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7,(4):14-14
英国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得到了欧空局一份关键性的研制合同.将继续研制一种静地小卫星平台,从而使该公司的技术专长进一步拓展到低地轨道以外的地方。这份合同价值228万欧元。它为萨里公司继续推进正在开展的“静地小卫星平台”(GMP)工作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米广 《中国航天》1996,(4):23-25
非静地轨道通信卫星与阿基米德系统众所周知,在赤道上空距地心4.2万公里的静止地球轨道上的通信卫星从地面上看起来是不动的,所以通常可采用非跟踪式的地面站天线。这是静地轨道卫星的优点之一。使用静地轨道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这样高的轨道上,一颗卫星可覆盖近1/...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6,(6):24-25
轨道科学公司的“星”卫星平台是一种已得到飞行验证的平台设计,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适用于各类静地轨道卫星,也可用于低地轨道卫星。该公司可为用户提供交钥匙服务,包括卫星制造、发射、地面站、用户系统和业务支持。“星”静地轨道卫星平台设计寿命为15年,发射质量低于  相似文献   

4.
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坤  王敏  李敏  汤海滨 《火箭推进》2015,41(2):13-20
近年来,电推进技术在空间推进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推进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地球轨道、同步地球轨道和星际任务三个方面。在轨道转移过程中,与传统双组元化学推进系统需消耗数吨推进剂相比,全电推进完成从地球转移轨道到同步地球轨道的变轨过程仅需数百千克推进剂,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发射质量,显著提高商业效益。基于全电推进的商业卫星平台能够较大限度地提升卫星荷载比、充分发挥卫星平台承载能力,并提升卫星平台综合性能。从调研电推进系统研制和应用现状入手,介绍了国外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开发情况,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电推力器研制基础和能力,提出了国内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太阳能热推进的航天器推进系统具备高比冲、高效率等诸多性能优势。文章基于太阳能热推进原理实现应急轨道航天器的轨道补偿控制,并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建立轨道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太阳能热推进原理与轨道特性实现吸热剂质量与聚光器吸热面积的优化计算,最后仿真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适用于210~300 km高度的应急轨道,且吸热剂质量与聚光器面积需求均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俄罗斯的谈判代表已就俄罗斯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问题达成初步协议。该协议的要点于5月初在莫斯科公布。由于要取得双方政府的批准,所以正式的协议备忘录将在晚些时候签署。 根据这项协议,俄罗斯从协议签字之日起至2000年12月31日最多只准发射8颗商业性的静地轨道或静地转移轨道卫星,即平均每年可有一次这种商业性发射。对于向低地轨道或其它非静地轨道进行的发射,协议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协议规定俄罗斯火箭的定价和其它发射合同条款应与西方市  相似文献   

7.
摩托罗拉扩充西莱斯特里系统摩托罗拉公司最近又向美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5个静地轨道位置,以供其计划中的西莱斯特里卫星网络使用,从而使这一投资巨大的商业卫星项目的卫星数量进一步增加。如获批准,西莱斯特里系统总共将使用9个静地轨道位置和63颗低地轨道卫星,总...  相似文献   

8.
张晨  赵育善 《宇航学报》2015,36(8):869-876
使用混合推进方式设计地-月圆型限制性三体模型下的最省燃料转移轨道。将化学发动机以及电推进发动机的燃料消耗总和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推导一阶必要条件和雅可比矩阵。选择从近地圆轨道出发到达地-月L1附近Halo轨道的转移轨道为例测试上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发射脉冲固定的情况,混合推进方式进一步降低了燃料消耗,而且给出了飞行时间和燃料消耗不同的组合方式,给予任务设计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广 《中国航天》2006,(2):45-45
澳大利亚宇宙视景公司将从 2008年初开始.首次利用静地轨道成像卫星连续实况提供地球的高分辨率真彩色运动图像和数据。称为“宇景星”的卫星最早将定点在东经130度或其附近的轨道位置.可对从印度到太平洋中部(夏威夷以西)的地区进行全天时的连续覆盖。澳大利亚和其它亚太国家现依赖从美海洋与大气局租赁的“戈斯”9静地气象卫星来观测天气。但这颗已丁作11年、功能已不齐全的卫星使用的是过时的遥感器.寿命也所剩无几.如突然报废.将对该地区工业和经济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8,(5):43
印度在2008~2009年国家预算下为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拨款12.5亿卢比(3100万美元),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启动载人航天前期工作。印拟在2014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所用飞船重4吨,将由研制中的“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3型火箭发射到400公里的低地轨道,飞行持续时间为36小时。根据预算,GSLV-3得到了17.5亿卢比的经费。它将能把10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定于本年代结束前首飞。  相似文献   

