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冥王星距离太阳和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冥王星的探测器需要飞行数十亿千米的距离,又要克服寒冷而阴暗的环境,探测难度很大。因此,探测冥王星的计划曾经数次提出,一波三折,在"新视野"之前一直没有探测器近距离探测过冥王星。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航宇局(NASA)曾制定了一个名为"冥王星-柯伊伯快车"探测计划,原计划2004年12月18日发射,主要目的是探测冥王星、卡戎以及其他柯伊伯带天体。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2年才发现的太阳系新大陆,虽然冥王星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却从一颗颇具争议的行星成为数千颗冰冻小天体的"领头羊"。本文介绍了"新视野号"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分析了"新视野号"采用的探测器长期休眠、木星借力、太空核能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冥王星和柯伊柏带探测的意义。作为太阳系的冷库,柯伊伯带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状态,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的关键环节。"新视野号"也可能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  相似文献   

3.
<正>在美国诸多航天器里,"新视野号"绝对是排在前列的网红。它一路飞向太阳系的边缘,拍到了相当多遥远的天体。它的主要探测对象是被降格成矮行星的冥王星。这项任务已经在2015年顺利完成。不过"新视野号"的使命并没有结束。这也和矮行星这个定义有一定的关系,在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带里,有着大量小行星,冥王星不过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那么其他柯伊伯带小行星是什么样的呢?在新年来临之际,"新视野号"近距离观测了其中一个,让天文学家们欣喜若狂,这就是Ultima Thule星。Ultima Thule星被众多媒体翻译为"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4.
<正>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伯带其他天体。虽然冥王星在2006年被开除出行星队伍,降级成为矮行星。这一方面使长期以来对冥王星是否具有行星地位的争议尘埃落定;另一方面,脱离了争议地位的冥王星却毫无争议  相似文献   

5.
走近冥王星的“新地平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 《国际太空》2015,(3):35-43
<正>经过约9年的长途跋涉,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New Horizons,又译"新视野"),于2015年1月15日开始探测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及其卫星附近,触手探及太阳系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打开人类的新视野。目前,该探测器已飞行了约4.8×109km,距冥王星的路程仅剩2.2×108km。冥王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也有4.7×109km,最远100多亿千米,因此至今还没有一个空间探测器探测过它。探测完冥王星及其卫星后,它将飞向柯伊伯带(Kuiper Belt),去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美国航宇局(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用6天的时间对6颗遥远的柯伊伯带天体进行了成像,并启动发动机进行了飞行轨道修正,开始向两年后抵达的新目标——柯伊伯带小天体2014 MU69冲刺。此次轨道修正依据"新视野"号新修正的数据,"哈勃"望远镜对2014 MU69与"新视野"号当前的距离进行了完善。早在2015年秋季,"新视野"号团队就对该探测器进行过4次飞向2014 MU69的轨道修正演习。本次  相似文献   

7.
经过9.5年、4.8×1 09k m的长途跋涉,美国"新视野"(New Horizons)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49飞越太阳系最远的天体—冥王星(Pluto),最近距离约12472km,拍摄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最后一块未开垦处女地的清晰照片,打开了人类的新视野,攀登上了太阳系天体探索的珠峰。"新视野"的这一瞥,不仅让人类终于看全了太阳系原九大行星的面目,更代表人类完成了太阳系观测"第一阶段"的任务。探测完冥王星及其卫星后,"新视野"将飞向太阳系外层的柯伊伯带(Kuiper Belt),那里可能隐藏着数以千计的冰冻岩石小天体,深藏着太阳系形成的秘密。"新视野"已成为探索太阳系的里程碑事件,其成果将使天文学家重新开始编写一本全新的教科书。藉此之际,本刊特推出"新视野"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时间7月14日19:49分,"新视野"探测器抵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距离冥王星表面约为1.25万千米。但实际上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冥王星照片并非"新视野"在最近距离时拍摄的冥王星照片,而是探测器距离冥王星76.6万千米时拍摄的一幅旧图,14日凌晨传回地球。因为"新视野"在飞越冥王星时是没有通信的,无法传回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新年伊始,人类第一个柯伊伯带探测器——"新地平线"于1月15日正式对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其他柯伊伯带天体进行远距离观测。本月初,美国航宇局(NASA)再传"捷报","新地平线"成功拍摄到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照片。如果加上年前的12月8日,美国"好奇"火星车成功破解火星夏普山的形成之谜这一重大成果,美国近日屡创太空"神话",大大赚足了世人的眼  相似文献   

