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平视显示器环境应力筛选试验中光学零部件破裂的现象,指出了现行平显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案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所承担了国军标《平视显示器通用规范》、《平视显示字符》、《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规范》及航标《机载激光距机通用规范》等标准的制订。这些标准的制订工作是结合我所研制J×Ⅱ平显、H7平显、Q5激光测距机等型号同步进行的。因此,标准中的一些试验验证工作就能与产品的研制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杜洪斌 《航空电子技术》1992,(1):37-39,F003
本文综述了装于A型飞机的平视显示器/武器瞄准计算机作战飞行程序(HUD/WAC OFP)软件开发流程,并通过程序开发实例介绍该平显软件开发步骤和方法。该项目为成都飞机公司军机改型研制和产品销售作出了贡献,在引进国外机载计算机软件和开发的工作中闯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4.
精心开发或交付使用的平视显示器,其精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指标,应经检测予以证实。本文在例举平显精度检测类别之后,重点讨论检测的设备、静态精度检测方案、检测数据分析、误差单项水平及综合结果,并在最后给出了静态精度的定量结论。为了说明检测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模式,文中虚设了一些数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刊资讯     
C919飞机平视显示器导引功能合作开发项目完成验收
  日前,C919飞机平视显示器导引功能合作开发项目验收评审会在洛阳召开,中航工业光电所C919飞机平视显示器导引功能合作开发项目顺利完成验收。该导引功能原型软件的成功开发,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头盔显示器全息光学元件的制造技术,用重铬酸盐明胶记录材料制出了曲面反射全息光学元件.测试结果表明:峰值衍射效率为78%,峰值衍射波长为545nm,透光率约为80%。该全息光学元件已装配头盔显示器原理样机,提供了20°瞬时视场。  相似文献   

7.
眼镜式微型平视显示器是用作直升机驾驶员的平视显示器系统而设计的。它在直升机执行特殊任务时,具有很大的使用潜力,而且和标准平视显示器有同样的信息。本文介绍了微型平视显示器的结构、特点、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直升机显示系统的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平视显示器、头盔显示器、头盔平视显示器和眼镜式微型平视显示器,并评价了它们在直升机上运用的特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平视显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出了平显检查仪的设计原则,系统阐述了软硬件结构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综合采用PXI和系统集成等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对平视显示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0.
尽管平视显示器,头盔显示器已成为现代武装直升机航空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不得不采取其它措施.一种新方案就是研制头盔平视显示器.本文介绍了头盔平视显示器的结构、特点、新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平视显示器(HUD)、视景增强系统(EVS)以及合成视景系统(SVS)优秀的情景显示能力,HUD与EVS、SVS结合使用将显著提高飞行机组情景识别以及态势感知能力。同时,HUD与自动着陆系统结合使用可降低着陆和起飞时的最低天气标准。随着机组情景识别能力的提高,必须提出高效的试飞方法来验证情景识别系统的适航符合性,在分析EVS、SVS与HUD结合使用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的优化的民用飞机机组情景识别系统试飞方法以及基于任务的符合性判据。  相似文献   

12.
在座舱显示系统的导航显示器中经常需要显示飞机的规划航线,航线中的每个航路点可能采用不同的转弯方式,例如压点转弯、向点转弯、绕点转弯等。本文给出了一种根据各航路点的转弯方向、转弯半径、转弯方式确定各航路点转弯弧的圆心、转弯弧起始点、转弯弧结束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 goal of advanced cockpit display systems is to present lar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in an understandable format, enabling the aviator to improve mission performance. Current front-line cockpit display systems utilize low-resolution analog video to present two-dimensional (2-D) images on many separate displays. The future cockpit will be capable of integrating large picture digital video with three-dimensional (3-D) and 2-D color images. This system will be capable of rendering icons, maps, and world-views. It will be compatible with head mounted displays and multiple large displays to improve war-planning and combat aviator situational awareness. We are developing a massively parallel 3-D renderer which will be capable of updating 500,000 3-D triangles per second with shading, lighting, transparency, texture mapping, and hidden surface removal. The renderer design employs a massively parallel architecture with 1,024 ALUs per chip to display one million anti-aliased vectors per second. Current high end workstations are capable of these display goals, but fall far short of military reliability, size, and power requirements. The rendering system will be small enough to fit on one board, extensible to dual-seat configuration, and capable of up to eight windows per display channel  相似文献   

