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欧阳 《飞碟探索》2008,(11):26-26
俄罗斯生物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塔利耶夫认为人类胚胎的照片就跟外星人的形象一模一样。他是所谓逆向进化理论的鼓吹者,认为人不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而是恰恰相反,动物是由人进化而来,这样才能对人的肚子里发生的怪异现象做出解释。这种怪异现象就是指人的胚胎在成长过程中先变成软体动物,后变成蝌蚪、有鳃的鱼、蜥蜴、有鳍的海豚,变成有拱嘴和卷尾巴的小猪,变成全身长毛的猴子。维塔利耶夫甚至认为宇宙深处存在这种条件:那里婴儿的坐胎期为地球的9个~10个星期。婴儿出生后.发育成小矮个、大光头、大眼睛的类人动物。这就是说,外星人实际上是不足月出生的人。 不过,本刊特约作者陈跃先生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船舷 《飞碟探索》2014,(12):24-25
说到生命和进化,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但有谁能想到,枯燥的数字也一样具有生命,也能复制、进化呢?数字进化的发现者、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克吉斯·阿加米说,数字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种生命体,别看它们是些无声又无形的家伙,可在复制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神奇本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3.
想把大自然改造得更好一点,非常困难,这是因为那错综复杂的结构和模式部是在长期的进化和调整中被慢慢塑造出来的。但我们可以向自然之母学习,比如,很多医学技术便是我们从动物身上学来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种的进化,加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动物在不同的时期从进化环节中消失.许多动物种类被生物学家宣判了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植物不需要神经元,因为它们不必移动就能生活下去。但大多数的动物类群都有神经元。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可能老早就“发现”了神经元。后来被所有的类群继承了下来;也有可能是分别几次“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邱伟 《飞碟探索》2010,(12):54-55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教授史蒂夫·琼斯表示,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类各个种族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融合。他预测,未来人类会融合到只剩下一个人种,人类进一步进化的脚步将变得更加缓慢。也许这是一个悲观的预测,人类进化的脚步真的就停止了吗?恰恰相反,人类正处于大进化的前夜。  相似文献   

7.
庾晋 《飞碟探索》2005,(2):17-19
人与猿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猿的脑容量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的生物学家和外科整容医生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于2004年3月宣布,他们可能已经发现猿类租先向最早的原始人进化时的第一次基因突变。虽然这一发现不是由人类学家提出的,但是引来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这一基因突变使人类的腭骨变得更小和更脆弱,而此次重要发现表明,  相似文献   

8.
能够看见地球的磁场。一直被认为是海龟、燕子等这些动物长途旅行家的专属本领.但是人类的眼睛或许也具备这种能力。隐花色素二号蛋白质是感应地球磁场的关键,实验发现将人类的隐花色素二号放进缺乏该蛋白质的果蝇里,可以修复果蝇的地磁定向感应力。果蝇和人类是天差地别的两个物种,但是人类的蛋白质却能在果蝇身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颜士州 《飞碟探索》2013,(11):17-17
凡动物身上的机体与功能,在植物身上无不具有。植物虽然没有像动物的心耳或心房、心室那样集中的解剖结构,但是其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却如动物体内受心脏控制着的血液循环一样严密,有条不紊。树皮既可御寒防暑,保护植物不受病虫的侵害,又排列着一条条“血管”,其中韧皮部的筛管将叶片制造的养料,安全正点地运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树心木质部的导管则是另一类型的“大血管”,专门担负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含氮物质和无机盐类运输到叶片的任务。如果树皮遭到破坏,就给病虫入侵大开方便之门,更重要的是切断了运送养料的“血管”,植物会慢慢枯死,这也就是老农所说的“树怕剥皮”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拥有一架太空望远镜。在研究过程中,天体生物学家借助的设备便不是太空望远镜,而是显微镜。天体生物学研究宇宙中生命的起源、进化、分布和未来。这一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将目光聚焦于寻找太阳系的适居环境和系外适居行星,寻找火星及太阳系其他天体生命起源前的化学迹象和生命存在证据,对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早期进化进行实验室和实地研究,同时研究生命适应地球和太空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候涛 《飞碟探索》2011,(9):51-51
时间机器可能只在电影上出现过,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有过无法解释的时间旅行经历:有些人在目击报告中宣称看到了金字塔的建造,还有人声称见到过真正的恐龙。但是,提交这些报告的人均不是重要人物。不过,最近的一份英国解密档案显示,1935年,英国空军中将维克多·戈达德曾驾机进入未来时空,后来又返回了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李有观 《飞碟探索》2012,(10):36-37
虽然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载人航天计划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理念。从星际火箭到新一代的无人探测机器人,目前美国所掌握的这些技术最终能够将宇航员送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13.
人类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始终是我们追寻的问题。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曾几何时,我们宣布我们解决了一切问题,不再需要有新的科技、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窘迫的局面:似乎已有的东西,不能使某些问题得到解决,还需要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理论来解决。其中之一就是人类进化中“缺失的环节”。说起“缺失的环节”,不得不从19世纪中期的一次考古发现谈起:1856年8月,在德国西北部的尼安德特河流域发现了一个残缺的头骨。这个头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  相似文献   

