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飞碟现象的开始时间被定为 1947年,因为正是这一年,美国商人、飞行爱好者尼斯·阿诺德遇到了一队奇特的不明飞行物体。在近几十年间,世界研究飞碟的组织约有 500个,许多人都声称自己看到了飞碟。这一切使人们联想到有外星人的存在。但到现在为止,许多国家的军人都认为,飞碟实际上是地球上制造的新一代飞行器,是人类设计才能的突出体现。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讲,专家们并不排斥圆盘形、蛋形和球形飞行器的存在可能,因为它们完全可以飞行。还是在航空的开始阶段,前苏联的著名发明家阿纳托利·乌菲姆采夫就证明了这一点,他制造了圆…  相似文献   

2.
它象一把大铁锹,头朝下在大气中运动,更确切的名字叫冲浪板,事实上它是空间飞行器的实验室设计品——声波飞行器(Waverider)。目前在太阳系内飞行的飞行器,是借助行星引力场助推的方法,提高其飞行速度。例如伽利略探测器,先绕地球飞行,经地球引力场助推,飞向金星,绕飞金星,又经过金星引力场助推,再飞向地球,再获得地球引力场助推。这三次引力场助推——三次提高探测器的飞行速度,使探测器穿过小行星带(目前正在这一段飞行),飞回地球,最后一次借助地球引力场助推,飞向木星,时间长达6年。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 ,人类回顾自己的历史会看到 ,在这100年中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类不仅学会了利用自然界几乎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 ,改变着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并且建立起了一整套包括生命起源、宇宙诞生、基本粒子等在内的学科和认识体系。总之 ,从宏观到微观 ,从天上到地下 ,从远古到未来 ,从物质到精神 ,人类都试图用自己的智慧之光 ,来解释一切感知到的事物。但是 ,今天的人类智慧 ,也有不能企及的领域 ,可以说20世纪的飞碟现象 ,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发现飞碟现象以来 ,…  相似文献   

4.
飞碟光束在众多飞碟现象中是最富有神奇性、最引人注目、最光怪陆离的,它使人类现有的物理光学知识黯然失色,对飞碟光束的研究将为人类物理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这里我们来看看飞碟光束使人致瘫这种现象,或许我们能有一点突破!让我们先来看几则飞碟光致瘫的案例:1972年,芬兰普尔金市两名20岁出头的姑娘看到一个带有发光圆盖的飞碟.突然,飞碟射出一道光束击中了这两位姑娘.她俩顿时就从头到脚失去活动能力,好像被焊在原地似的既不能呼吸,也听不见声音,更无法呼救.然而她们的头脑却很清醒,有逃离的念头.  相似文献   

5.
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经常是身体柔软、体形巨大、流着黏糊糊的液体的形象。他们乘坐飞碟在空中飞行,喜欢绑架人类做研究,甚至乔装成地球人,混在人群之中。  相似文献   

6.
外星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跟地球文明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作为外星人乘具的飞碟,它在外星文明中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外星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飞碟来源于它所在的文明,又集中体现了它所在文明的发展程度.外星人通过飞碟实现了宇宙飞行,同时将他们的文明延伸到星际之间,这样的文明可以称为星际文明.以飞碟为标志工具的星际文明,远远超越了现阶段的地球文明,它的出现使地球文明的光环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7.
遥远的企盼     
现在的人类好像没有更激动人心的等待了,于是等待天上的飞碟——UFO成了众人一致的企盼.我也是各中之人,但是最近我在想,这也许是一场古老而无边际的企盼!现代的人类,拥有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和扩张力,也同时拥有前人不可设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世界上各个角落里发生的大凡小事,几乎可以一瞬间传遍这个小小地球的各个角落:现代战争、环境污染、太空星球碰撞、火箭发射……不一而足.但是唯有这谜一样的飞碟,在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8.
挑战视宁度     
谢懿 《飞碟探索》2007,(2):9-11
在一些拍摄图片中,往往能看到大气的色散、畸变、吸收、红化以及折射效应.温度不同的空气层,完整的落日畸变成了水平的屋脊状.大气的色散效应使得落日的顶部浮现出绿色的边缘.在天文观测中,大气色散会使一个天体蓝色或绿色的像略高于它黄色或红色的像.因为地平线方向更为强烈的大气折射,太阳已被扭曲成了椭圆形,而且在地平线方向,浓厚的大气会吸收、红化更多的光.  相似文献   

9.
众议院     
李必成;我这里有两篇文章,有意在贵刊发表。一篇是《直角转弯运动方式客观存在但难以应用》,另一篇是《航天飞碟,自己推自己也能走——论惯性拉动原理》。这两篇文章,是我过去十几年研究思考UFO现象、飞碟现象而得的成果。意义可能不大,但愿能够公开出来,以便抛砖引玉,实实在在地促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浮出水面的基地   日本超级能力研究专家、飞碟学者中岗俊哉在《飞碟与宇宙人》一书中指出:来自太空 的外星人已经在南极的未知部分和北极的冰山中,建立了飞碟基地。这就是名噪一时的“两 极基地说”。   这一结论,似乎有其科学依据。   南极洲无疑是地球上飞碟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世界各国设置在南极的科学考察基地均有 多项飞碟目击报告记录在案。   西班牙 UFO研究专家 A.里维拉的《十二个神秘的死亡三角地区》一书中记载: 1965 年 7月 3日,“幽灵”在夜幕之下、闪着月亮光的情况下出现了。它“进行‘ Z’形飞行, 然后在…  相似文献   

