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蜗杆与塑料斜齿轮传动中塑料齿轮的承载能力,研究了传统等齿距蜗杆与斜齿轮啮合传动时受力的特点,提出了蜗杆与斜齿轮不等齿距啮合方法。基于梁弯曲理论和轮齿变形理论,得到了齿面载荷、变形及接触刚度的关系,并以轮齿齿根弯曲变形率相等为前提,推导了不等齿距啮合的设计方法,得到了不等齿距啮合时蜗杆的齿距调整量,通过静态强度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等齿距设计可以使塑料斜齿轮的承载能力提高13.69%。   相似文献   

2.
用于篦齿封严装置的减振阻尼环设计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弹性力学和接触力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用于篦齿封严装置减振的阻尼环设计方法.采用动柔度法求解了安装有阻尼环的篦齿封严装置的动力响应.分析了阻尼环尺寸和接触压力等参数对篦齿封严装置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在篦齿封严装置和阻尼环的组合结构中,存在最佳的阻尼环结构参数,此时阻尼环减振效果最佳;对组合结构不同的周波型振动,阻尼环的减振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环面蜗轮滚刀的切削性能及滚齿效率,将滚刀的容屑槽设计成螺旋槽,减小刀齿两侧前角的绝对值,均衡两侧刃的切削条件。根据齿轮啮合理论和环面蜗杆成形原理,以滚刀基本蜗杆分度环面螺旋线的导程角和前刀面曲线的导程角互余为依据,提出一种由圆柱产形面变传动比展成环面蜗轮滚刀螺旋槽前刀面的方法;计算得到滚刀分度环面处的前角近似为0°,而刀齿左侧的前角从齿顶到齿根由正值变为负值,右侧前角从齿顶到齿根由负值变为正值,并且正前角和负前角的绝对值较大。进一步对滚刀前刀面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滚刀模型导入VERICUT软件中,测量其前角,验证设计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滚刀两侧前角绝对值较大的问题,各刀齿左右两侧的前角控制在-0.6°~0.5°之间。   相似文献   

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齿轮传动具有突出的优点,在航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提高面齿轮的加工效率,针对面齿轮球形滚刀及滚齿加工进行了研究。根据面齿轮传动原理,得到了面齿轮插齿成形的型面。研究了从圆柱齿轮向球形滚刀基蜗杆演变的过程,分析了球形滚刀的成形方法,推导了球形滚刀基蜗杆的型面方程和螺旋升角。建立了球形滚刀加工面齿轮的坐标系,推导了球形滚刀加工面齿轮的型面,利用VERICUT对2个实例进行了加工仿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际加工试验和检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球形滚刀可用于面齿轮的加工。  相似文献   

5.
面齿轮齿面的自适应采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齿轮齿面的数字化是齿面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在三坐标测量机上进行的齿面采样,提出一种根据给定精度确定采样网格点数量的方法:对采样网格边界线进行初步自适应,利用截平面法得到初始采样网格;同时根据给定的采样网格点数量,借助基于形状的采样算法,对初始采样网格进行迭代,生成自适应采样网格,最终实现面齿轮齿面数字化检测采样的自适应规划.  相似文献   

6.
采用摄远物镜与显微物镜组合技术在小尺寸条件下实现了大的物镜焦距,确保了瞄准分辨力和对准精度.设计了一种新颖的"A"字型分划板,既能用作准直目标,又可以供线阵CCD进行双坐标角度测量.装置与多齿分度台、多面棱体等配合使用,可以完成经纬仪主要性能指标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SP—60渐开线检查仪是瑞士MAAG公司生产的一种齿轮量仪,它可对Φ25~600mm、模数1~20齿轮的渐开线、齿面表面粗糙度、螺旋角进行测量。由于它具有功能较多、使用  相似文献   

8.
    
