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利西斯”1990年由航天飞机发射,是研究太阳两极上下空间环境的首个探测器,全部探测任务由欧空局和美国航宇局联手实施。它传回的大量数据永久改变了科学家对太阳及其周围空间影响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尤利西斯”服役时间已达到预期寿命的近4倍,可能将在一两个月内因再也无法耐受恶劣的环境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处在绕太阳运行、周期6年的轨道上,最远处达到木星轨道。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1995,(2):26-27
1990年10月6日,航天飞机“发现者”号将“尤利西斯”太阳探测器发送上天。1994年10月6日,“尤利西斯”飞越太阳南极区上空,俯瞰前人从未见到的太阳极区景观。它在轨道上,边飞行,边考察,每天以6千万字节的速度向地球发送信息。1995年2月,它穿越黄道面。将在6~9月,飞临太阳北极区上空,探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国外共发射7次深空探测任务,包括3次月球探测、1次木星系探测、1次科学观测、1次太阳探测和1次小行星探测任务。美国发射“赛琪”(Psyche)小行星探测器;欧洲发射“欧几里得”(Euclid)空间望远镜和“木星冰卫星探索者”(JUICE);俄罗斯发射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月球探测任务——月船-25(Luna-25),但着陆失败;印度成功发射月船-3(Chandrayaan-3)和阿迪蒂亚-L1(Aditya-L1)太阳探测器;日本成功发射“小型月球探测着陆器”(SLIM)。  相似文献   

4.
行仁 《太空探索》2003,(12):42-45
1989年10月18日美国发射的“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木星专用探测器,它曾经完全改变了科学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认识。今年9月21日,它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坠入术星大  相似文献   

5.
快讯     
10月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太空成功地发射了“尤利西斯”太阳探测器。该探测器由美国航宇局和欧空局共同研制,共投资7.5亿美元,重385公斤,携有12公斤的钚核反应堆以提供工作时所需的能源。它上面有9个科学仪器,能探测太阳风、宇宙射线、太阳磁场等。其是人类第一次从三维立体角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1997,(2):16-17
1989年10月1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空中成功地将“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释放。美国航天界一片欢腾,高层人士称“伽利略”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航宇局空间探索的“第2个黄金时代”。 “伽利略”号是所有进入外行星轨道的探测器中最复杂的一颗。受“挑战者”航天飞机爆炸等事件的影响,它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年。为慎重起见,航宇局决定取消大约2年直飞木星的计划,而改为借力飞行以6年的时间飞抵木星  相似文献   

7.
遨游太空近31载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已杳如黄鹤。NASA称,2004年1月收到的微弱信号看上去是来自这颗探测器的最后消息,其中已无任何遥测数据。“先骄者10”号于1972年3月2日发射升空,主要考察目标是木星。它是第一个穿过小行星带成功到达木星附近并获取近距离图像的探测器。1983年,它又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9,(12):45-47
2009年6月30日,美国航宇局和欧空局分别发表声明说,美欧合作研制和发射的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在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已于当日结束了为期18年多的探测使命,相关科学家都以难以弃舍的心情不得不与其告别。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1日美国航宇局和欧洲空间局宣布,“尤利西斯”太阳探测器在服役17年后终结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6,(11):12-15
美火星探测器进入工作轨道;法国医生成功完成首例失重手术;日发射太阳研究卫星;小型空射诱饵飞行试验准备就绪;“月船”1探月器推迟发射;布拉瓦导弹第三次试验失败;台湾成功接收最后两艘基德级驱逐舰;嫦娥一号选定30首歌曲;  相似文献   

11.
美国预定1989年4月28日发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同年11月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这是美国相隔11年之久又重新恢复发射探测器。连续航行10年以上的“旅行者”探测器于1988年8月接近海王星。“麦哲伦”探测器在航天飞机上绕地球轨道飞行后,加速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在大约进行240天旅行后到达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其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将于1986年发射一个外行星探测器——“伽利略”号飞船飞往木星。飞船由轨道器和大气层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任务是测量木星及其几个主要卫星的大气层以及木星周围的电磁场和粒子辐射环境。由于飞船装备了不少先进探测设备,轨道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将要围绕土星飞行十几圈,并相  相似文献   

13.
姚承 《飞碟探索》2006,(1):16-17
人类对金星的探测曾遭遇过多次失败,前苏联先后发射金星系列探测器十多次,但大多数无果而终。面对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的坠毁问题,宇航部门不得不一次次改进“着陆”技术。1972年,前苏联的“金星8”号航天器在金星向阳面上第一次实现软着陆。1975年“,金星9”号和“金星10”号航天  相似文献   

14.
“朱诺”(Juno)木星探测器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2005年选定的“新前沿计划”的第二项任务,最初计划在2009年发射,后推迟至2011年8月5日发射。它将运行在木星椭圆极轨道,主要目的是提示木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木星上大量天然气起源之谜、木星大气结构、地层构造以及磁场情况进行详细的探测。了解木星的起源和深化,可以为太阳系和周围行星系的起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行仁 《国际太空》2003,(11):27-32
□□2003年9月21日,美国 “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如期坠入木星大气层销毁,从而完结其14年的太空探索使命。这也是美国自1999年以来首次控制探测器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坠毁。 美国航宇局(NASA)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对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22,(2):18-19
1.人类航天器首次成功穿越太阳日冕层 12月14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成功飞越太阳的高层大气,这是人类航天器第一次成功穿越太阳日冕层.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发射于2018年8月,计划7次飞掠金星,借助其引力助推来逐渐刷新轨道近日点纪录,最终于2024年12月到达距离太阳表面620万千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0月18日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后,美航宇局就有了金星和木星的新型探测器,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伽利略探测器是继1989年5月4日发射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之后,由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第2颗行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过程中也将飞经金星。伽利略探测器完成部署后,航天飞机的5名宇航员进行了大量地球观测、材料加工和大气臭氧测量工作。 NASA主管空间科学的副局长伦纳德菲斯克说,这颗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  相似文献   

18.
去年的“挑战者”号事故影响了行星探测计划,原来“伽里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的飞行计划是1986年5月由航天飞机/人马座上面级发射,1986年12月穿过小行星Amphitrite,1988年12月到达木星,开始为期20个月的探测。现在航天飞机推迟到1988年飞行,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又被取消,因而不可能再使用现有推进系统将探测器直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30日,“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为借力飞行绕道木星,与“伽利略”木星探测器成就了一段共同探测木星的佳话。 该联合探测计划名叫“木星千年飞行”,从2000年10月1日持续到2001年3月31日,离木星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20.
先驱者-10号是第一颗到达木星附近的探测器。这个空间飞行器自1972年发射以来,飞掠了小行星带,从危险的木星辐射带中逃生,几乎无故障地运行着。到1982年3月2日,它已运行了10年,行程达66亿多公里,接收到地球发给的4万多条指令,并向地球发回了125万亿比特以上的科学数据。先驱者-10号目前仍在正常运转,并从事一项新的探测计划:确定太阳大气层的范围及其作用,以及容纳太阳和行星的磁泡。在恒星际介质中,这种磁泡被称为日光层。先驱者-10号目前正在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之间运行,已飞过了一半多的距离。它离太阳已达46亿公里。从现在起,大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