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99年12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点50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发现号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患病”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实施手术。 “千里眼”积劳成疾 哈勃空间望远镜以著名天文学家、星系天文学的奠基人哈勃的名字命名,是迄今为止在轨运行的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价值30亿美元,可以观测到140亿光年远的天体,被称为“太空千里眼”。1990年4月24日,它由  相似文献   

2.
晓角 《国际太空》2003,(10):28-28
“哈勃”空间望远镜将面临三种选择□□从2003年初开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一个专家小组受美国航宇局委托,就如何让“哈勃”空间望远镜更妥善地“寿终正寝”展开调研,并于最近向美国政府呈交了报告。报告认为,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未来可以有三种选择,其中最理想的一种是在2010年前发射两架航天飞机对其进行维修,以延长这台望远镜的寿命,最大限度利用它的科学观测能力。报告中提出的另外两种方案:一种是在2006年底前派一架航天飞机对“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维修,另一种是不发射航天飞机,在“哈勃”望远镜科学价值用尽后利用无人航天器控…  相似文献   

3.
日本文部省的宇宙科学研究所和通产省,现正共同研制用于搭载在从事无人空间实验和观测的自由飞行器(SFU)上的“红外线天体望远镜”。预计1992年第一次发射时搭载它。设计在今年底结束,1988年计划着手工程模型(EM)设计。宇宙所研究的红外线天体望远镜是一个直径2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灵敏度好,其能力可望相当于地面直径为2米级的红外线天体望远镜。它在太空中的环境与地面截然不同,既不存在吸收红外线的水蒸汽和二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份,美国航宇局派出7名航天员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到太空,对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了第四次大的维修。维修项目中包括为它安装了一架价值7600万美元的先进测绘照相机,换下了原来的暗天体照相机。4月初,“哈勃”恢复  相似文献   

5.
宗树 《国际太空》2000,(2):21-22
经过前所未有的9次推迟,载有7人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在1999年12月19日发射升空.此次飞行的任务是修理"哈勃"空间望远镜.该望远镜已在轨运行10年,但由于其陀螺仪发生故障,所以导致价值30亿美元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自1999年11月3日停止了工作.陀螺仪是个很关键的部件,"哈勃"需要用陀螺仪来锁定它所观测的恒星、星系及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6.
航天简讯     
哈勃空间望远镜因主镜缺陷大大影响了空间观测,科学家们强烈要求美航宇局(NASA)尽快给予维修或更换部件。现正准备用喷气推进研究所(JPL)的“广角行星摄象机(WF/PC)在轨进行交换,以便进行光学系统的修正。而对欧空局搭载在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欧洲微光天体摄象机”未打算更换,它是哈勃空间望远镜上所有探测器中析象度最高的一个,因主镜缺陷的影响使其析象本领大为降低,因此,科学家们也要求对它进行修理。  相似文献   

7.
微光相机     
〔据西德英文版《道尔尼邮报》1979年3月号报道〕微光相机是美国航宇局的空间望远镜观测极微弱宇宙物体用的科学仪器。1983年空间望远镜将用航天飞机发射到距地面500—600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在这样的高度上执行观测任务时,可以不受大气干扰。由于航天飞机载人,所以必要时能在轨道上对该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科学仪器。望远镜还能由航天飞机在空间捕获,然后送回到地面。  相似文献   

8.
茫茫宇宙 ,辽阔星空 ,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演变的?千古之谜牵动着人类的心弦。人类是用肉眼来观察事物的 ,可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 ,人类是那么的渺小 ,仅靠肉眼来探索神秘的宇宙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于是天文学家们便制造了一只“巨眼”———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人们为观测遥远的天体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望远镜 ,它是人类观测天体 ,认识和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比一般的望远镜要大得多 ,也精良得多。目前常用的有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天文望远镜一般都有较大的孔径 ,具有很好的聚光能力 ,可以比人…  相似文献   

9.
张威 《太空探索》2002,(12):22-23
莫斯科时间10月17日8时41分(北京时间同日12时41分),新一代高能望远镜“积分”(Integral)搭乘俄“质子K”火箭,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升空。约92分钟后,火箭将望远镜送入预定轨道。“积分”是欧空局有史以来最灵敏的伽玛射线望远镜,总重约两吨。“积分”能够在太空中捕捉伽俐玛射线、X射线,观测黑洞、射电脉冲星等高能天体。它获得的图像、遥感信息可被传至地面站,供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1990年4月25日由航天飞机送入太空的,带有5台光学仪器。哈勃望远镜在地面测试检查中均顺利通过,直到在轨测试才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和副镜片中,至少有一个由于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产生球面像差,致使入射光线聚焦不足,成像模糊。结果广角/行星相机拍摄照片的分辨率比地面望远镜高不了多少,微光天体相机的观测距离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这颗造价14亿美元的哈勃望远镜只能完成预期任务的一半。哈勃望远镜设计的工作寿命为15年,来日方长。发现故障后,NASA就决定研制一台新的广角/行星相机和一套“纠正光学空间望远  相似文献   

