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呈现高投资高增长态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但是投资效益不断走低,预示河南省正在进入工业化的新阶段,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次高速增长阶段过渡,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亟待调整升级,经济转型亟待加快.要加快经济转型必须加快投资转型.在强化投资拉动基础上,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拉动,不但要扩大投资的规模,还要提高投资效益,加快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优化投资环境,激活民间投资,吸引外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2012,(1):24-28
2011年,世界民航业增速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好财务状况。世界航空运量同比增速4.2%,较2010年降低6.2个百分点,全球航空公司净利润将达到69亿美元,行业利润率1.2%。这一年,各地区增长仍不平衡,亚太与北美地区增速显著下滑,欧洲与拉美地区增长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行业产销增速下滑明显,需求结构加速升级 吴柏林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2012年全年最后的统计数据还未出来,但据国统局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766.7亿元,同比增长11.1%.2012年1~10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相比上年呈大幅下滑,但始终保持正增长.第4季度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速回落态势趋稳,但金属加工机床行业的增速回落还有可能持续稍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美国波音公司6月5日发表1995年“当今市场展望”报告,认为世界航空市场已经走出谷底,进入升温阶段。报告称,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民航旅客不断增加,世界各航空公司盈利情况开始好转。预计今后20年全球旅客运输量将以年平均5.1%的速度递增,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5.
王鹏 《大飞机》2024,(2):50-53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工作重点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中国民航业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大众的天然属性。如何在2024年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助力经济复苏与消费提振,是摆在民航从业者面前的新考卷。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日益彰显,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河南省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省要建立消费、投资、出口的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自主创新型体系,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0—2012年底,我国公务航空机队规模从75架增加到162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运营企业由5家增加到14家,目前公务机筹建企业超过50家。然而,运营市场需求没有如此乐观。如图1所示,2010—2012年间公务机数持续直线上升,在运营量方面,2011年与2010年相比出现爆炸性增长,飞行小时和起降架次增速均超过100%,但2012年相对2011年增长不明显,增速下滑到20%左右。飞机数、企业数迅速增长并没有带来运营总量的持续增加,这种反差在区域市场上更为明显:样本期间华北地区公务航空企业数、筹建企业数、公务机数持续增加,但运营总量经历了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国GDP实现9.2%的增长,在正常经济年份内首次出现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增速低于GDP增速局面。从传统认识角度看,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民航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回顾2011年中国民航的生产发展,可从这一年的变化中研判中国民航未来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现状、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从航空货运向航空物流的转变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国际贸易和航空货运业务相互促进,航线网络不断延拓,空运规模逐步扩大,货运功能日渐扩展,在以速度取胜的高端物流领域,航空货运产业凭借着与现代物流的天然联系,开始向航空物流转变。25年来,我国航空货运以年均15.6%的速度增长,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倍多,也大大高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均增速;2004年我国货邮总运输量达到276.7万吨,同比增长26.3%;国际航线的货邮运输量也从1980年的1.4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51.4万吨;我国航空货运周转量的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成了全球货运发展的焦点。五年间中国国际货邮市场发展的年均增速达到24.7%,其中始发和到达货邮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9.3%和18.3%,远远高出全球平均3.6%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源,而FDI带来的各种经济效应也已成为政府、社会、居民关注的焦点。为此,从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我省利用FDI的绩效,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我省利用FDI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河南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密切的联系.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人力资本存量的相应增加,这与多年来执行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无论是在省际层面还是省内层面,河南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从人力资本的结构上看,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省内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也在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异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通过经济总量、人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等指标,对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区域差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南省应该积极培育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城市化进程,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化,促进产业转移与整合,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中部重要的经济强省,河南省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1997~2006年的河南区域差异状况做了重点分析,认为河南省各地市经济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和变异系数呈波浪式发展,总体差异水平在不断扩大。利用SPSS11.5软件把河南各地区分为经济发达区、发展区和欠发达区三类,区域发展战略、资源条件、投资政策、区位优势等因素是导致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2)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3)推动地方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4)促进区域市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县际经济差异及其调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河南省的127个县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定性、定量描述了自1992年到2002年的县际经济差异,分析了县际经济差异格局特点,探讨了县际经济差异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预测了未来发展阶段的县际经济发展趋势,讨论了人均GDP增长率与县际经济差异的关系。认为未来河南省县际经济绝对差异有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有缩小趋势。不平衡的扩大势必引起许多政治、经济及社会方面的问题。因此,对河南省未来一段时期的人均收入不平衡进行调控很有意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经济发展效率,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加强政府调控,建立合作发展、利益共享的联动机制,引导产业转移等调控河南省县际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理论研究表明,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取决于客观经济状况,在我国目前现实国情下,财政赤字是否具有经济增长效应关系到我国未来的财政政策措施与取向。本文尝试运用最新发展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借以为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政府规模是我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以"利维坦假说"和"瓦格纳法则"为理论基础,利用河南省1990~2012年的地市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一个更微观的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大,"利维坦假说"并不成立;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与地方政府规模也呈正相关关系,即"瓦格纳法则"是成立的;此外,我们还发现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地方政府规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近几年,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提升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问题日渐凸显.通过技术创新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关系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94家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14-2017年的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对研发投入强度的...  相似文献   

20.
装备在研制阶段的设计方案决策和研制工作,决定了其全寿命周期费用的 90%,在装备研制阶段开展目标价格管理和技术经济性设计是提高装备经济可承受性的关键。但目前装备技术经济性设计仍存在认知不够、建设能力不足、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辅助建立装备经济性管理新模式以实现装备的经济可承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