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挠性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强烈振动,而且一个转速下的平衡将造成上一个转速平衡状况的破坏。挠性转子动平衡不同于刚性转子,采用刚性力传递理论的平衡方法不能消除挠性轴的振动,也达不到平衡的目的。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摸索,总结出了多种国际领先的工艺方法,进行薄壁挠性高速转子的动平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某压气机试验件转子平衡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及其转动部件运行的平稳性与转动件的平衡品质密切相关.为保证压气机试验件可靠运行,分析了压气机转子静平衡、初始动平衡、最终动平衡允许剩余不平衡量控制方法,以及最终动不平衡量的分配方法,并针对某压气机试验件转子,通过采取零件静平衡、组件初始动平衡、转子最终低速动平衡的分步平衡方法,保证了该试验件转子的平衡品质.试验运行结果表明:采取分步平衡精度控制方法,试验件运行平稳、振动水平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涡轴发动机整机试验中出现的振动过大现象,通过建立考虑低速动平衡的刚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低速动平衡后刚性转子的动力学响应,对涡轴发动机典型燃气发生器转子平衡状态与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介绍了该型发动机整机试验中出现的振动过大现象及后续的排查措施,分析了该类转子振动模态特性与激振载荷的关系,建立了该类转子在不平衡状态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2种初始不平衡状态的转子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该类涡轴发动机典型燃气发生器转子,当离心叶轮处存在较大初始不平衡时,转子的低速动平衡虽能较好地控制其前2阶振动,但会加剧其在大转速时的振动,特别是转子第3阶弯曲型临界转速裕度不大时,应当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4.
某涡桨发动机低压模拟转子的工作转速在弯曲临界转速以下,该转子出现了由不平衡引起振动超限,导致无法运行至工作转速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动平衡试验研究。首先,在动平衡机上对低压模拟转子进行低速平衡,再结合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了低压模拟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动平衡试验后的转子振动明显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振动特性,平衡效果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控制高转速下同类型航空发动机转子的振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转子的分类,动平衡的影响互及小型挠性转子动平衡的工艺内容,具体分析了涡轴8联合转子的动平衡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平衡对转子不平衡振动精稳抑制的需求,采用虑及多转速状态的转子高速动平衡优化配平方 法,开展了核心机转子动平衡试验。以核心机转子系统为对象,研究在高压压气机转子第4、9级盘上配重抑制高压涡轮振动的可 行性。综合考虑核心机转子在多转速下的振动状态,以残余振动平方和及残余振动最大值为目标函数,采用优化算法对配平方案 进行优化,制定了核心机转子高速动平衡方案。在核心机转子系统试验台上分别进行了单平面-单转速、单平面-多转速、双平面- 单转速以及双平面-多转速动平衡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虑及多转速状态的转子高速动平衡优化配平方法能使因不平衡引起的 核心机转子振动在工作转速区间内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7.
用动平衡机进行静平衡的探讨StaticBalancebyMeansofDynamicBalanceMachine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燕文斗,刘庆军在航空发动机中,涡轮转子和压气机转子的不平衡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有很大影响,该不平衡量是发动机振动的主...  相似文献   

8.
应用小发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某新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的结构特点出发,简要说明了对该转子进行实际高速动平衡操作存在的困难及采取的对策。在试验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影响系数法和自行设计加工的精密平衡卡箍,高质量地完成了细长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表明:高速动平衡技术可大大减小细长柔性转子的动挠度和支承动反力,从而达到减小发动机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转子动力特性及动平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转子动力特性及动平衡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转子动力特性研究,转子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及不平衡所引起的振动特点,柔性转子的平衡条件、平衡特点、评价标准、平衡目的和要求,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的一般方法,转子新型动平衡方法,转子自动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10.