14.
基于 PIV 速度场测量重构压强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IV测量得到的速度场数据重构空间压强场是一种新颖的压强测量方法。目前国外的一些仿真计算和风洞实验已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PIV速度场测量重构压强场的基本原理--两种压强梯度计算方法(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方法)和两种压强积分方法(平面 Poisson 法和直接空间积分法),然后从速度场测量、压强梯度计算和压强分布计算3个方面综述了基于PIV速度场测量重构空间压强场的关键技术及相关的研究进展,最后从 PIV 速度测量的改进、参数的优化设置、算法的改进与创新、探索并完善3D压强分布计算、可压缩流动条件下的压强重构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该方法的发展方向,以期引起国内同行对该技术的高度重视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头盔伺服系统的主动柔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顾宏斌  吴东苏  刘晖 《航空学报》2012,33(5):928-939
 对头盔伺服系统(HMDPM)主动柔顺控制策略的主要内容——轨迹规划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力反馈和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进行轨迹规划,该方法利用并联机构(PM)分支杆长与运动平台位姿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力反馈信息和6-3UPS并联机构滑动杆动力学模型对头部运动进行预测,为头盔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提供期望轨迹;然后,基于头盔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的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进行了计算,设计了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在进行头部运动跟踪的同时,实现了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接触力的控制;最后,采用SimMechanics模块建立了HMDPM—人交互模型,并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力反馈和滑动副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能实时地、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头部运动位置;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惯性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跟踪头部运动,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小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的接触力,降低执行机构的刚度、减少系统摩擦力等非线性因素对使用者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利用2D-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在空泡水筒中对螺旋桨叶梢部流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选用松花粉为示踪粒子,通过驱动轴轴编码器输出相位信号,经同步控制器控制CCD摄像及两激光器出光,解决了螺旋桨相位、激光器与CCD三者的同步控制与连续采集问题。轴向平面每一相位下均测量获得100幅瞬时速度矢量场,采用相位平均方法获得了同一相位下的平均速度场。比对了叶梢附近桨盘面前后流动的差异以及沿径向叶梢内外流场的不同,利用测试数据研究了梢涡、尾涡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平视显示器的机上安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CRT中心点发出与平显光轴线平行并通过驾驶员眼点的光线是平显的零位瞄准线。平显的炮口十字线不宜称为零位瞄准线。平显的零位瞄准线被要求相对于飞机机身水平线下沉一定角度安装。平显的构造-安装方程表述了平显构造参量与安装参量间的关系。当平显在飞机上的安装要求确定后,平显的构造被方程所限定;当平显的构造确定后,平显在飞机上的安装被方程所限定。》  相似文献   

18.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88,9(5):8-13,76,77
提纲式地阐述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特别是二相流的发展和应用.认为气体动力学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理论设计、性能计算和专题研究的重要基础,流场计算已成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和研究中众所瞩目的中心问题.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流场计算一体化的观点.反应湍流边界层理论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力学的新领域.轴对称二相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有必要继续进行和不断完善.工程应用迫切要求从速建立许多研究专题的二相模型.三维、二相、计算气体动力学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它与固体火箭发动机一体化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图象显示相结合,将成为本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后掠压缩面进气道激波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后掠楔面及双斜切双压缩进气道进口流场数值模拟及与理论计算值对比的研究,阐述了双斜切双压缩进气道的进口流场特性,指出了设计上应遵循的准则。计算表明:后掠楔面产生的激波在楔两端面的强弱是不同的,波后气流偏角也不一样。对于双斜切双压缩进气道,进口面的流动可分成外上侧、内下侧及中间三个区域,其中外上侧区域受上压缩面的控制,内下侧区域受内压缩面的控制,中间为过渡带。外侧壁前缘后掠角及壁面内倾角由上压缩面的波后参数决定。而下侧壁前缘后掠角及壁面内倾角则由内压缩面的波后参数决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讨论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损伤件的修补。文中提到的修补从简单的、向小分离层和不连接区注入树脂到各种各样的修补方法。重点介绍在机场和工厂能完成的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