11.
光波 《中国航天》2006,(6):20-23
轨道科学公司成立于1982年,现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小型低成本空间与火箭系统研制与制造商,在运载火箭、卫星和其它航天技术领域开展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公司的产品可靠性高,效费比好。产品包括通信广播用的小型静地轨道卫星、遥感和科学研究用的低地轨道卫星、深空探测用  相似文献   

12.
武园 《中国航天》1997,(7):22-24
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的发展武园由于从地球静止轨道上只需要三四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所以目前的通信卫星大都运行在该轨道上,移动通信卫星也不例外。使用静地轨道具有星座控制简单、不需要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及星间链路便可以完成远距离通信等优点。地球静止轨道移动...  相似文献   

13.
GEO卫星全电推进技术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国外地球静止轨道(GEO)通信卫星典型平台波音卫星系统-702SP(BSS-702SP)的全电推进技术;分析了全电推进平台的优势,包括有效载荷承载率高、整星质量小和发射成本低;从电推进系统、变轨策略和有效载荷运输能力方面介绍了当前的技术水平;给出了发展全电推进通信卫星的几点启示,即加速发展电推进技术和全电推进姿态轨道控制技术,以及辐射防护和长期变轨期间的运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8,(6):46
俄罗斯与乌克兰合造的“陆射”系统天顶3SLB火箭4月28日在拜科努尔成功进行了首次发射.将以色列“阿莫斯”3通信卫星直接送入静地轨道。“陆射”项目下属于海射公司,所用天顶3SLB火箭基本上与海射公司的海射型天顶3SL相同,但改在位于北纬约46度的拜科努尔陆地发射场发射,可把重约3.6吨的通信卫星送入静地转移轨道。天顶3SL火箭因可运到赤道海域发射,  相似文献   

15.
静地轨道气象卫星 1966年,美国航宇局将一颗应用技术卫星(ATS—1)送入静地轨道,卫星发回世界上第一张大气照片,这标志着人类跟踪不断变化的云图成为可能。这种卫星在短期气象预报中所起的作用立即得到了气象界的认同。世界气象组织为此建议建立一个静地轨道气象卫星系统以监测全球的大气变化。70年代初,包含5颗卫星的这一静地轨道气象卫星系统开始使用(这5颗卫星均匀地分布在赤道上空)并顺利运行至今。该系统的运行由气象卫星协调组(CGMS)协调,它的使用使气象  相似文献   

16.
何英 《中国航天》1993,(3):23-26
一、概况 由于静地卫星能够作为空中的固定中继站,因此它们的使用实现了卫星通信。然而静地轨道只有一条,而且它所能容纳的卫星数量是有限的。目前的通信卫星正向大型化、多用途方向发展,同时为减少卫星成本而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这就使卫星设计越来越复杂并且对卫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静地卫星的轨道很高,卫星的双向通信传播时间延长,为弥补这一传播损耗还需配备大尺寸天线和大功率放大器。 为避免使用静地卫星所带来的问题,低地球轨道(LEO)卫星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简讯H-2火箭再次发射成功日本3月18日用H-2火箭将其首领国外制造的卫星静地气象卫星5和首颗可回收的空间科学平台空间飞行装置送入轨道。这次发射原定于2月1日进行,但因空间飞行装置上的管路问题以及火箭上一数据控制系统内的晶体管被污染而推迟了三次。静地...  相似文献   

18.
太阳帆绕地球周期轨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同步和太阳同步卫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静止轨道是一种特殊的地球同步轨道,轨道资源有限。利用化学推进或电推进可以实现轨道高度不同的同步轨道,如悬挂轨道,但需要消耗较多的燃料,工程上无法承受。本文考虑利用太阳帆实现地球同步和太阳同步轨道。太阳光压力在轨道平面内沿拱线方向,选择光压力与平面的夹角使得轨道平面的旋转速率与太阳光同步。研究表明,设计合适的半长轴和偏心率可以使得轨道旋转速率与地球自转速率一致。假设太阳光与赤道平面平行,可以得到准静止轨道,太阳帆将在传统静止轨道的附近运动,星下点的经度将在一个固定值附近振动。实际上太阳光是与黄道面平行,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夹角。考虑黄赤交角的情况下,太阳帆将在一定纬度和经度范围内运动。适合于对某个区域进行长期观测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1,(5):47-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01型火箭5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车站发射了“大基红外监视系统”(SBIRS)计划下的首颗静地轨道卫星,即“SBIRS-静地”1,使美导弹预警系统升级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波等离子推力器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任务优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应用于“东方红三号”(DFH-3)卫星的推进子系统,完成其轨道转移和南-北位置保持任务。建立了卫星任务和系统优化计算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卫星轨道转移和位置保持任务进行优化模拟计算,讨论了推力弧段和推力等对卫星变轨时间、MPT累积工作时间、卫星干质量和有效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PT可大大减少推进剂工质消耗,增加有效载荷,变轨时间明显大于化学推进,但小于相同电功率的其他电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