影响系数法是利用线性系统中校正量和被测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转子动平衡。实际应用中,转子系统往往是支承在具有非线性刚度的轴承上。由于线性假设不成立,直接使用影响系数法进行转子动平衡将十分困难。本文运用Lagrange方程和柔度影响系数,建立了非线性支承多盘转子系统的动平衡计算模型,提出了运用优化算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等效线性化来平衡非线性支承转子的方法。计算实例表明转子由不平衡量引起的振动得到了大幅度减少,达到了非线性支承转子动平衡的目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在涡轴发动机整机减振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完成了动力涡轮转子平衡破坏后的重新高速动平衡试验 ,效果良好。对动力涡轮转子平衡破坏后及重新高速动平衡后的涡轴发动机在整机台架试车中的整机振动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结果表明 :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对减小涡轴发动机的整机振动有显著效果。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技术在涡轴发动机整机减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发动机地面性能调试试验中所表现的振动特征,推测高压转子工作状态不佳为振动异常的可能原因。对发动 机分解检查时发现高压压气机后轴存在跳动超差的现象。更换满足要求的后轴后,发动机未再出现类似异常振动,证明振动分析 的正确性。为探索该弯曲转子在发动机动平衡及真实运转过程中的力学表现,利用带初始弯曲的Jeffcott转子对目前低速动平衡 的原理进行了推导,说明了低速动平衡不能消除转轴存在初始弯曲对振动的影响。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带初始弯曲的转子响 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若初始弯曲偏大,会显著加剧转子自身在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动响应,给转子的安全稳定运转带来巨大的 风险,控制转子的初始弯曲量级对控制整机振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型高速回转机械的转子在动平衡机上进行高速动平衡时,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工况与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考虑到现场识别滑动轴承油膜动特性系数时存在的种种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在动平衡机上识别滑动轴承油膜动特性系数的新方法。数值试验表明,本文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对工作在三阶弯曲临界转速以上的对转发动机模拟低压转子进行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实测得到了转子在额定工作转速范围内高速动平衡前和高速动平衡后振动幅值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完成了全转速范围内的高速动平衡操作,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效果,掌握了该转子的平衡规律,基本解决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柔性转子动平衡方法需要添加试重、多次启动的问题,发展了一种基于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的柔性转子二阶动平衡方法。该方法得益于转子有限元建模技术的发展,通过Samcef Rotor获取转子平衡所需的各阶模态,结合测量所得参考点的振动信息,利用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计算得出平衡所需的配重大小和方位。运用该方法对试验转子分别进行了一阶和二阶平衡,每次平衡只需开车一次,平衡后一阶振幅下降59.44%,二阶振幅下降97.56%。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转子不平衡振动,减少平衡开车次数,大大提高了转子的平衡效率。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于小发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某新型涡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转子的结构特点出发 ,简要说明了对该转子进行实际高速动平衡操作存在的困难及采取的对策。在试验过程中 ,创造性地应用影响系数法和自行设计加工的精密平衡卡箍 ,高质量地完成了细长柔性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表明 :高速动平衡技术可大大减小细长柔性转子的动挠度和支承动反力 ,从而达到减小发动机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了装实心和空心传动轴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及装配引起的不平衡分散度考核共9次试验。结果表明:装机用动力涡轮转子的临界转速设计合理;高速动平衡对减小细长柔性转子的动挠度效果显著;对平衡好的转子进行分解和重新装配将带来附加的不平衡(装配不平衡),从而引起转子振动幅值发生变化,但只要保证高速动平衡精度和装配质量.就不会对转子原有的平衡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实现真正动平衡的理论基础和手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利用新技术进行旋转工件的动平衡检测。采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软件技术,较之传统的检测技术,可更加准确,高效地解决从简单的电机转子直至复杂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的动平衡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某微型发动机转子在高速动平衡试验台上,在一阶临界转速附近进行柔性转子动平衡的方法,步骤。介绍了临界转速及平衡转速确定的方法和结果。高速转子去平衡结果表明,在平衡转速下,使转子达到了较高的平衡精度,振幅明显下降,能安全越过临界转速,并降低了转子传给发动机机匣的振动和减少了轴承负荷。  相似文献   

20.
对精密旋转设备的静、动平衡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测量方法;为了减小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双校正面的动平衡系统设计和整机的静平衡系统设计,其结论对各类精密旋转设备总体结构和主轴系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