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2,(5):6
[2012年3月23日][考古]中国科学家与巴西古生物学家合作,在中国辽西地区发现一种奇特的白垩纪翼龙化石。这件被命名为"猎手鬼龙"的化石进一步证实了中国辽西地区产出的翼龙组合与巴西东北部产出的翼龙动物群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演化关系。[2012年3月23日][考古]克罗地亚考古人员在温科夫齐一处建筑工地发掘出土一批银器,共50余件,总重约35千克,大部分为器皿。据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14,(6):5-5
考古学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恐龙家园石树沟找到了一具翼龙化石。这只翼龙生活在1.62{Z~年前,可能是最古老的翼龙。他们将其命名为Kryptodrak On Progenitor。这种被称为翼龙的可飞行爬行动物的分支成员后来变得十分巨大,例如风神翼龙,它的翼展约10.5米,相当于一架F-16战斗机的翼展。石树沟的流沙底下埋藏着大量的恐龙化石,是著名的“恐龙坟墓”。不过翼龙不是恐龙,它和恐龙的生活年代相同,灭绝时间也差不多,身上长毛,是温血动物。  相似文献   

3.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09,(10):5-5
2009年8月22日 美国的古生物学家最近在法国境内发现了一些1.4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翼龙脚印,被认为是一只正在觅食的翼龙降落时留下的。这是科学家首次确定由远古翼龙在降落时留下的脚印。  相似文献   

4.
<正>1.加拿大发现热带龟化石2009年3月,科学家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发现亚洲淡水热带龟化石。科学家称,这些龟化石的年代可追溯至0.9亿年前,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火山喷发现象,从而引发了全球气候非常温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5,(1):4-5
<正>习近平与巴西总统就中巴卫星发射互致贺电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04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升空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成功先例。04星成功发射,展示了两国科技合作最新成果和水平。希望双方积极落实中巴航天  相似文献   

6.
巨象     
西班牙考古学家发现并最终全部挖掘出了一处巨型恐龙骨骼化石,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所发现的最大恐龙。这个命名为——"土拉斯奥鲁斯鲁代文斯"的恐龙化石,是以出土的地区与村落命名的。其生活年代大概是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是由特鲁埃尔——城邦古生物学联合基金会的科考小组发现的。  相似文献   

7.
1.加拿大发现热带龟化石 2009年3月,科学家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发现亚洲淡水热带龟化石。科学家称,这些龟化石的年代可追溯至0.9亿年前,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火山喷发现象,从而引发了全球气候非常温暖。科学家猜测,由于快速升温,使得北极融化的冰水灌注北极陆地,从而形成淡水热带龟迁徙的淡水通道。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19日11时2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质量1452kg  相似文献   

9.
日本开放国防出口和生产的政策将为拉美地区国家,特别是巴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将投向这一地区来发展出口型国防工业。 巴西三年前启动的军事复兴计划,将确保与合作伙伴在建造民用和军用飞机,柴电潜艇和核动力潜艇方面的合作。日本在实行了数十年的限制军事硬件生产和技术开发的政策后,也需要抓紧进行国防生产。  相似文献   

