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遗传算法在求解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求解发动机非线性模型转化为一优化问题,提出一种用遗传算法(GA)来求解非线性模型的方法。与传统的N-R法相比,用GA法对初猜值的精度没有要求。对猜值缺少先验知识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GA法可大大提高求解非线性模型的收敛性。将GA算法与N-R法适当地组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2.
将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求多元连续函数极小值的无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求解该优化问题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从而得到非线性方程组问题的高精度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由三个观测方向确定卫星初轨的方法,在该法中卫星轨道直接由六个经典轨道根数表示。轨道根数的求解涉及对冗余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结合同伦方法基本思想和冗余非线性方程组的最小二乘广义逆,本文给出了该卫星定轨的同伦求解法。初步仿真计算表明,同伦求解法较其它传统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法在全局收敛方面具有优越性,同时也就表明该定轨法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指出,本文方法很容易扩展到N(N〉3)个观测方向确定卫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比较几种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的特点,在如何兼顾计算量与收敛速度,选择不同数值解法求非线性方程组的近似解等方面给出了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5.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国家财政部分主要支出项目,部分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回归方程,由此构成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方程组。再用M单纯形法求最优解。  相似文献   

6.
推进系统综合性能寻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新宇  杨育武  樊思齐 《推进技术》2010,31(1):61-64,81
研究了包括进气道和发动机在内的推进系统综合控制。采用了序列线性规划方法进行系统寻优,利用推进系统矩阵进行多次线性规划来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利用当前的实际机载计算机完成了硬件在回路仿真试验,仿真表明研究的性能寻优控制方法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推进系统整体性能,控制软件完全满足实时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种不需要迭代的发动机辅助变量建模方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现代航空发动机建模计算时常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但由于发动机模型非线性太强且十分复杂而不易在全包线收敛。本文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不需要迭代就可以求解此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引入航空发动机容积动力学中的变量及方程作为辅助变量及辅助方程,从而使整个非线性方程组闭合而可以直接求解。本文将此方法成功应用于某涡扇发动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李希文 《航空学报》1992,13(2):98-102
本文用“状态方程法”辅以Longe-Kutla数字积分法求解微分方程组,成功地进行了液压减震筒这类非线性不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求解分排涡扇发动机非线性方程组过程中出现的喷管进入无意义工作范围导致计算发散的问题.在传统的牛顿法中结合罚函数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对某大涵道比分排涡扇发动机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并且将计算结果、收敛情况和传统的牛顿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能够较好地处理喷管进入无意义工作范围导致计算发散的问题,改善了计算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阶段气动操纵面控制分配问题,将控制分配问题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进而采用混合线性规划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针对气动操纵面与控制力矩呈现非线性关系的情况,采用分段线性规划算法解决了控制面发生故障等非线性在线可重构优化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多种故障模式分段线性分配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构性能以及较小的分配误差。  相似文献   

11.
张海波  孙健国 《航空学报》2010,31(4):663-670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在线优化算法问题。基于序列可行方向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一般非线性优化问题改进的序列线性规划(SLP)在线优化算法——可行下降序列线性规划(FSLP)方法。其显著特点是通过适当的步长修正算法,在保证目标函数下降的同时,确保解的可行性。根据对偶理论证明了其核心算法的收敛性,对步长修正原理进行了数学分析,并详细介绍了算法实现途径。基于上述优化算法,以某型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模式为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在解决航空发动机在线优化问题时,相比传统的序列优化方法,在提高优化算法解的可行性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飞行器控制分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现代飞行器控制分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首先简要回顾了线性控制分配方法,然后着重论述了非线性控制分配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截距修正法、分段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及包含神经网络计算、遗传算法和模糊逻辑在内的智能控制分配技术,最后讨论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椭圆参考轨道的编队飞行控制系统,基于哈密尔顿 雅克比(Hamilton-Jacobi)方程,给出一种新的生成函数半解析近似解的计算方法,同时推导了编队飞行控制系统相对运动的线性状态转移矩阵,并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具体的编队飞行任务,采用线性规划算法得到了队形保持的闭环控制器,该算法得到的是脉冲形式的控制序列,因此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避免生成函数奇异点的方法,从而减少了生成函数间相互转换所带来的计算量。最后的非线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谢涛  张育林 《推进技术》1998,19(5):85-9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常规非线性回归算法的缺点,提出了方程结构与系数的混合回归演化策略方法。在指定最大回归项数的前提下,该混合回归演化策略先找到一些基本满足拟合要求(回归项数与精度)的初始种子回归方程,再以回归项数逐步减少、拟合精度逐步提高为准则,对初始种子回归方程进一步混合回归演化,最后得到回归项数最少、拟合精度最高的最佳回归方程。此外,利用该混合回归演化策略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常见的几个经验关系式进行了非线性回归拟合实例分析,拟合残差分布表明该混合回归演化策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混合优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性能寻优控制(Perform ance Seek ing Con trol)优化模式的特点,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研究了把发动机性能优化问题描述为线性规划问题。同时针对线性规划方法可能会收敛于局部极小值和非线性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P(L inear P rogramm ing)和MAPS(M odel-A ssisted Pattern Search)混合优化方法,并研究了LP和MAPS混合优化方法在航空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中的应用,同时在最大推力控制模式和最小油耗控制模式下进行了仿真。大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混合优化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并且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操纵面交叉耦合效应下指令分配不精准的问题,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提出了一种多操纵面非线性控制分配方法.在舵效线性条件下,引入虚拟控制指令建立了线性控制分配模型;考虑操纵面舵效交叉耦合非线性特征,以最小操纵面偏量为优化目标设计了交叉耦合控制分配器;采用修正BFGS算法改进序列二次规划,有效地求解了交叉耦合控制分配指令.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合理利用所有操纵面并实现精确分配.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空空导弹水平转弯轨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空导弹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建立了轨迹优化模型,并根据非线性规划优化算法的特点,对优化模型中的积分变量进行替换。采用一种改进的多重打靶法将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广义乘子法和变尺度法求解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最优转弯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轨迹优化方法实现了导弹在约束条件下的最短时间转弯,且所得结果符合运动学规律,对于离轴发射以及越肩发射的转弯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种非线性末制导系统模型的精确线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光前 《飞行力学》2000,18(2):85-88
针对未来高机动目标的拦截 ,运用非线性系统几何理论中的精确线性化方法 ,设计了一种空空导弹非线性末制导系统加速度指令。假设目标做逃逸机动 ,弹体 -自动驾驶仪响应用一个二阶环节描述 ,建立了导弹目标三维相对运动方程。根据终端约束直接选取系统输出阵 ,经动态反馈线性化 ,将非线性系统模型转化为线性方程 ,求得了目标任意机动时的非线性末制导系统的加速度指令。以纵向平面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得到的解可以用来改进导弹大离轴发射角时的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PSC)算法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解决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基于填充函数方法(FFM)的实时优化控制策略。通过构造填充函数,该算法可以在优化计算过程中能够不断跳出局部最优点,使得算法本身具备了全局寻优能力。详细介绍了其算法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基于上述的填充函数优化算法,以某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最小油耗优化控制模式为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在解决航空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问题时,相比传统的序列线性规划方法在全局寻优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