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潜  陆满君  宋柯  于祥祯  杜科 《上海航天》2021,38(3):157-162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有反隐身和抗干扰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是当前国内外精确制导技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且向着高集成度、超宽带、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当今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研究动态,阐述了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发展历程和世界各国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研究现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展望了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多频段/宽带、共形、多通道阵列、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随着相控阵制导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必将带动精确制导武器性能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成像探测是目标识别及精确制导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导弹可以很好抑制背景干扰,区分目标与箔条云干扰。特别是反舰导弹档制导雷达已开始采用毫米波技术,为末制导雷达目标成像探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外毫米波寻的技术在反坦克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巡航导弹等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过程.综述毫米波系统(毫米波雷达、双模导引头),毫米波器件(砷化镓器件和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小型化和高密度封装,自动识别和并行处理的当前进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雷达的发展与变革主要取决于二个基本因素:一是雷达根据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其中包括各种反雷达技术的进步对雷达提出的挑战;二是雷达支撑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在雷达理论和雷达技术自身的进步,基础元器件的进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计算机、光学、人工智能、通信等)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对海上复杂战场环境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叙述,从电子对抗的角度分析了末制导雷达对抗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国内外主流电子干扰手段研究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末制导技术的研究方向,以及实现工程化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毫米波制导技术的基本特点,主要的制导体制和性能,并且对当前国内外毫米波制导技术研制水平和应用情况做了概括地介绍,分析了毫米波制导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毫米波雷达     
介绍毫米波雷达的特点.综述毫米波技术的关键器件——振荡器件发展现状及其主要性能参数.讨论毫米波雷达的各种军事应用和民用的情况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目前国外几种相控阵地面制导雷达的现状、发展概况及工作性能,尔后对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发展趋势作了重点叙述.认为,未来相控阵制导雷达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致力于实现全空域工作,增强自适应控制雷达参数的能力,降低成本,减轻重量,以及解决多功能与雷达参数最佳选择之间的矛盾等.为此,需从两个方面着手工作:一是从系统设计中寻求技术途径;二是研究实用的相控阵天线阵.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对抗环境中,综合利用多种频谱资源能够拓展飞行器的功能。从分析电子对抗环境入手,介绍了典型干扰的基本组成、特性和研究现状,并初步阐述了电子对抗环境对飞行器造成的威胁。通过分析雷达制导技术和典型干扰技术,结合雷达与电子战的一体化设计思路,提出了飞行器雷达制导与干扰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飞行器雷达导引头在进行探测、制导的同时,实现对高威胁辐射源的干扰。经分析,该方法在拓展飞行器雷达导引头的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优化飞行器总体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钱崇智 《上海航天》1990,(5):16-18,7
为了降低各种地物杂波对雷达接收机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动目标跟踪方案.该方案采用单个模拟式多普勒滤波器,实现动目标提取与单脉冲跟踪兼容;动目标距离跟踪采用分裂波门技术.给出了动目标跟踪原理框图.外场试验表明,该方案是成功的.雷达各项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所是制导雷达设备研究所,80年代以来,在加强工艺工作,适应承担样机试制与小批量生产任务的转变;以及在发展工艺技术,提高制导雷达研制生产水平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现值《航天工艺》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一总结归纳以利交流,藉以表示对《航天工艺》创刊十周年之祝贺。  相似文献   

12.
结合毫米波的特点介绍了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发展背景和应用概况、国内外毫米波制导器件的研制现状,提出了发展毫米波制导技术的思路。最后给出了国外几种毫米波制导体制的框图。  相似文献   

13.
指令制导是提高制导弹药命中和毁伤概率的关键.介绍了制导弹药指令制导技术及其抗干扰措施,对指令制导干扰技术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要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14.
普通脉冲雷达由于存在地物杂波干扰不能探测到低空飞行的飞机,多普勒雷达由此应运而生.雷锡恩公司首次研制了连续波多普勒雷达,并将之应用于“麻雀”和“霍克”导弹中.以后人们又研制了脉冲多普勒雷达,它兼有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的特性.介绍雷锡恩公司研制连续波雷达中的关键技术,叙述防空问题的特殊观点.详细论述低空防空武器制导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主要有指令、噪声和尖叫声等)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最后介绍低空防空导弹技术和雷达技术的进展以及现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章介绍了制导雷达技术的发展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旨在了解国内外制导雷达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介绍“爱国者”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其抗干扰性能,提出了对其进行干扰的可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雷达抗干扰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介俄罗斯"道尔-M1"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技战指标[1]的基础上,阐述其搜索雷达(C波段全相参脉冲多普勒体制三座标雷达[1])以及目标跟踪和导弹制导雷达(Ku波段有限扫描多普勒相控阵雷达[1])采用的抗干扰技术,为提高系统的夜战和对付强有源干扰的能力,提出进一步改进其作战能力的两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吴为 《上海航天》1994,(6):23-25,29
提出制导雷达以功能板为备件时,根据备件保障水平选取备件品种、确定备件数量的定量设计方法,并指出备件不足对雷达使用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面临的电子战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命中率和威力已使各国加强了对舰船防御系统的研究,从而使反舰导弹的突防难度增大。舰载有源干扰对末制导雷达的威胁并不大,而箔条干扰、舷外假目标以及弹炮一体化系统却对反舰导弹形成极大威胁。因此反舰导弹除了应在战术、技术上使用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外,其末制导雷达应采用缩短开机时间、多参数大范围捷变技术使敌舰船防御系统难以截获雷达信号,或仅有很短的反应时间;采用信号识别技术区分真假目标;扩展雷  相似文献   

20.
John.  SL 何莹 《空载雷达》1995,(3):12-15,11
本文从过去的一篇ICMWFT90论文谈到最近发表的产在于毫米波综述和毫米波应用的论文中所涉及的毫米波雷达的最新进展,本文记录了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进展情况,起初,毫米波技术的迅速提高曾引起巨大进展。如今不但在研究新的毫米波应用,而且还在继续改进以前开发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