多头环面蜗轮滚刀通常采用螺旋槽,以降低刀齿负前角的绝对值、并均衡每个刀齿左右两侧的前角,从而提高滚刀的切削性能。由于环面蜗轮滚刀螺旋线上各处的螺旋升角不同,所以各个刀齿左右两侧的前角均衡问题更为复杂,鲜有螺旋槽前刀面的精确成形方法的研究。基于环面蜗杆专用数控机床,提出采用双锥砂轮磨削螺旋槽环面蜗轮滚刀前刀面的方法,根据齿轮啮合理论,建立由双锥产形面展成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滚刀螺旋槽前刀面的数学模型,给出每个刀齿两侧在分度环面螺旋线上的前角计算公式。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采用直槽滚刀,对应的前角在-19.530 3°~19.530 4°;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可使得螺旋槽滚刀对应的前角在-8.1°~7.3°,有效减小了刀齿负前角的绝对值。对环面蜗轮滚刀螺旋槽进行仿真加工,并且在仿真软件中对前角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证明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栅投影测量原理的大型壳体壁厚自动化测量方法及其在大型锥形壳体产品自动测量中的应用。采用基于坐标转换统一的数据拼接方法,通过对自动测量系统的多坐标系综合标定,实现了多站位扫描测量数据的精密拼接融合。利用点云检测软件Polyworks完成了产品数模比对分析和壁厚检测,并对测量系统壁厚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基于坐标融合的大型壳体壁厚自动测量方法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分离式方位角垂直传递装置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不同传递距离、高准确度校准方法。在水平状态下,利用五棱镜、硅油盘和自准直光电经纬仪,实现对不同传递距离无机械连接的方位角垂直传递装置的检测和校准,并对校准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和试验验证,为方位角垂直传递装置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齿轮全谐波误差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全谐波误差分离技术是一种新的亚微米级测量技术.在一台光栅式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上,它用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能分离开仪器轴系测量链的系统误差(包括测量蜗杆误差、光栅传感器误差、轴承回转误差等)和被测齿轮的全谐波误差.因而能满足5级或更高级别的齿轮测量要求.在对上述误差进行谐波分析后,可找出仪器及被测齿轮的误差来源.这就提供了进一步提高仪器测量准确度的可能性,从而使新一代超精密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的测量不确定度可以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的传输漂移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数字信号漂移量的准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数字通信信号漂移的定义、测量原理和目前国内外测量数字通信信号漂移指标的主要方法,示波器法和专用漂移测量仪表法适用于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工程测量,而时间间隔测量法和频偏测量法适用于建立测量标准。最后简介了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建立的数字通信信号漂移测量仪检定装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HP-VEE软件及现有设备实现数字电压表的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量速度,减少了由于人员因素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和模拟正弦机是检验随动系统性能指标的专用测试设备。介绍了数字和模拟正弦机校准装置的研制过程。该装置是一套便携式校准装置,可以对数字和模拟两种原理不同的正弦机进行现场校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陀螺寿命试验计算机监测设备的设计方案。此监测设备的研制目的是为了用于在长期、连续工作条件下,自动监控多个单自由度陀螺的运转情况,完成寿命试验。在进行设备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其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6.
超精密球度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球度测量方法很难达到亚微米级的测量准确度。为此,提出了超精密球度激光干涉测量的新方法,介绍了测量装置的结构及测量原理,并给出了球面波和球度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辐射测温中环境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辐射测温中,环境辐射对辐射测温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环境辐射的影响,不少参考资料中指出500℃以上可以忽略,经理论分析得出,是否考虑环境辐射的影响,不仅与所测温度有关,同时与辐射温度计的工作波长和所测物体的发射率有关。为了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分别对单色、比色测温中环境辐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型轴类零件形位误差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偏摆仪基础上,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研制了“经济型轴类零件形位误差测量仪”。介绍了测量仪的机械结构、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原理,并对测量仪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该仪器可用于圆度、轴线直线度、同轴度和径向跳动误差等项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9.
精确测量空间自由曲面的传统方法是采用三坐标测量机的接触测量或简单的非接触测量,这些测量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在深入研究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由曲面的非接触自动测量方法,介绍了测量系统的构成、曲面边缘的提取、自动扫描方式的规划以及测头跟踪方式等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双经纬仪三维测量最佳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个参数描述双经纬仪三维测量的布局,把测量不确定度表示为测量区域坐标点的函数,并以四个布局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测量区域中最大测量不确定度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测量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