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龙  刘秉斌  廖文林  唐萍  刘春辉 《推进技术》2022,43(10):333-341
为了研究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火箭壳体的振动特性,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混合率模型的FGM材料性能计算方法。首先,对FGM壳体的材料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统一的材料公式模型,可表征材料性能沿厚度方向变化规律不同的多种FGM材料模型。其次,建立了FGM壳体材料的几何分层模型,基于混合率法则推导得到了宏观等效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性能参数表达式,并讨论了分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然后,将该方法用于带孔平板、圆柱壳体、锥形壳体和球形壳体的振动分析,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大误差不超过2.33%,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后,将本文方法成功用于FGM火箭壳体的振动特性分析,针对材料性能沿厚度方向的几种不同分布模式,计算了FGM火箭壳体的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  相似文献   

2.
纤维缠绕火箭发动机壳体封头厚度是不均匀的,封头形状、纱带宽度及两端开口影响着外壳厚度,回顾了上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计算封头厚度的公式,最后用这几种公式对实际的壳体封头厚度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锥形薄壳的弹性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德 《航空学报》1984,5(1):37-45
 本文用变分原理推导了锥形薄壳稳定性的基本微分方程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壳体微元在中面内的变形和绕各个轴的转动。所得的方程最后化为用三个位移表达的微分方程式,它适用于各种载荷情况,并避免了“唐纳尔型”方程的限制和出于物理想像来建立锥形壳微分方程式的错觉。作为本文理论应用的一个例子,最后用伽辽金方法近似解答了全锥在外压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获得了简洁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4.
钟莉  谭三五 《推进技术》1993,14(5):39-41,7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选用的固体火箭各级发动机壳体,药柱及整机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计算了火箭固有振动特性,为发动机冲击试验,今后的模态和振动试验提供了参考数据。这些数据是选择测试设备及量程,激励方式及位置,测点布置及试验夹具设计等测试技术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盘形锥齿轮的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梓根  李其汉 《航空学报》1988,9(11):527-533
 本文介绍了用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性的厚锥形壳理论来分析盘形锥齿轮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并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进行测量。对两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计算和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复合材料锥形壳体成型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浇注体、复丝和容器性能测试,较系统地研究了高性能低粘度的树脂基体配方,探讨了锥形壳体的成型工艺条件,初步研究了容器纤维含量的精确控制方法,摸索了湿法成型壳体表面的处理技术。用国产碳纤维缠绕的锥形容器PV/W值达30.6km,环向纤维强度转化率达78.2%,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刘守慎 《航空学报》1983,4(4):32-38
提高用有限元法进行桨叶动力分析、特别是动内力计算的精度是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本文建立了变剖面旋转梁协调单元族;提出利用单元动刚度矩阵直接由节点位移计算桨叶内力(简称为计算内力的“动刚度法”)。作为例子,用所导出的不同精度的有限单元和建议的内力计算方法计算了具有不连续结构特性的变剖面桨叶弯曲振动固有频率、振型和模态内力。计算结果表明,工作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蔡一平  李力  薛克兴 《航空学报》1987,8(11):613-618
一、引言 在现有的文献中,复合材料壳体的稳定性计算,大都采用环元针对轴对称分布载荷的轴对称旋转壳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结构中有大量的非轴对称壳体,壳壁大都是变厚度,实际载荷也大多是非轴对称分布,并且往往还有由温度改变而产生的热应力,或称它为“热载”。为了解决这些更为广泛的实际问题,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根据液膜破碎的线性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及离心式喷嘴锥形液膜破碎长度的经验公式,由离心式喷嘴的结构参数和简化的流动模型,计算确定锥形液膜破碎厚度hb,进而计算索太尔平均直径SMD。计算结果与实验及有关经验关系式计算的结果相符合。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可用于离心式喷嘴雾化参数的预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燃油调节器壳体裂纹故障提出一种分析定位方法。通过实物质量分析、光谱分析和ANSYS结构强度仿真,排除材料缺陷和设计缺陷,将故障问题逐渐收敛定位于外部载荷环境的影响,结合断口和疲劳试验载荷谱利用裂纹疲劳弧线反推分析萌生裂纹机理,采用列表梯形法计算出壳体裂纹萌生寿命,将故障分析定位在高周疲劳试验区间。根据高周疲劳寿命试验数据进行频谱扫描,分析高周疲劳试车中发动机转速频率特性、燃油调节器固有频率,并统计试车累计工作时间。结果表明:外部激励频率与燃油调节器的固有频率存在频率上的重合导致了共振失效。为燃油调节器裂纹故障的分析定位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为航空发动机控制体系的发展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任意载荷下加筋旋转壳稳定性分析的半解析有限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成勋  陈志坚  武兵 《航空学报》1987,6(6):295-298
本文推导了一个半解析加筋锥壳元(图1)的线性刚阵和几何刚阵,该元可用于加筋旋转壳在任意载荷下的弹性稳定性分析。规定环向筋条和纵向筋条分别置于壳元的母线和周线上。  相似文献   

12.
