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第五次理事会于1992年11月在厦门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心”理事长浦林发同志的工作总结报告和“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李士令同志关于编制《航空制造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报告。部科技委姜燮生主任、科技司周家骐副司长、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杨曾复副总师到会并  相似文献   

2.
2000年9月中国航空学会召开的21世纪航空动力发展研讨会上,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刘大响院士的主题报告“对加快发展我国航空动力的思考”具有很大启发意义。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我国航空发动机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加大,已成为制约军、民用飞机发展的“瓶颈”技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虽然我国至今尚没有一个发动机型号走完自行研制全过程,但通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特别是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研制能力和技术基础。在目前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研制,实现航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本文提出了几条措施建议。感谢《航空动力学报》杂志赐稿  相似文献   

3.
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主要经验教训。认识到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国家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动力先行、预研先行”是航空工业发展的规律;既要自力更生,又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完成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战略转变,开创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航空产品研制项目属于大型复杂项目,以WBS为基础开展合同管理、费用管理、进度管理等管理工作可促进科学管理、降低研制风险。本文分析了国外航空项目WBS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我国航空产品研制特点,结合在多个项目WBS编制和应用中的实践,提出了航空产品研制项目WBS分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太行"发动机的成功定型实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历史上的三大跨越,其总设计师张恩和则被誉为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铸心人"。在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的型号研制中,张总亲历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重要的发展阶段,对我国航空动力研制所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方向有着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学会首届航空动力学报编委会于一九八六年元月六日到八日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顾问和编委共三十八人。季文美理事长和因事未能到会的编委都寄来了对会议文件的意见,表示支持和祝贺。油江常务副理事长(编委会顾问)因临时决定参加重要会议,未能到会,特派中国航空学会陆志远处长到会,并宣读了中国航空学会批准的编委会名单。 会议由主编宁榥教授主持,曹传钧副理事长(兼顾问),梁宁槃顾问、(?)大观顾问、陈启智副主编都讲了话。大家认为: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动机是关键,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越来越深入,已取得不少成果,应及时发表,扩大学术技术交流,还要提高现有的科技人员的水平,迫切需要航空动力学报。因此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办好本刊,并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航空动力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到最先进的航空动力研制计划的实施,较详尽地分析了世界航空动力的发展态势;从军用和民用2方面论述了航空发动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总结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展望了中国动力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8.
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发动机局的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天津召开了“编写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大纲与确定MTBF”技术研讨会。到会共有19个单位30名代表,总公司科技委常委吴大观同志出席了会议。由于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多数厂所目前正在全面开展可靠性工作,并已涉及到编写发动机可靠性大纲和确定发动机整体可靠性指标(如MTBF等),因而在会议第一天安排了几个专题报告:我国航空发动机故障现象与特点;提高全新大推力发动机GE90可靠性的措施;美国F404发动机开展可靠性工作的经验;我国编写发动机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9.
高超声速技术是未来空天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为对抗美国的多项空天飞行器与高超声速技术研制计划,俄罗斯提出了“铁锤”高超声速无人运载飞行器项目,旨在利用成熟的航空与火箭技术,研制可重复使用的空天系统超轻型无人运载飞行器。重点介绍了“铁锤”项目第一阶段运载飞机及其动力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运载飞机原型机方案、总体布局,以及带隔道的进气道、冲压发动机等关键技术的解析,初步总结了该项目运载飞机技术的特点和气动特性,可为我国空天入轨飞行器及其动力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加快发展我国航空动力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我国航空发动机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加大,已成为制约军、民用飞机发展的“瓶颈”技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虽然我国至今尚没有一个发动机型号走完自行研制的全过程,但通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特别是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具备了一定的新机研制能力和技术基础。面对新世纪,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在目前的严竣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研制,实现航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本文提出了几条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