10.
1 "新视野"探测器飞掠冥王星 2015年世界航天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当属美国行星际探测器"新视野"(New Horizons)飞掠冥王星.  相似文献   

11.
余群 《国际太空》2016,(6):65-69
为了满足探测任务要求,“新视野”(New Horizon)探测器首次采用了双层“保温瓶”式热控设计,改进了防寒能力,以适应冥王星和柯伊伯带极度寒冷环境。此外,外太阳系的深空环境无法利用太阳电池帆板来提供电能,飞船上安装了一套由美国能源部提供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RTG)来提供电能,其余热可实现设备的加热控温。放射性同位素热源主动热控为主,多层隔热组件等被动热控为辅的热控设计有效保障了“新视野”探测器各设备温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7月14日是令人兴奋的一天,"新视野"探测器成功并安全飞越冥王星,上千万人关注了"新视野"探测器拍摄到的冥王星之心。飞跃过后,科学家们更加关注的是"新视野"探测器的心脏,一颗由美国能源部制造并提供的放射性同位素能源,那颗心仍在跳动,并且是一颗状态良好的心脏,可保证"新视野"探测器飞向太阳系边缘,目前  相似文献   

13.
<正>星子慢慢从行星胚胎成长为行星而矮行星是没有长大的侏儒行星,是联系小行星和行星之间的纽带,"新视野"对冥王星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最初阶段行星形成的历史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边缘,寒冷而阴暗,探测难度很大这些遥远的冰冻天体究竟有何吸引力值得我们长期守候并努力探索呢?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航宇局(NASA)发射的"新视野"冥王星探测器,历经9年多的长途跋涉,航程48多亿千米,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晚7:49分以12500千米的距离飞掠冥王星,揭露了太阳系中这片未曾被探索过的疆域。如果以这么近的距离飞掠地球,将看到地表的高楼大厦。冥王星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因为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小行星带,那里许多小行星都比冥王星大,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15.
卢波 《国际太空》2016,(2):17-21
12015年空间探测成果概述 美国"新视野"探测器近距离飞越冥王星 2015年7月14日,美国"新视野"历经9年多、4.8×109km的深空飞行,首次近距离飞越了位于柯伊伯带的冥王星,最近距离约12472km,从而完成了太阳系除地球外原八大行星的探测,标志着人类行星际观测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白木 《飞碟探索》2003,(4):30-31
冥王星的奥秘1992年,天文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纳克亚死火山天文台第一次清楚地观测到,围绕冥王星运行构成其外晕的柯伊伯带天体。此后,天文学家们陆续观测确定了600多颗柯伊伯带天体,它们的直径从50千米到1200千米不等(冥王星的直径为2400千米)。其实关于冥王星的奥秘很多,亟待人类去探索。第一,已知柯伊伯带天体是远古行星构造过程的产物,它可能为人类探索太阳系外层的形成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很多天文学家都曾利用计算机模拟冥王星柯伊伯带的形成过程,结果发现这些形成于50亿年前的天体最初的质量应该是现在的100倍。也就是说,当初的冥…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14日,当美国航宇局(NASA)的一个探测器飞掠过这个遥远的星球时,它永远地改变了我们此前对这个神秘天体系统的认识。在我们太阳系中历经了9.5年距离达50亿千米的征程之后,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对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进行了探测。2015年7月14日,当它从冥王星表面上方12400千米处飞过时,则把这部史诗推向了高峰。"新视野"上所搭载的7台科学仪器成功地进行了超过1000次的独立观测。此  相似文献   

18.
<正>冥王星和柯伊伯带的发现过程十分艰难,是象征人类探索精神的重要事件之一。自1846年,海王星被首次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海外行星(即海王星外的行星)。冥王星的质量仅有地球的0.21%,其质量不足以影响海王星的轨道,因此基本不可能根据天体力学的方法计算冥王星的轨道,大量的轨道计算后来被证明无一中的。由于无法预测冥王星可能经过的天区,大量的实际观测也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19.
林明 《飞碟探索》2007,(8):42-43
一个由加拿大、法国和美国天文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已经在海王星轨道以外,在天文学家们称之为柯伊伯带的区域之中,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天体。这个新天体到太阳的距离是海王星的两倍,大小约为冥王星的一半。这个天体暂时被呢称为巴菲,它拥有一条非常异常的轨道,很难用以前的外太阳系形成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星语者 《太空探索》2002,(12):10-12
最新发现:天文学家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新天体,有人称之为“第十大行星”有人说它是柯伊伯带天体,而它的个头直逼冥王星,它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