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5年12月22日,第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开放、创新、融合,共建天基丝路”。  相似文献   

2.
<正>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司长欧晓理等20位专家与智库学者受展论坛在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总部北京邀做了主旨演讲,300多位嘉宾共商大观国际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天基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在全面丝路"的战略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全球互联绸之路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副互通战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  相似文献   

3.
王莉 《国际太空》2014,(12):24-27
本文是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莉在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上所做的报告,文中提出的天基丝路构想意在"抛砖引玉",旨在探讨中国航天如何发挥航天大国的引领作用,联合丝绸之路上的相关国家,共建天基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贯穿欧亚大陆,东接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探讨中国航天如何抓住这一宝贵的战略机遇,赢得自身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5月30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暨微小卫星商业化论坛"。来自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商协会"、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及泛区域的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会议。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大会以"共享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围绕商业航天与国  相似文献   

5.
正商业航天时代,卫星应用和服务贸易将引领航天经济创新发展,形成新的资源、新的市场、新的业态、新的生活方式。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利用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召开的机会,于5月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第三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诚挚地邀请您出席本届会议,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国际合作。本届会议主题为"共享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  相似文献   

6.
东方星  李虹 《国际太空》2013,(11):67-67
2013年10月11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开坛。该论坛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产业机构等各方关注,逾150人与会。本届论坛以"把握机遇、集智汇策,助力航天国际化发展"为主题,设置与航天国际化发展有关的形势与战略、交流与合作、途径与模式三项议题。论坛从大国格局、多边合作、国际竞争态势等战略层面,结合载  相似文献   

7.
4 月 23 日,2021 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产业发展与商业航天国际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论坛以"创新机遇稳步发展"为主题,探讨火箭制造、卫星研制与生产、航天保险与融资,以及中美商业航天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理念,研讨产业融合的思路、布局和途径,搭建航天产业与商业航天沟通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5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昭平主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业务部部长胡忠民在会上致辞。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外智库、航天业界和新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北京,共话商业航天发展新举措,共享发展新机遇。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的主题报告中谈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还将以更深层次的航天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独立建设并运行的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其服务必将经由区域拓展到全球,目前正处在区域性推广的重要阶段。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北斗"系统通过定位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共同构筑"天基丝路"。因此,构建"北斗"系统在一带一路应用的损害赔偿法律机制,能为"天基丝路"建设保驾护航。1"北斗"系统在一带一路应用的主要形式及致损类型主要形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北斗"系统主要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除主论坛外,还开设和举办了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卫星应用论坛、人工智能赋能航天控制发展论坛、中美商业航天研讨会等多个分论坛和研讨会,多位航天相关领域的专家在论坛和研讨会上,就热点和前沿问题发表权威论断或独到见解。未来5~10年,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预计超4000颗  相似文献   

11.
刘豪 《国际太空》2010,(11):12-15
天基太阳能电站系统由空间段和地面段组成。空间段在太空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将电能转换为微波或激光,然后以无线方式传输到地面;地面段将接收到的微波或激光转换为电能,供人类使用。作为环保、可持续能源的供应系统,天基太阳能电站作为"航天嫁接新能源的新视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日本和欧洲一直在积极推动天基太阳能电站的研究,中国也已加入这一行列。本期特刊载"天基太阳能电站专题",旨在深入探讨天基太阳能电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印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地观测卫星技术,以获得长期、连续的天基观测能力,建立了"国家自然环境资源管理系统"(NNRMS)。印度利用有限的航天预算通过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建设了两大系统,其中低地球轨道部分主要为"印度遥感卫星"(IRS)系列,地球静止轨  相似文献   

13.
<正>4月23日至24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工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远望智库协办,国内外有关机构领导、商业航天企业领导者和代表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商业航天涉及商业运载、商业卫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目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 40余年的历程 ,出现过一些弯路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的是如何合理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大致可有6项 :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 ,开发利用空间轨道能源资源 ,开发利用月球能源资源 ,发展天基航天利用空间位置资源 ,在月球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在火星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上现有载人航天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认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目标应重点考虑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和发展天基航天。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5月29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来自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商协会"、一带一路"核心区、重要支点城市及泛区域的代表,国内外卫星用户、服务商、新闻媒体等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以"共建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紧密围绕  相似文献   

16.
徐菁 《国际太空》2014,(12):75-75
2014年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论坛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以"一带一路·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5月29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来自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商协会、"一带一路"核心区,重要支点城市及泛区域的代表,国内外卫星用户、服务商、新闻媒体等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以"共建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8.
短消息     
<正>2018年11月,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信祝贺。开幕式后举行了以"空间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的航天局长论坛,并发布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2030年发展愿景》。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和多国部长、航天局局长、驻华外交使节等代表以及联合国外空司等多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19.
1 又掀波澜□□《航天网站》 2 0 0 1年 12月 18日报道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将促进天基雷达的研究和发展 ,因为天基雷达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虽然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不能直接推进天基雷达的发展 ,但由于美国的这一行动将大大促进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 ,从而也就推进  相似文献   

20.
在“神舟号”载人飞船工程实现了中国人往返于天地间的目的之后 ,中国应审慎地选择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文章从中国社会对载人航天的需求出发 ,讨论了以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物质环境为目标的空间站和以发展天基航天为目标的天基航天站的外部工程系统的环境条件 ,认为中国在运载火箭、发射和回收场、测控站网方面已有较好基础 ,基本具备条件 ,运人运输器已有“神舟号”载人飞船 ,运物运输器的研制也不困难 ,但在为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生活、工作的航天员系统方面和为实现载人航天工程功能和显现价值的有效载荷系统方面欠缺较多 ,需要一个研究、试验、培训和开发、演示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