王虎  王俊奎 《航空学报》1990,11(5):271-276
 <正> 本文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和平均筋条刚度法,建立了在任意载荷作用下以一环向密加筋复合材料圆锥壳的大变形方程。所建立的Donnell型方程可作为研究圆锥壳许多具体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对一些特殊情况,给出了简化方程。 1.基本假设和关系式 在本文理论推导过程中作如下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13.
蔡显新 《航空学报》1992,13(1):64-70
本文介绍了计算旋转薄壳自由振动的一种传递矩阵法。以计算截锥壳振动的传递矩阵公式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变换,进一步对一般旋转薄壳结构的固有频率及振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合理简化和假设确定轴对称锥形降落伞模型,建立了充满稳定状态下锥形伞受力平衡微分方程,然后根据空间几何关系和弹性力学,补充约束方程,通过数值方法求解方程,最终得到伞绳和伞衣的形状和应力。编成非线性迭代程序对锥形伞进行验证。算例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锥形伞结构的初步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5.
王虎  王俊奎 《航空学报》1990,11(4):131-138
 本文研究了均布载荷作用下边缘可移夹支正交各向异性圆锥扁薄壳的轴对称屈曲问题。利用摄动法得到了临界载荷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对几种典型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锥扁薄壳给出了数值结果和图表,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法的复合材料锥壳螺旋向铺层自动铺带的成型方法,对锥壳螺旋向铺层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预浸带的预切割进行了设计和验证,对预切割装置进行了原理方案设计并利用CATIA软件进行了自动铺带验证。结果表明:两步法锥壳螺旋向铺带成型技术方案合理可行,预切割装置可以实现预浸带的切割、转录,采用通用铺带头即可以完成螺旋向铺层的自动铺带过程,采用锥壳等厚度铺叠、均匀加压和降低废料率等措施,大大提高制品质量并降低了构件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7.
A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comparing the influence of specimen geometry,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loading conditions on the crushing response of truncated conical shells is presented.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new multi-layered numerical modelling composed of shell and solid elements. A material model appropriate for balanced fabrics has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in-plane failure, delamination failure and resulting degrad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8.
转调制式空间稳定平台采用陀螺壳体翻滚技术,陀螺壳体翻滚在平台伺服跟踪作用下将形成圆锥运动。圆锥运动误差会引起陀螺漂移,对高精度、长航时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将造成严重影响。首先,介绍了高精度、长航时旋转调制式惯性平台的基本工作原理,推导了平台上的陀螺沿旋转主轴相对地球的角速度。其次,阐述了陀螺壳体翻滚的圆锥运动,推导了壳体翻滚装置和框架伺服系统的跟踪误差及牵连运动角速度引起的圆锥运动附加漂移误差公式。再次,根据数值举例给出了计算机仿真曲线,指出该误差对高精度系统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实现圆锥运动误差极小化,确保系统长时间运行精度和可靠性,必须实时扣除牵连运动角速度引起的圆锥运动误差分量,并优化设计壳体翻滚装置与平台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9.
Stagnation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conical shock with application for air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realize a new numerical program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allowing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supersonic flow through a conical shock under hypothesis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correcting the perfect gas model. In this case, the specific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 does not remain constant and var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stagnation temperature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calculati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by the numerical resolution of a system of first-order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three coupled unknowns for initial conditions. The numerical resolution is made by adapting the higher order Runge Kutta method. The parameters through the conical shock can be determined by considering a new model of an oblique shock at high temperature. All isentropic parameters of after the shock flow depend on the deviation of the flow from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is done with the perfect gas model for low stagnation temperatures, upstream Mach number and cone deviation angle. A calculation of the error is made between our high temperature model and the perfect gas model. The application is made for 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