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明代陈士元辑录的《古俗字略》是一部专收异体字并沟通异体字际关系的字书。它内容来源广泛,不仅辑录了大量的疑难异体字,还收录了宏富的疑难注音和释义。这些疑难注音释义严重影响了其科学价值,论文主要综合运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辞书学和文献学等相关知识,考证其中的一批疑难注音释义。  相似文献   

2.
对“莫”的词性的看法在学术界一直存在有分歧。本文从《诗经》的实例分析来探讨“莫”的用法。认为“莫”作主语时,是代词;“莫”作状语时,是副词:作谓语时,是动词;作定语时,是形容词。  相似文献   

3.
哈斯宝依据百二十回《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情节,用“古典蒙古语”节译成四十回的《新译红楼梦》,并精心撰写了《序》《读法》《总录》和四十篇精彩的《回批》。哈斯宝之所以对原著节译而不全译,其主要原因与其对《红楼梦》的“意蕴期待”攸关。哈斯宝对《红楼梦》的意蕴期待与阐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性意蕴、哲理意蕴。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元曲选》四千多支曲子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研究,井与《中原音韵》进行了对比研究。厘析井分析了各部相押的情况,力图探究其本源,了解元代口语的实际面貌。文章还对《中原音韵》和《元曲选》相互未出现的字进行了对比考察。最后得出结论:《元曲选》所体现的韵部,大致能代表元代口语的基本特征,与《中原音韵》的归纳也是一致的;同时,也认为周德清井未详细地归纳元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老子衍》是王夫之完成的第一本学术著作,著述时处于人生低谷的他关注老子的经世哲学思想,并进行了批判性地解读:解“不争”为“图利”、将“功成不居”解为“自居希位”、转“柔弱”为“虚空”。王夫之在理解老子时是用儒家的思考模式来评断,其对老子思想的诠释难免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以《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为基础,以义项对比和义素提取为研究方法,对中、晚唐到清末共433例“断送”的词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不但发现了《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词典没有注意到的义项:启发、判决,而且提取出了在“断送”义项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义素“位移”和起决定作用的义素“了结、完结”。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断送”的义项引申关系做了描写,并重新编排了“断送”的义项次序,以期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断送”的词义系统及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7.
《训诂学》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一门最基本的专业课,与文字学、音韵学三位一体,构筑了传统小学的框架。训诂学又是后两者的终极目的,是文字学、音韵学付诸小学的具体体现。文章针对训诂学的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认为做好这门课的教学,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安排合适的时阃;二要结合训诂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三要结合根底书的导读配合教学。  相似文献   

8.
拜读完汪中求先生的著作《细节决定成败》,触动颇深。有一句话说,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而现实情况是:太多的人,总不屑于小事和事情的细节,太自信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的岗位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相似文献   

9.
黎成龙 《航天》2009,(5):30-31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祖先有着最早、最正确的认识。“宇宙”的俗称就是“世界”,把“世界”拆开来看,“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古籍《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再往前推,战国(公元前480~前221年)时的尸佼在《尸子》一书中指出:“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  相似文献   

10.
谢红云 《航天员》2013,(6):66-66
一些科幻电影告诉我们,在太空,我们是听不见声音的。“在外太空,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峙.声尖叫”就是电影《外星人》里面最时髦的—句话;电视剧《萤火虫》在表现外太空射击的时候,也没有使用任伺声音效果。但是。在《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电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