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83年10月7日—11日,在山东烟台召开了遥测标准审定会。本次会议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委托航天工业部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核工业部、船舶公司以及有关高校等52个单位。与会代表74人,其中包括有关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2.
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九日到六月二十三日,在舟山地区召开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本届学术会议由上海航天局筹办,八○一所承担具体会务工作。参加本届会议的有:北京航空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有关司局、研究所,航天工业部有关的研究所、工厂和试验站,以及大连化物所等四十一个单位,  相似文献   

3.
亚太空间应用促进发展部长级会议举行亚太经社会地区空间应用促进发展部长级会议于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致开幕词,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发表了就职演说,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代表...  相似文献   

4.
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科学管理学术和经验交流会。一月廿四日举行开幕式,航天工业部张钧部长主持会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同志和国防科工委陈彬主任亲临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参加会议的有航天、航空、核、电子、兵器等工业部,国防科工委,中央组织部,船舶总公司等部门的正式代表209人。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19篇,分组又宣读了论文93篇,并进行了专题讨论。 这次交流会是航天工业科学管理成果的一次大检阅,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计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渝召开惯性器件制导精度的鉴定与分析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由航天工业部一院十三所承担具体会务工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船舶工业总公司和高等院校等所属的21个有关单位的四十名代表。 会议领导小组的相畅同志致开幕词,他着重指出惯性器件制导精度的鉴定与分析在研  相似文献   

6.
’94国际空间技术及应用展览在京举行’94国际空间技术及应用展览会9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展览会剪彩,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致开幕词。这次展览会是为配合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地区空间应用促进发展部长级会议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7.
1984年12月1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学术交流会第二届会议(8412会议)。与会代表76名,学术论文37篇。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会议自始至终由中国宇航学术测控专业委员会主任、老专家陈芳允主持。在开幕式上还特邀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老一辈科学家、光学专家王太珩作了报告。出席大会的有国防科工委司令部赵起增副参谋长、干校校长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主持,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宋健同志,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曹传钧同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梁守槃同志,理事庄逢甘、李苾、屠善澄、于翘、张竞荣、俞宝传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编辑委员,以及宇航学会办公室和编辑部的同志,共计三十五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北京举行.编辑委员会委员和编辑部成员共二十三人参加了会议.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系统专业组刘组长宣读了航天工业部关于批准创办《航天控制》等刊物的批复文件,传达了国家科委的批复意见,并宣布了《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委员和编辑部成员名单.接着,部科技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11日至12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5年来的标准化工作,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研究探讨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未来发展。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电子等军工集团公司的主管领导和业务部门领导,有关军工企事业单位代表,国防科工委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属院校、民口配套单位和相关专业标准化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国防科工委机关有关司局领导27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石保权副主任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对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工作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3,(9):6-6
本刊讯作为发展中的航天大国,我国十分重视空间碎片问题,致力于空间碎片减缓和防护研究,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3年8月9~10日,国防科工委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来自财政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空间法学会以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国家拨专项经费支持空间碎片研究以来我国空间碎片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有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与飞行器制造工艺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化学铣切专题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三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有关厂、所及有关的高等院校等41个单位77名代表。中国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于翘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共收到技术论文31篇。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宇航学会于四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召开了《航天技术与国民经济建设研讨会》,同时纪念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二十周年。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广播电视部、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航空航天部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79人,会议收到论文115篇,其中大会宣读45篇,小会宣读30篇,书面交流40篇。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3,(9):3-5
本刊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坚定不移地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迈进之时,业务调整重组再迈新步伐。继今年3月组建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后,8月28日,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重组揭牌。该中心将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决策咨询中心、经济研究中心、情报资源中心、信息化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中心。航天系统工程创建者、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原政协副主席宋健分别发来贺信,对此次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张庆伟向咨询中心主任王?声、党委书记李双庆等七位新任领导颁发了聘书和任命书。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第二次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74个单位共126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104篇。航天工业部宋健付部长,宇航学会王献、杨沛松付秘书长,会议主办单位航天部704所李尚仁所长,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工陕西省临潼县召开了“二○○○年惯性技术展望”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天在业部、航空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科学院、石油部、交通部、电子工业部、冶金部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所属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等30多个单位50多位代表。会议收(?)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1 1月 30日 ,40 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汇聚北京 ,出席了中国宇航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热烈庆祝中国宇航学会成立 2 0周年。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给学会理事长刘纪原同志的批示中表示 ,希望中国宇航学会在新世纪来临之际 ,探索新形势下学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再立新功。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 ,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中国科协副主席张玉台、总装备部政委李继耐、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等领导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林宗棠、刘纪原、沈…  相似文献   

18.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经过160多天的在轨测试及运用,卫星性能良好,技术参数正常,达到了90年代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于199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投入使用。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了交...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3,(4):10-11
今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应用系统与有效载荷2003年工作会议。来自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和五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宇航学会质量可靠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议,于1983年9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协、国防科工委、有关工业部、军兵种、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共75个单位的12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专业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梁思礼同志向大会汇报了委员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大会通过了以梁思礼为主任委员、何国伟为副主任委员、共由22位同志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名单。航天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