10.
石上精灵     
这是一块形成于1.2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定格在画面上的,不是普通标本似的呆板的生物形骸,而是一幅生意盎然的《鱼趣图》:十来条狼鳍鱼悠闲自在地游着,摇晃着尾巴,扇动着臀鳍,有的鱼贯而行,有的正在嘴对嘴地唼喋……想象中的生物世界,当时大约是这样的:连绵起伏的辽西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到处覆盖着葱葱郁郁的森林,银杏、苍松、翠柏高耸云天,苏铁和蕨类植物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家最近根据对部分恐龙化石的化学分析,发现了植物杀害这种史前动物的证据。他们选取了五十多个埋藏在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南部的侏罗纪不同时代的恐龙化石样本,并对照同时代的鱼类、龟类及植物化石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中存在微量元素异常。主持这项工作的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馆长李奎说:“这些恐龙骨骼化石中砷、铬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偏高,有可能是恐龙生前过多食高砷、铬植物,新成代谢使砷、铬沉淀在骨骼中的结果。”对恐龙化石埋藏地的植物化石研究表明,植物化石中含砷量也非常高。砷即是砒霜,过量摄入会导…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于2004年6月23-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21000多平方米,有来自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美国、德国、意大利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家著名企业和国内16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促进国内外警用装备的技术交流,推动警用装备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巴西为辅研制的中国第 1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它于 1999年 10月 14日顺利升空 ,第 2天 ,中国地面站就接收到该星传回的良好的地面图像。到 2 0 0 0年 12月底 ,卫星已在空间运行了 1年多 ,中国 3个地面站和应用中心获取了该资源卫星 9万多景遥感数据 ,经处理后得到了中国许多地区的各级遥感产品 ,供有关应用部门分析使用。它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特别是首次直接获取了中国西部边陲地区的遥感图像资料 ,为开发西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 概况“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14.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空间活动美国《AIAA大学生杂志》1993年秋季刊扼要介绍世界各国空间活动。介绍分空间活动大国部分(美国、独联体、欧空局、中国和日本)、空间活动较少但作为重要投资的国家(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巴西)和活动少投资也少的国家(以色列、印...  相似文献   

15.
国际飞行器地面控制与飞行力学研讨会二月在巴西举行国际飞行器地面控制与飞行力学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2月7日~11日在巴西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在地圣爵西市召开。1993年2月9日,巴西利用美国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巴西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数据收集卫星1号(S...  相似文献   

16.
据巴西《商报》7月9日报道,由于财政困难巴西将推迟发射自己的第一颗卫星。发射日期可能延期到今年的12月份。这颗卫星是由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于去年制造的,它可接收和转播气象信息。由于美同方面施加了压力,由巴西决定美国轨道科学公司承接发射任务。轨道科学公司是在一年前与前苏联的宇宙技术设备总局争夺中赢得这份生意的。巴西原准备在今年5月,  相似文献   

17.
巴西,这个领土与我国类同的国家,其人口只有我国的九分之一,而可耕地却比我们多五六倍。但巴西对空间活动的重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0年代初期美国发射了陆地卫星后,巴西立即在本国却又是南美大陆地理中心的库亚巴建立了陆地卫星接收站。法国发射斯波特对地观察卫星后,巴西又开始接收斯波特卫星的图片。当我们访问巴西空间研  相似文献   

18.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联合举办的“国内卫星通信”国际研讨会从10月5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 1983年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通信年”,这次研讨会是“世界通信年”活动之一,也是中国邮电部首次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报名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泰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埃及、伊朗、英国、法国、苏联、巴西、美国、加拿大等24个国家和地区,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赤道地区两台站的扩展F 实际观测值与IRI-2007 模型预测值的比较, 研究了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地域局限性和预测的准确度. 该模型建立在美洲扇区赤道附近台站资料基础上, 本文选取非洲扇区大体同纬度两个台站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统计结果表明, 无论在发生概率日均值的年变化趋势上, 还是在扩展F 发生率年均值随地方时变化以及随太阳活动的统计中, 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而对非洲两站实测值的分析和IRI-2007 模型对南美巴西地区的预测又分别与当前已有的研究结果相符. 分析结果表明, (1) 建立在巴西台站数据基础上的IRI-2007 模型的统计建模极具参考价值; (2) 赤道和低纬度电离层扩展F 现象有强烈的经度效应, 在该模型建模方法基础上, 结合不同扇区实际资料的统计, 能改进该模型全球应用的普适性; (3) IRI-2007模型能正确反映巴西地区扩展F 的发生概率, 用该模型和其他扇区不同条件下的实测值对比, 提供了一个细致研究扩展F经度效应的基础, 有利于确认导致扩展F发生的基本条件和多种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家从各种新闻媒体传播的消息中已经知道,在全国人民热烈庆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欢呼声中,我国航天战线连传捷报:2003年10月21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举成功地把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