11.
“斯巴达”(Spartan)过去属于多余军用装置。为了使军用品转为民用,并为空间科学研究作出贡献,目前已利用它作为探测恒星和太阳的一种特殊飞行器。最早用在探空火箭上,短暂地观察大气和进行天文学研究,用来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学、太阳物理学、紫外天文学,这样斯巴达又象一颗天文学卫星,只不过飞行时间比卫星短,但灵活性大,能回收,可多次使用。“斯巴达”将是一个长久性空间科学研究平台。美国航宇局想用“斯巴达”飞行器进行国际空间合作,以色列准备在“斯巴达”平台上置放一台观测太阳仪器。美国期望中国能参加进来,以示两国空间合作的开端。“斯巴达”飞行器目前已改用航天飞机发射和回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效用高。美宇航局已改设计成功三种不同的“斯巴达”空间探测器:第一种是高能天体物理学“斯巴达”飞行器,有一个平台,置放光学观测仪器,适用于各种矩形阵探测器,使之定向恒星天体;第二种是太阳物理学“斯巴远”飞行器,装备有一架43厘米直径望远远。它能精确地定向观测太阳面上选定的点;第三种为紫外天文学“斯巴达”飞行器,采用了前两种“斯巴达”的设计概念和装置。它将携带一架55厘米直径的望远镜,观测恒星,其外形似第二种“斯巴达”的望远镜,也用了一个类似第一种“斯巴达”的精确定向系统。下面介绍一下“斯巴达”探测器发展经过及未来探空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天体发射出的X射线在穿过大气层时大部分会被吸收,因此使用空间望远镜,在大气层以外对天体辐射的X射线进行观测,是X射线天文学的主要观测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少X射线空间望远镜被发射升空,为我们揭示了肉眼看不到的宇宙秘密。  相似文献   

13.
曾耀寰 《飞碟探索》2013,(11):62-63
天文望远镜可分为折射和反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从荷兰听到望远镜的新技术,自行制造出折射望远镜。1668年,牛顿用凹面镜聚焦,设计出反射望远镜,解决透镜的色差问题。还有一种望远镜不用透镜和反射镜,也能搜寻宇宙天体,这个望远镜和爱因斯坦有关。爱因斯坦没有发明或制造望远镜,但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利用时空的扭曲,可以达到望远镜的功能,观测几十亿光年远的天体。说穿了,爱因斯坦的望远镜是利用万有引力,观察非常遥远的星体,甚至可以“看到”没有电磁波的暗物质,堪称为引力望远镜。  相似文献   

14.
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哈勃空间望远镜堪称天文望远镜中的“大哥大”。自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释放到太空之后,这只“太空眼”已经环绕地球飞行16亿公里  相似文献   

15.
正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作为NASA的四大空间望远镜之一,于2003年8月25日发射升空,以观测天体红外波段的方式研究充满无限未知的宇宙,是人类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红外望远镜。2020年1月30日,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正式"退役"。它在太空中工作的16年间,拍摄了大量惊为天人的图像,揭示了红外宇宙的美丽景象。斯皮策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天体物理学家莱曼·斯皮策。他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把望远镜放入太空以消除地球大气层遮蔽效应的建议,曾直接造就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苏联预定于1988年1~2月间用“质子”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重3吨的“格拉拉特”(Grarat)天文卫星,使它进入大椭圆轨道:近地点2,000公里,远地点200,000公里,倾角51度,轨道周期4天。卫星装有一架法国造的伽玛望远镜,望远镜重1,050公斤,以观测天体 X 射线源和γ射线源,其角分辨率为1弧分,视场角7.3度,能直接确定γ  相似文献   

17.
哈勃望远镜耗资21亿美元,于199O年4月24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带入太空,在25日被施放到613公里高的空间轨道,开始了为期15年探索宇宙奥秘的使命.科学家对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帮助解开重大的字富之谜,包括追寻宇宙的起源,探索神秘的“黑洞”以及回答宇宙究竟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等问题.它的发射是天文观测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美打算摧毁“康普顿”︽射线空间望远镜□□据英国广播公司 1月 1 7日报道 :美国航宇局 (NASA)最近打算摧毁目前仍在太空运行的“康普顿”γ射线空间望远镜 ,以防它因技术故障掉到地球上引发灾难。它价值6亿多美元 ,重达 1 7t,于 1 991年 4月由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上太空 ,是航天飞机送上太空最重的物体 ,也是最昂贵的探测器之一。科学家原来估计“康普顿”γ射线空间望远镜至少还能在太空坚持工作 8~1 0年 ,但它的 1个陀螺仪 1 999年 1 2月 6日出现故障失灵。这使科学家们十分着急 ,因为它虽然有 3个陀螺仪 ,但如果再坏一个 ,“…  相似文献   

19.
阳光 《太空探索》2001,(9):18-19
通过专用探测器,人类已对月亮表面进行了很详尽的测绘。因此,业余天文爱好者已没有必要再去绘制“月图”。但给月亮画像还是自有一番乐趣。大多数人画月亮是因为它的美景,或是将它看作“静物”来写生。 望远镜和天空 本文讲的画月均指使用典型的业余天文望远镜。从一定的角度上说,观测和描绘月亮(及行星)要比观测深空天体容易。由于月亮和行星亮度较高,所以天色黑暗和城市灯光都不会对画月有大的妨碍。  相似文献   

20.
正哈勃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哈勃”)和此前的空间望远镜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它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周期性地接受维护。当时考虑,是依托航天飞机,每两年半到三年接受一次维护和设备升级,不断地改进观测能力。这样,“哈勃”就可以不断引入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这种维护和升级任务称为“服务任务”,简称SM。“哈勃”的维修和维护,不但为天文界维持了一件重要的科学仪器,同样也为后续的在轨维修和维护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