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1,(2):8-9
据《解放日报》报道,我国准备发射第一颗专门用于空间农作物育种的返回式“种子卫星”。目前发射所需的各种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农业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院正在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即可操作实施。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农作物种子,开展空间育种技术研究和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全新尝试,也为培育更多农作物优质良种,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开辟了诱人的前景。在此之前,我国已成功地完成了十多次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育种试验,并培育出了“太空水稻”、“太空小麦”、“太空青椒”、“太空番茄”等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4,(5):3-4
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1号和搭载的“纳星”1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3.
双温区可控梯度空间晶体炉是一种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碲镉汞晶体生长的装置。该晶体炉针对我国返回式卫星设计,工作环境为卫星返回舱。文章结合碲镉汞样品加热器和搭载环境等热真空边界条件,分析了晶体炉的换热机制和传热规律;通过地面热真空模拟试验,探索了保温绝热材料在不同环境压力和加热功率下的绝热性能;定量地分析了环境压力对晶体炉的加热功率和炉壳温度的影响。从而优化了晶体炉的热结构和工艺设计,并保证了卫星总体的温控要求。该晶体炉在我国新型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了搭载飞行试验,成功地实现了碲镉汞晶体的空间布里奇曼生长。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21日,韩国首枚搭载太空观测用红外线摄像头的卫星——“科学技术卫星3号”(ScienceandTechnologySatellite-3,STSAT-3),搭载俄罗斯“第聂伯”(Dnepr)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图1为STSAT-3卫星结构示意。  相似文献   

5.
赵鸿天 《中国航天》2011,(12):10-10
11月9日11时2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6.
<正>1987年8月,我国通过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将第一批农作物种子等生物材料送入太空,开启了我国航天育种研究与发展的新时代。截至2017年年底,通过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我国共计搭载生物种质材料29次,直接推动了我国航天育种的研究、发展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0,(2):40-41
2009年12月15日,希望一号科普小卫星伴随着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们发射的第一颗用于科普试验的公益卫星。这颗承载着众多青少年科技梦想的科普卫星“体重”达60千克,将执行3项神圣“使命”: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进行太空摄影以及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天圆地方”。这颗卫星运行在高度12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8.
《空间电子技术》2011,(4):76-76
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2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人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9.
唐振宇 《航天》2010,(10):F0002-F0002
9月22日10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一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制的两颗“皮星一号A”卫星。卫星发射的成功,为中秋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10.
文恩 《中国航天》1993,(12):18-18
英国防御研究局的航天和通信分部准备制造两颗在静止转移轨道上运行的低成本卫星空间技术研究卫星(STRV)。卫星将用于宝石硅电子元件和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辐射加固试验。其中一颗卫星上还将载带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的4个探测器和技术演示器。 重55公斤的卫星将由阿里安4在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时作为搭载星进入轨道。之所以要使用静止转移轨道是为了使卫星每天能飞越地球辐射带4次。这样,卫星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将是位于  相似文献   

11.
发射短讯     
叶枝  晓霏  扬帆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0,19(1):113-113
2009年12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4C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八号成功送人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我国首颗科普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12,(2):11-11
1月9日11时1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火箭点火起飞约12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资源三号卫星与火箭分离,卫星成功  相似文献   

13.
5月10日15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科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6月11日11时0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托举"北京"三号卫星直冲云霄,同时搭载的还有"海丝"二号卫星、"仰望"一号卫星、"太空试验" 1号天健卫星。随后,4颗卫星全部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北京"三号卫星是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光学敏捷遥感卫星,可快速获取高质量、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地面影像,大幅提高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技术水平。卫星成功发射后,可为全球市场提供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2,21(1):115-115
据新华网2012年1月9日消息,当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B运载火箭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高度约500km、倾角约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同时,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  相似文献   

16.
《宇航学报》2010,31(1)
2009年12月15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我国首颗为青少年研发的科普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7.
我国航天育种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录祥 《中国航天》2009,(10):10-14
——1987年8月5日,随着我国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被送向了遥遥天际.这是我国农作物种子的首次太空之旅。当时,搭载作物种子的目的并不是想育种,只是想看看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10,(10):49-49
<正>9月22日10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十一号送入太空。火箭同时还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制的两颗皮星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动态     
正NASA发射ICESat-2卫星探测极地冰层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ICESat-2卫星。该卫星设计用于精确测量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层厚度的变化,目标轨道位于太平洋上空。该卫星仅搭载一件科学仪器:高级地形激光测高仪系统,这台仪器观测精度在5mm以内,使其能获得地球冰层地形的细粒度视图。这是当前分辨率最高的高程监测卫星。(新闻来源:太空网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20.
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由企业自主投资开展的航天新技术在轨验证项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既是卫星的投资方也是用户,卫星由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是一颗全新设计的微小卫星,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我国每次卫星发射时运载的剩余能力,开展常态化、低成本的搭载飞行试验,为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企业所研发的宇航预研成果的空间在轨试验验证提供迅捷、廉价的搭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