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2015年10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1卫星组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吉林-1卫星组星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发的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的分辨率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其由4颗卫星组成,包括1颗光学遥感卫星、2颗视频卫星和1颗技术验证卫星,工作轨道均为高约650km的太阳同步轨道。其中,光学A星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卫星,具备常规推扫、大角度侧摆、同轨立体、多条带拼接等多种成像模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光学遥感卫星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技术特点,给出了关键部件的技术指标.描述了高轨遥感卫星在高精高稳快速机动、适应斜切遮光罩的全自主阳光规避、地速补偿以及高定位精度设计和实现的控制策略,给出的在轨实际数据遥测曲线验证了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为我国后续更高分辨率地球同步轨道光学遥感卫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     
<正>高分四号卫星多项试验完成近日,高分四号卫星正样整星力学试验及星箭对接分离试验圆满完成,为试验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也是新研制的高轨遥感卫星平台的首发星。此次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高分四号卫星距离卫星顺利出厂、成功发射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航讯)  相似文献   

4.
4m高分辨对地观察小卫星是我国新近开展研制的遥感系列小卫星之一,其光学望远镜系统的设计因小卫星平台的结构而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文章阐述了高分辨全色相机光学系统结构及光学参数的选取原则,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成像特性,MTF进行了计算和预期.  相似文献   

5.
正1简介高景一号星座是我国第一批面向商业用途的多手段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星座,由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和视频/超光谱卫星组成。高景一号的01/02星是该星座中首批研制的2颗0.5m分辨率光学卫星,于2016年12月发射,02组两颗卫星(03/04星)于2018年1月发射至同一轨道。高景一号的4颗卫星  相似文献   

6.
当前,遥感卫星普遍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观测方式,其中30m分辨率的环境卫星相机采用双星组网观测,重复观测最短周期需要2天,米级/亚米级分辨率商业卫星即使采用多星组网观测,多数情况下重复观测最短周期也要1天左右。然而,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凝视成像技术实现重复观测最短周期主要取决于成像时的光电转换和信号读出过程,可以以秒计,所以在应对地震、台风、火情、汛情等诸多紧急事件中,优势极为明显。据报道,中国计划发射的高分-4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遥感卫星,光学分辨率为50m,将成为现有太阳同步轨道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补充。为了用好该卫星,从天地一体充分挖掘遥感图像信息的角度出发,现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轨凝视成像模式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齐真 《国际太空》2016,(1):17-20
2015年1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高分-4卫星。该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卫星,空间分辨率为50m,它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高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28日11时2分29秒,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1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送人太空。该卫星属于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在遥感能力上实现了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千米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突破。遥感器数量增加到11个。  相似文献   

9.
吉林-1(2015年10月发射)与高分-4(2015年12月发射)是继高分-2(2014年8月发射)之后,中国光学遥感卫星取得的重大进展。吉林-1为亚米级分辨率小卫星,其性能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该卫星于2016年5月拍摄到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的高清图片;高分-4是目前地球静止轨道分辨率最高(50m)的光学卫星,并于2016月6月在轨交付使用。未来高分光学卫星性能提高的关键是实现传统相机向新型相机的跨越,进一步增大相机孔径。  相似文献   

10.
遥感卫星的问世,使人类研究地球、认识地球的视点从地面、低空扩展到太空,从而可以对地球进行连续、快速、综合和大面积的详细观测,更全面、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对国计民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天眼越来越好遥感卫星也叫对地观测卫星,有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2种,前者携带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等遥感器,最  相似文献   

11.
刘佳 《国际太空》2015,(2):56-62
<正>2014年,国外共计发射了100颗遥感卫星,其中,军用遥感卫星9颗,民商用遥感卫星91颗,而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数量达到8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仅3颗,光学卫星数量占明显优势,质量小于100kg的卫星78颗,环境观测和气象卫星共11颗。2014年,世界遥感卫星技术迅速发展,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以色列、韩国、印度的卫星都具备拍摄亚米级全色分辨率的能力;美、欧、日具备优于2m多光谱分辨能力。在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面,美国独占鳌头,其民用卫星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记者:李总,祝贺高分-4卫星发射和定点成功,请您谈一谈这颗卫星的基本情况。李果:作为我国高分辨率民用遥感系列卫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4是一颗高轨道也就是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我国遥感卫星研制领域第一次向高轨道进军,它的发射和运行成功开辟了我国遥感卫星应用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轨和在研的光学遥感卫星大都搭载的是离轴遥感相机,为了保证视轴正对星下点成像,相机需要整体俯仰一定角度补偿离轴角,这样就导致相机的焦平面无法平行于星下点水平面进行推扫成像,相机的积分时间计算不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焦面的高精度积分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构建与星下点水平面平行的等效焦面,通过建立严密的几何关系,求出真正电荷转移时间对应的像元尺寸,从而得到准确的积分时间。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积分时间计算精度提高1.2%,为卫星在轨提高成像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14,(2):4-4
近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8所超大型光学遥感装调测试厂房奠基仪式在北京唐家岭科研区举行。该厂房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研制能力,使该所实现超大口径空间光学设计、制造等流程的一体化,使光学遥感器研制与卫星研制流程有机组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空间TDICCD相机动态信噪比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噪比是空间光学相机系统的主要设计指标之一,可用于表征相机的辐射性能。文章通过建立遥感卫星轨道模型,分析计算一年中任意时刻用太阳高度角和卫星观测角描述太阳、卫星、地面目标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将计算得到的卫星观测角和太阳高度角等参数导入大气传输软件MODTRAN,输出在相机入瞳处的地面目标光谱辐亮度,再根据信噪比的计算方法,最后完成TDICCD相机动态的信噪比计算值。通过该方法,可以计算任一时刻任一观测目标的信噪比,这将有利于判断在某一时刻的能量是否满足观测要求,以随时改变TDICCD的探测器级数,使得成像像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1月23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长寿命设计的低轨遥感卫星,在研制过程中采取了50多项创新技术,具备波成像等12种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分辨率最优可  相似文献   

17.
正气象卫星也是遥感卫星的一种,但从组织管理和技术手段上,气象卫星与传统光学遥感卫星和微波遥感卫星相比,均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中国国家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唯一的国家局,有别于海洋局、能源局和国防科技工业局等由部委代管的国家局,与传统遥感卫星关系密切的国家测绘局、测绘与地  相似文献   

18.
正据悉,我国高分专项将从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陆续发射高分三号、高分五号等高性能新型遥感卫星,进一步丰富中国自主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类型。已于8月10日发射升空的高分三号是1米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五号装有高光谱相机和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高分专项是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好事多磨。高分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比原计划晚来了半年多。然而,作为高分专项工程第二颗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二号卫星对于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及应用产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里程碑意义,使其光芒并未因成功的曲折性衰减分毫。8月19日,高分二号卫星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完美托举下,腾空  相似文献   

20.
空间遥感器热光学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空间遥感器热光学分析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当前遥感器热光学分析的意义,认为这是提高长寿命遥感器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某长寿命遥感相机,提出进行热光学分析研究的总体方案、具体实施途径、技术关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