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国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动态、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内在关系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阅读,并梳理其研究脉络,最后提出目前研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信息经济时代,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范式发生了转换,产业组织成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关注的重点,生产网络范式成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新范式,企业集群成为生产网络范式下的区域主导产业组织形式.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都具有正面绩效.将企业集群看做是一个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复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其 "经济-社会-生态"三重绩效的关联互动所形成的协同效应,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企业集群复合系统三重绩效的关联互动具有多重性、非均衡性特征,只有三重绩效实现动态协调,才能维持区域产业持久的竞争力.因此,地方政府在培育企业集群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企业集群三重绩效的动态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能提高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城市"区位品牌",能为城市化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产业集群也能够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化进程,能够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对城市功能亦存在诸多依赖,城市功能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本质因素,城市化对产业集群有拉动作用,能够给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社会需求,也能为产业集群带来不断的要素与产业转移。因此,我们要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优化城市功能,以城市产业集群为基础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强化城市主导功能,优化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加强城市功能支持体系建设,并促进城市功能区际协调。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政府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又是形成产业集群网络式的、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特征的主要依托,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产业集群发挥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的基础,同时又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运用回归分析法对城市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认为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集群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2)产业集群内组织间联系紧密程度决定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在贡献;(3)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程度;(4)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依赖于城市人文环境。文章的研究为河南省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辽宁产业集群的演变升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区域经济问题之一,发展产业集群是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改造传统产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所在。辽宁省的7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虽然几年来成绩不菲但在产业结构、科研力量、政府行为、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阐述辽宁产业集群现状及分析产业集群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辽宁产业集群升级措施。  相似文献   

7.
港口经济是厦门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港口与产业集群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厦门主要港区、产业群及临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厦门港口与产业群互动发展关联状况.根据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促进厦门港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群的民营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长不大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提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重庆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重庆2001~200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区位商的计算判别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了重庆一、二、三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地方专业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重庆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发现其在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存在集群专业化和创新能力不足及产业链条、服务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从而给出要加强、加快集群中民企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升级,促进和提高集群专业化,优化和集群配套的一系列服务机制的适合重庆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企业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不同程度上离不开政府意志和行为.从英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以及后来英国地方政府如何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地方政府意志与行为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影响,提出了地方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利用多架次无人机集群的自主协同控制,对某片区域进行覆盖侦察和目标搜索成为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Voronoi图构型的多无人机区域覆盖模型实现了对未知区域的搜索覆盖面积和搜索时间的优化部署,基于概率地图信息更新融合的协同搜索策略实现了无人机自主协同控制,最后利用Matlab平台仿真并比较了不同情况下无人机集群搜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初具规模的常州邹区灯具产业集群存在着和其他产业集群共通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模块化生产分工方式有利于解决邹区产业集群面临的困难.文章结合邹区灯具产业实态,运用模块化分工生产理论,对邹区灯具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促进灯具配件企业成为灯具产业链的专业模块供应企业,培育现有中型灯具企业上规模,吸引国内外灯具企业加入邹区产业集群,加快灯具产业集群园区建设,强化新产品开发、打造自主品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并且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大量的国民财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着竞争激烈,品牌意识淡薄。营销方式落后,创新能力差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集群再度兴起。中小企业集群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稳定的技术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根据Jones等四重维度的理念、新经济社会学的结构嵌入观念以及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具体特征,利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达到集群内企业互动、协调、资源的整合以及整个网络在共识下的维持和发展目标,并且可以提高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的利用效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机遇期,探讨科技创新的实现途径和环境条件,对科技创新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科技创新的体制、科技与经济、人才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入手,论述了科技创新的内外动力,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良辰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21):68-69
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是在上海市、金山区两级政府和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下,于2019年5月在上海金山注册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服务机构。研究院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波客实业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投资,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研究院将依托区域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创新驱动力,协同创新创业,实现共建共享,助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发展,构筑具有影响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生态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两种不同企业集群组织形式的比较,重点探讨了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虚拟组织的机理及结构功能.以关系型同质中小企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虚拟一体化的思路,对其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同时提出这种组织模式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加以理论上的证明,力求找到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西部私营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沿海地区私营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私营经济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作用显著。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私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和对社会的贡献,借鉴东部私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思想认识上、制度管理上和环境建设上对中西部地区私营经济提出了扶持、造血和集群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部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从制度基础、产业基础还是从工业自身性质上看,我国县域工业十分有利于科技创新,也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持。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将集中发展规模巨大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开采类产业将更多地集中于县域地区。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相应跟进,难免会出现资源利用不充分、环境污染加剧等现象。因此,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难点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文章引用一系列实际数据,分析了当前县域工业发展中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促进科技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部地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战略中的重要枢纽,将中部地区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联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交通条件,较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不竭的创新能力,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