14.
U档案     
《飞碟探索》2009,(9):30-30
备注: 当时差不多24:00。我刚下班。当我走在面对着机场的路上时,发现山后面有光,就觉得很奇怪。之后我听到了狗叫、鸟鸣,动物们都变得不安,我也觉得很害怕。当我转过身来,我发现一束更大的光。但是我看不到飞行物,因为我当时还在货车中。我停下车从里面走了出来,就发现了一个庞大的三角形的物体。  相似文献   

15.
运动是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属性,辩证法认为,事物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这一进程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轨迹。  生命的进化论最开始是 19世纪由达尔文等人在物种起源的研究中引进的,并且很快地按照其基本精神被推广到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达尔文主义”。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和哲学家康德则比达尔文更早地应用了演化的思想,最先提出太阳系是经过演化形成的观点。而在 20世纪,由于哈勃对宇宙膨胀的天文观测,由于时间在科学中被重新讨论,宇宙本身的演化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心智。  在宇宙…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地质学家阿卡捷米克·杜加尔·吉克索恩的《人类之后,未来的动物》一书,把读者带到了5000万年之后的地球——动物世界中去……就其体裁而言.这是一部非常接近科幻小说的书,但实际上它是作者根据今天科学研究的结果,对人类因某种原因突然消失后.未来地球上动物的进化情况进行的一次颇为有趣的描述。 这位地质学家预测,在将来的某个地质时问,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水域会逐渐缩小,最终将在海洋中露出一条宽大的峡带,把亚洲与大  相似文献   

17.
距离第一架F-16在1974年2月2日首次飞行,迄今已满30年,虽然许多国家已考虑未来以F-35替换渐渐年迈的F-16机队,但是新一代F-16的性能增强型仍不断推出,甚至可与其后辈如“阵风”、“台风”、“钩喙兽”、MiG-29等战机竞争,称霸战机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到常州去参观了中华恐龙园,栩栩如生的恐龙,给人一种回到了恐龙时代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新型进化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进化神经网络模型大多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网络进化设计.而研究表明,这种进化神经网络存在遗传编码、遗传操作及网络结构限制等很多问题;而采用进化规划是一种很好的途径.鉴于此,为了克服传统进化规划算法的不足,结合作者提出的快速免疫进化规划提出了一种网络连接权值及其拓扑结构同时进化优化的新型进化神经网络模型.最后,通过典型的异或分类问题(XOR)比较了该模型同BP神经网络及传统进化神经网络的计算性能,发现它不但计算精度好,而且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美人鱼传奇     
每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的脸部特征和体形特征。猫和狗的脸形就不一样,猪和牛的体形也不相同。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具有自己的特征。但自然界中有些动物身体的某部分却与人身体的某部分极为相似,这些动物归纳起来有人面动物与人形动物。在人面动物中,人们比较熟悉的要算是美人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