RGV)数量需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分析RGV数量和配送时间对生产线中单台机床每天平均空置率影响的仿真算例,对结构件柔性生产线设备布局进行优化,为面向智能制造的飞机结构件柔性制造系统构建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柔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管理信息系统柔性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柔性定义。提出管理信息系统柔性研究应当侧重于系统的分析阶段,充分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信息系统柔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商业智能中的数据仓库和OLAP技术在制造企业生产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对生产绩效多维评价指标体系、KPI多维数据模型的研究与构建,实现了生产绩效的多维可视化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企业管理者难以对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大量生产绩效业务数据进行多角度、快速以及一致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巍  王诚鑫  周天一 《航空制造技术》2019,62(13):92-96,101
采用柔性工装对飞机零组件进行装配,会产生巨大的信息量,为提高飞机装配过程的信息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目前采用集成管理系统对飞机装配柔性工装进行控制与管理,来实现飞机装配过程的集成化。对集成管理系统在飞机装配柔性工装上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集成管理系统的构架、数据格式以及通信接口等进行概述;之后对柔性工装的数据传输与调形驱动过程进行分析,对飞机柔性装配技术体系进行总结;最后对集成管理系统在柔性工装上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集成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柔性工装的装配效率与信息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飞机的装配工艺正由传统的模线模板、刚性工装等模拟量传递协调的方法向柔性装配的数字量传递的方法转变.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飞机装配的主流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各大主机厂、航空院校和研究所充分发挥产学研模式的优势,对数字化柔性装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在飞机壁板类组件级柔性装配和大部件对接柔性装配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果,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基于激光跟踪仪的数字化测量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主机厂[1-3].  相似文献   

9.
有关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在生产制造中早有应用。由于它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效果,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苏联、欧洲和日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增加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成组技术的经济意义更为显著,尤其是美国,近三、五年来,对成组技术的重视程度急剧增加。本刊以前曾发表了一些有关成组技术的文章,引起不少同志的兴趣,有些单位巳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成组技术是一项值得引起注意的技术。拟在近期陆续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以促进成组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飞机数字化柔性精准装配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飞机部件数字化装配系统非常复杂,它集成了飞机装配工艺学、飞机制造技术、数字化测量与控制技术、三维CAD系统仿真和机械结构力学等,涉及专业学科较多。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柔性工装执行系统、大尺度光学数字化测量检验系统、控制系统和数字化自动柔性装配工艺的研究,构建了符合国内产品特点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柔性数字化装配系统。在控制系统的统一协调下,对现场数据  相似文献   

11.
全贵燮 《飞机设计》1998,(4):25-25,35
1、来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主动控制系统广泛地应用于飞机各系统,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是控制系统与柔性飞机结构和气动力之间发生耦合,产生了一种气动伺服弹性不稳定现象。为寻求一种能充分利用主动控制技术和气动伺服弹性技术的有利耦合,避免控制系统和柔性结构之间的不利耦合,这就产生了主动柔性机翼技术(AFW)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量业务分析,提出了一种柔性计量平台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柔性计量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计量模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该计量平台通过设计相应的计量模板,能支持手工、自动和文件导入测量的柔性,数据处理的柔性以及报表生成的柔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文提出的技术方案正确可行,符合现代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工装技术是基于产品数字量尺寸的协调体系,利用可重组的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工装系统,可以免除或减少设计和制造各种零部件装配的专用固定型架、夹具。因此,通过应用柔性工装可以缩短飞机装配的制造时间,以提高质量,并减少工装数目,实现"一型多用"的制造模式。飞机工艺装备作为保证飞机制造和装配准确度要求的专用设备,在飞机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工艺装备大量采用刚性结构,设计制造周期长、研制成本高、开敞性差、应用单一,难以满足飞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的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构建柔性制造单元或柔性生产线,实现产品快速化、柔性化、自动化生产,对航空航天制造企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和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本体结构及使用环境限制,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低、长期稳定性差,尚无法直接适应现代新型制造环境下各行业的新应用、新需求。梳理并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在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出未来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提升方法的研究思路,对于工业机器人在航空航天业的应用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柔性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柔性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优缺点、其“柔性”以及发展的支撑条件,探讨了柔性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指出“柔性”、“敏捷”、“智能”和“集成”乃是现今制造设备和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飞机部件装配数字化柔性工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新一代飞机机身部件数字化、柔性化装配需求,基于柔性工装技术,设计了飞机机身部件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系统.通过研究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及其相关技术,详细设计了柔性工装的机械系统,建立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装运动多轴控制系统,开发了柔性工装系统专用的装配数据生成软件.飞机部件装配数字化柔性工装的设计,为在国内推广应用柔性装...  相似文献   

17.
多点柔性托架激光测量划线系统的初步应用,实现了飞机蒙皮零件的三维型面激光快速测量、显示误差云图,并根据理论数模,在蒙皮表面准确划出修切轮廓线,满足了工程化应用的要求。多点柔性托架激光测量划线系统已经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应用,并与多点柔性模具、多点柔性夹具一起使蒙皮数字化柔性制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要在航空航天装备上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在未来十年,我国对飞机的需求将会持续加大,这就要求飞机零件的制造效率要高、响应速度要快。但实际生产中,对生产线排产算法的研究与应用还比较少,这就导致实际生产不能发挥出生产线的最大效能。针对上述问题,对实际柔性生产线进行了研究,建立符合现场生产实际的排产调度模型,采用优化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满足实际排产要求的最优解,使其发挥最大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9.
MES系统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质量等优点。本文以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批量生产的综合计划、质量管控、物资齐套与调度控制之间相互独立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稳定性差、生产资源浪费、缺乏柔性等问题,开展了基于MES的生产调度系统技术研究,对该系统总体构架、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无人机批量生产过程的有序运作和资源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可行性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柔性测量可以结合多种测量方法的优点,形成优势互补以满足现代测量领域精确高效的测量需求,柔性测量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阐述了目前三维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基于多传感器集成测量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柔性测量的概念和关键技术,然后根据实际应用对目前典型的柔性测量系统进行归纳和分类,最后针对柔性测量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