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4年,在美国航宇局(NASA)召开的第一届月球移民会议上,德裔美籍航天科学家克拉夫·伊利克博士曾经宣称:"如果上帝期望人类成为能进行航天旅行的生物种群,他早就该把月球赐予人类。"但时至今日,人类也没能够在月球上生活。距离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人类社会从经济到技术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全球又一次掀起了探月的高潮,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和欧空局等都制定了月球探测计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这些计划最终的目的是单独或联合在月球上建立载人基地,进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取消"资源勘探者"(RP)月球巡视任务,原计划由该巡视器携带至月球的部分仪器,将改由商业月球着陆器运送。这是NASA在美国新航天政策指导下,广泛联合商业力量实施"重返月球"的重要举措,显示美国借助商业力量实施月球探测的步伐大幅加快,将对未来月球等深空探测活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2月20日,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俄航)总经理罗戈津说,俄航已批准一种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初步设计方案,并任命了项目负责人。此前有俄航天业消息人士称,俄航正在研究"叶尼塞"超重型火箭及其运载能力更强的型号"顿河"方案。这两种火箭将用来向月球发射载有月球下降-上升模块和月球基地部分组件的"雄鹰号"运输飞船。俄总统普京  相似文献   

4.
欧洲     
正欧空局向"维加"E型火箭和航天飞机项目投资欧空局决定为研制"维加"火箭的一个新型号和2015年试飞的一架航天飞机验证机的后续型号投入总计1.067亿美元。由意大利航天企业牵头的这两个项目名为"维加渐进"("维加E")和"太空骑手"。两家厂家为"维加"火箭生产厂家艾维欧公司和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意大利公司。艾维  相似文献   

5.
<正>“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是美国发起并主导,由商业和国际伙伴共同参与的月球及深空探测项目,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未来十年空间探索及载人航天任务的核心,旨在确立美在空间探索及载人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该计划将在月球表面建立“阿尔忒弥斯大本营”,  相似文献   

6.
空间扫描     
波兰将参与欧洲月球探索计划波兰科学院宇宙研究中心主任科沃斯近日透露,波兰已被邀请参加由欧空局组织的“欧洲月球”计划。该计划定于2005年前后向近月轨道发射一颗欧洲月球探测器和一颗小型月球卫星。国际海上发射计划有变它由原定于今年11月用海射火箭发射美国...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欧空局同意大利莱昂纳多-芬梅卡尼卡集团签署的一份价值约800万欧元的合同,后者将为欧空局研制名为"勘探"的钻具样机。"勘探"将用在俄罗斯"月球-资源"月球着陆探测器上。"月球-资源"原定2020年发射,现定发射时间是2021年。这份合同的签订充分表明,欧空局非常倾向于在全面开展火星探测之前先大力开展一项月球探测计划。但这一"先月球,后火星"的新思路会否得到该局各主要成员国、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1月20日,罗马尼亚同欧空局签署了加入《欧空局公约》的协议,将成为欧空局第19个成员国。罗在航空航天领域有悠久传统,曾参与了30多项航天科技任务。上世纪70和80年代,罗曾是苏联"国际宇宙"计划的活跃成员。罗与欧空局有着长期的合作。1992年,罗成为首批同  相似文献   

9.
张蕊 《国际太空》2016,(6):44-48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蕊 《国际太空》2016,(5):28-36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0月下旬有媒体报导,欧空局官员和俄罗斯科学院专家分别表示,欧俄双方正谋划联合发射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着陆并考察当地资源,为建立月球基地乃至飞向更遥远的太空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尽管今年底欧盟多国部长将召开会议,届时决定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一合作计划,但是此一动向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俄罗斯的强项是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的经验。与之相比,欧洲在探测  相似文献   

12.
3 对太阳系的开发和利用□□ 2 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大项目是对太阳系的开发和利用 ,具体地说就是要重返月球 ,在月球上建立载人基地 ;进行壮观的载人火星飞行 ,并在火星上建立载人基地 ;开发和利用太阳系的小行星和外层行星的卫星。3.1 月球的开发和利用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要在 2 1世纪的前 10年重返月球。 1996年日本也提出要在未来 30年内建设小型月球基地的计划。科学家们估计 ,人类在月球上建立第 1个永久性载人基地的时间最早是在 2 0 0 9年 ,最晚是在 2 0 2 0年。1993年国际航天科学院月球开发小组委员会列出月球开发计划的 …  相似文献   

13.
正时隔58年,人类再次吹响远征月球的号角,这不管怎么说都是激动人心的。回想阿波罗计划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改变,如果真的能建立月球村、实现长期有人值守,就真正向"多星球种族"迈出了第一步。延续阿波罗精神今天美国商业航天界的诸多头面人物在回顾自己如何走上航天路的时候,几乎都会提及阿波罗计划,其中包括马斯克和轨道科学·ATK公司的总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扫描     
小光 《国际太空》2005,(5):10-10
美国航宇局概述重返月球的阶段计划;俄罗斯欲建造新型的超重型火箭;法国和俄罗斯签署共同研制运载火箭的协议;欧空局与印度加强月球任务方面的合作;波音公司计划改良商业通信卫星平台系列。  相似文献   

15.
<正>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在国际宇航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表现最积极的不是美国而是欧空局。自从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任务成功之后,欧空局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积极宣传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探月构想。这还不算,2019年1月21日,欧空局与两家企业签订了月球探索相关合同。拿出了一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态度。发射合同第一份合同是和阿里安公司签订的,要求这家公司考虑如何用阿里安64型火箭来发射月球着陆器。所谓"阿里安64",是在阿里安6火箭的基础上捆绑4个助推器。实际上,阿里安公司等这样的合同已经很久了。虽然他  相似文献   

16.
欧空局是当今世界主要航天机构之一,过去30多年时间里它以阿里安系列运载火箭,尤其是"阿里安"4和"阿里安"5火箭建立了赫赫威名。随着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等国家运载火箭的发展,以及欧空局航天任务需求的变化,欧空局现有的"阿里安"5火箭已经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势在必行。欧空局当前主要使用"阿里安"5  相似文献   

17.
文青 《太空探索》2008,(2):12-13
继2006年9月3日欧空局的斯玛特-1月球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之后,2009年美国的"月球环形山观测和感知卫星"将对月球进行2次连续撞击,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4年的研制与试验、角逐与等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4年9月16日敲定,由商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共同为其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载人运输任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减少或彻底终结对俄罗斯载人发射服务的依赖。首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将于2017年进行。1合同背景自载人航天活动开展以来,美国一直依靠联邦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航天员到达近地轨道和月球。此次合同的授出标志着,自航天飞机退役6年之后美国将重获本土载人航天发射能力;也标志着自阿波罗计划结束45年之后,美国将开启"商业飞船时代"。  相似文献   

19.
水冰作为月球的重要资源,是未来月球科研站以及月球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基本保障,开展月球水冰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究是目前各航天大国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调研了有关月球水冰的探测和研究成果,阐述了月球水冰的赋存状态与分布特征,详细分析了月球水冰资源在开采提取、分离纯化、储存运输和分解利用等环节的技术方案,并简要评述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结合中国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规划与美国以建立月球基地为目标的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评价分析了适宜开展月球水冰资源综合开发的地区和可行的技术方案,为中国在月球两极地区的水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法国航天员畅谈航天感受“人类应该充分利用空间站这一基地,大量开发像‘出租汽车’那样的多用途载人飞船,来往于轨道间运输,并且把人送往月球。”这番话是法国航天员让一皮耶尔·海涅雷在1993年10月2日《航空与宇宙》周刊为他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的。海涅雷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