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相关领域技术合作与交流。第六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7年10月26日-28日在文昌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推进技术》编辑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航天文昌中转站、北京久久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相关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七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宇航学会、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推进技术》编辑部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3.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相关领域技术合作与交流,第六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7年10月26日-28日在文昌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推进技术》编辑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航天文昌中转站、北京久久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届会议主题:"全速域推进和飞发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合作与交流,第五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5年9月23日-25日在厦门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推进技术》编辑部、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主题是"面向空天新未来:  相似文献   

5.
《推进技术》2011,(3):311
2011年5月14-15日,受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的委托,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中国第二届爆轰与爆震发动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分别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北京大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等14家国内院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相关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七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宇航学会、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  相似文献   

7.
《推进技术》2013,(2):160
从1913年法国工程师RenéLorin提出冲压发动机概念到2013年,将是整整一百年。从亚燃冲压发动机到超燃冲压发动机,从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到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以及相关的组合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已走过了百年征程。为纪念冲压发动机问世百年,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增强技术合作与交流,拟于2013年9月召开第四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此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推进技术》编辑部联合承办,会议主题为"冲压发动机百年纪念"。一、征文范围:1.亚燃、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方案研究;2.组合冲压(包括涡轮冲压、火箭冲压等)发动机总体方案研究;3.水冲压发动机总体方案和工作机理研究;4.国外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发展规划及项目管理方法研  相似文献   

8.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合作交流.拟于2015年9月召开第五届冲压发动机技水交流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推进技术》编辑部联合主办会议主题是  相似文献   

9.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合作与交流,拟于2015年9月召开第五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推进技术》编辑部联合主办会议主题是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14日至15日,以"探索进排气研究机理、促进进排气专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进排气专业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发动机基础机理分中心主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和中科院力学所承办。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合作与交流,第五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5年9月23曰-25曰在厦门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推进技术》编辑部、厦门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0月四川省成都市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相关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七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9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宇航学会、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一所、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技术》编辑部联合承办,由泸州翰飞航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泸州航空发展投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7日-18日,以"夯实燃烧科学基础,助力航空航天推进"为主题的第二届燃烧学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和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某专项办、全国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和学者参与了研讨。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8月23日,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在花都洛阳拉开帷幕,会议吸引了国内外空天动力领域400余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本届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推进技术》编辑部、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航天化学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以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6日,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成都成功主办了"碳氢燃料亚临界裂解冷却相关问题及新技术"研讨会,会议由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中心承办。科技工程中心、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相关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七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宇航学会、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推进技术》编辑部联合承办。本届会议以"加强冲压技术创新,促进组合动力发展"为主题,探讨国内外冲压及其组合动力领域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沿,共享各项技术进步成果。热忱欢迎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并参会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促进爆震与新型推进领域技术不断进步,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繁荣学术思想,推动学科发展,促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爆震与新型推进委员会、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承办,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中心、《推进技术》编辑部协办的"第六届爆震与新型推进学术研讨会"拟于2019年4月17  相似文献   

18.
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进行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初步研究。该方面研究包括超声速燃烧初步试验研究、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计算模拟和试验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自由射流试验研究,获得了良好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国外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的研究重点已转向涡轮基组合循环推进技术上,高马赫数(马赫数4以上)涡轮发动机正在成为国外高超声速推进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弥补了涡轮发动机马赫数2~2.5上限和亚燃冲压/超燃冲压发动机马赫数3.5~6下限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刘麟 《国际航空》2011,(7):72-73
高超声速推进技术与高超声速武器密切相关,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一直是国外重点发展的战略军事技术。X-51A“乘波者”飞行试验的成功使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向实际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带动了其他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的发展,美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在加入该领域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