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造一个「地球」张友新不管你属何种人种,也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球生物圈之中,它是养育人类的“天堂”,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能否用人工的方法再创造一个“地球”呢?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追求。如果人类能够创造“地...  相似文献   

2.
谢懿 《太空探索》2012,(4):47-49
登陆小行星很可能是人类下一个最激动的创举:在“小王子”号宇宙飞船上,三名勇敢的航天员正在准备踏上一个新的星球。他们是第一批旅行到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地方的人类,此时的地球已经缩成了他们身后的一个蓝色暗点。  相似文献   

3.
齐悦 《飞碟探索》2002,(1):17-17
千百年来,人类主宰地球的意念在各种肤色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怀疑,就像当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样即使有人猜测过也仅仅是稍纵即逝。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里: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外星生物”会不会和我们正共同主宰着地球呢?答案是不肯定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但却至少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何谓“外星生物”?依本人观点,外星生物应是不同于人类的、存于另一种世界之中的、与人类具有同等水平而不同质的思维水平的生物体。这里之所以用“另一种世界”,包括了三种可能性:宇宙中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  相似文献   

4.
来之不易的认识层次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指的是人们思想认识有一个局限性,即自己认识自己难。对于人类来说,要提出自己所正在面临和进行的运动是人类文明演变这一认识,是一个相当来之不易的认识层次,它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在人类古文...  相似文献   

5.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那么,他们都在哪儿呢?” 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家费米在餐桌旁似乎随意的一个问题,却引出一个大讨论。费米所说的“他们”,是指较之人类文明程度更高的外星智慧文明。假如考虑以下两个假设.那么人类早应该和外星智慧文明有所接触了。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的航天技术出现以来,现代战争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军种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就像上世纪飞机的出现导致空军的发展一样,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崭新的军种——“天军”也随之出现,其中制天权的夺取是“天军”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骆昌芹 《飞碟探索》2012,(12):58-59
人们喜欢把浩瀚无垠的太空比做“星的海洋”。发明飞机以后,人类开始在这一海洋的“浅滩”戏水;载人宇宙飞船把人们带到较深的“水域”;后来又有了航天飞机。但是,在这片“星海”中,人类还只能算是“蜻蜓点水”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颇为“古老”的话题,然而作者所表达的,远非对历史的简单追溯。“世界有许许多多,还是只有一个?这是研究大自然的极为高贵而备受推崇的问题之一”(阿尔伯特·马格纳斯)。在茫茫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生存的星球?还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生...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我们从我们的动物祖先身上继承了发动战争的倾向……战争以及其他所有的暴力行为都是在基因水平上被设定好,并且烙印在人类天性之中的……人类有一个‘暴力的大脑’……这些说法从科学上来讲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和组织认为美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组织,但美国人还在竭力保守这一秘密。美国人为什么要保守秘密,而且这种“保守”已远远超出了“保守”所应有的界限。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人“公布这些秘密将导致人类的恐慌”,这已间接地说明飞碟不只是“大气物理现象”,还是一种能导致人类恐慌的可怕东西。   有证据表明早在 20世纪 4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美国人就与飞碟“乘员”有了接触,至少美国人已经掌握了飞碟存在的证据。   举证一: 1989年在亚利桑那州的费尼克斯召开不明飞行物研究会。一个…  相似文献   

12.
锦瑟 《飞碟探索》2012,(11):58-5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虚拟世界一直是广大电脑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相关的科幻电影作品也是层出不穷,比较经典的有《黑客帝国》系列和《十三度凶问》等。我们能通过电脑程序来创造一个世界吗?我们能模拟出虚拟的“人类”和“社会”吗?对于此类问题,我想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来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3.
《飞碟探索》2014,(5):68-69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发育的。人类的大脑从出生到25岁左右都在不断发育,并经历了几个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18个月里,此时大脑灰质(即神经元胞体和突触,大脑的主要功能单位)过量产生,然后经历一个被称为“突触剪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为中心作战”(Network Centric Warfare)是当前讨论“军事事务革命”(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之时,最热门也最核心的用语。科技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当科技发生巨变。将随之改变战争的风貌,如今人类已逐渐步入“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信息时代的战争强调“信息优势”、“状况意识”(situation awarerless),争取“优势战斗空间消息”(dominant battlespace knowledge).而“网络中心作战”就是属于信息时代的作战方式。美国陆军正着手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未来战斗系统”(Future Combat System,FCS),英国空军的“未来空中攻击系统”(Future Offensive Air System,FOAS)也改采网络为中心途径、美国海军则研究协同接战能力(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CEC)以及一套网络为中心的反潜作战架构……新时代中新观念、新词汇不断出现.使人目不暇给。究竟何谓“网络中心作战”?  相似文献   

15.
猜想的缘起近代科技发展史上,有几次重大的定理、定律的发现,都源于在此之前的某些猜想,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先生成功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即为著名的一例。今天,科学家们以有力的事实及科学的论断告诉人类: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有一个不容跨越...  相似文献   

16.
第五节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这一天是人类航天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清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上,矗立着高达38米的银白色多级运载火箭。一位年轻的苏联军人在迈上通向“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阶梯的最后一级时,对着前来欢送的人群高喊一声:“再见!”然后走入座舱。他就是将要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飞出地球、遨游太空的使者尤里·加加林…  相似文献   

17.
航天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运载技术则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人类要利用空间,开发空间,首先必须能够进入空间、这是开展一切航天活动的基本条件。运载火箭作为迄今为止人类进入空间的最主要的手段,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曾总结到:“运载火箭有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航天活动的规模和量级。”  相似文献   

18.
新近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用电影语言建立了一个逼真鲜活的世界,并且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外星冒险故事。片中展现的最为神奇的一项“技术”,就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界面设备。人类能够以“心灵感应”驱动和控制化身,并通过后者的感官体验环境、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9.
布莱恩·克雷格说,在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在电视中看到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当时就禁不住心生好奇:“这一切部是如何开始的?”在他的著作《宇宙大爆炸之前》中,这位英国科普作家探讨了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的各种旨在解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相似文献   

20.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个第一次: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NEAR,简称“尼尔”),于2月13日北京时间凌晨2时左右,在距地球3.15亿千米之远的“爱神”小行星上着陆。这是人类无人探测器第一次降落在小行星上,这一壮举瞬间揭开了人类太空探测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