11.
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可是地球的引力又把人类紧紧地束缚在地球表面.长久以来,人类就幻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并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索和尝试.历经无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到了1 8世纪后半叶,热气球和飞艇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升空的愿望,飞机的出现使人类向往飞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热气球、飞艇只能在低空随风飘荡,飞机只能在有空气的条件下飞行,飞行高度受到了限制.因此,人类想要离开地球到太空去航行,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冲出大气层的运载工具.现代火箭的诞生,拉开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帷幕.  相似文献   

12.
飞碟爱好者也许都有相似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与外星人相遇,也好见识一下飞碟这种神奇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13.
众议院     
读者:我在2008年2月16日傍晚时分用手机拍到一张照片,疑似足个飞碟,想投稿. 议长:可以,但限于手机拍照的精度,可能无法在杂志上刊出,我们会作为资料保存的. 哲明:UFO不足飞行器.人类称它为不明飞行物是因为它们在被人类目击时的状态都是飞行状态并且速度极快,所以人类凭借原始的知识就认为外星人是驾驶着它飞到地球来的.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量子引力论 量子引力论是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的理论,它包括引力场、电磁场和其他所有与基本粒子相关的力场,实际上,量子引力论是把量子场论推广到涉及时空的引力中。量子引力论认为,在小于106厘米的最初宇宙中,引力起支配作用,时空像能量和物质一样,是由颗粒组成的,引力是量子化的,它的量子过程可使时空突然膨胀起来,这样,量子引力论准许时空自发地、没有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宇宙之谜的飞碟,来无影,去无踪.有时目击者还描述说飞碟具有一种“隐身”的神奇能力,它能在你的视野中突然出现和消失.形容它正可用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对于飞碟之谜,大多数人从分析的角度所迷惑的主要之处是不知它从何处来,不知它到何处去.于是更无从下手去分析它是何物,它的组成、结构等等问题.飞碟之谜已经困扰了我们50年了.人类的思维在飞碟现象面前略显得苍白无力.对于飞碟出现了种种推想和猜测.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仍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竞猜.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的洪荒时代发生过飞碟案吗?这在飞碟学的研究中已经有大量的文章在论述了。那么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人类的上古时期也发生过飞碟案吗?本文认为不但确实发生过飞碟目击案 ,而且飞碟还深深地介入了人类进化。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看这类现象的呢?对于处在蒙昧状态下的原始先民来说 ,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是不可能的。所以 ,对事物的不理解而导致对它的夸张的描述 ,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例如 ,从许多自然现象的离奇描述中 ,我们就可以分析出风雨雷电来。我们也可以从古代先民的荒诞描述中窥到其他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真实情况。对于飞碟…  相似文献   

17.
“黑洞”很容易让人们望文生义地想像其是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强得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它能吸引周围任何物质,无论是哪种物质一旦掉进去.就再不能逃出。你知道吗?这种威力强大的家伙.也可以应用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本文作者何显荣先生是我国台湾省中华飞碟研究会监事长,从事飞碟研究多年,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刊出下面这篇文章,意在使广大读者对台湾的飞碟研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一、飞碟学的涵义飞碟学是在研究与飞碟有关的各种知识,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宇...  相似文献   

19.
高建军 《飞碟探索》2007,(10):42-43
我的头脑中有神秘思想,我相信有异度空间,相信有另外一个宇宙,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之外有另外一个世界;相信有外星人,相信飞碟,相信人类之前曾经有相当高级的文明;相信人并不是自己的主宰,相信时间可以重复,相信苍生,但不大相信有鬼神.人类生活的平庸乏味,人生的盲目,人自身的诸多局限,让我希望能有一种东西可以使人在肉体和精神上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有质量的超越.至少也可像孙悟空那样,来去了无牵挂,不必操心生死,移山倒海,上天入地,随形幻化,看哪个妖精不顺眼先上去打它一顿.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创刊38年的我们休刊了,在报刊式微的背景中,我们很意外,自己的离开,让大家如此挂怀。《飞碟探索》是一本太特殊的杂志。很多人会因为它,回忆起那样一个年代——大家都曾无比好奇地望向天空,都曾热烈讨论碟状物体的飞行,都曾勇敢地想象人类之外的智慧生命,都愿意相信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有无限可能。每个阅读过《飞碟探索》的人,都有过一段成为"公民科学家"的时光,那是好奇心与想象力被无限激发的时刻,如同我们身体中来自星辰的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