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1,(2):10-10
本刊讯为了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从2000年开始举办工程科技论坛。论坛面向社会开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影响日益扩大。空间技术是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2月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专题论坛。这是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六次工程科技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办,主要内容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和中国卫星技术的成就与展望。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2.
(文章按栏目分类,标题后第一个数字为期号,第二个数字为页码)中国报道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1-3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天运载技术1-4我国空间技术更上一层楼1-9“九五”计划期间中国航天创辉煌1-12珠海航展上的中国导弹1-14我国“十五”期间将发射30余颗卫星和多艘飞船1-17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并回收成功2-3透视太空实验室2-5我国首颗“种子卫星”将上天2-8“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工程科技论坛在京举行2-10中国卫星工程的成就与展望2-1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3-3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8,(4):8
本刊讯 为庆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40周年,第二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于2008年2月18日在北京航天城隆重召开.该论坛是中国空间技术领域的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35年来我国在发展卫星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以及卫星应用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后指出:1.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本世纪末以前,我国将主要致力于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缩小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本着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的方针,我国愿意为发展中国家和没有掌握空间技术的发达国家提供发射服务。3.我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未来空间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航天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提出了我国未来航天器发展体系,介绍了未来5年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分析了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卫星应用》2008,16(1):65
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院4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第二届CAST空间技术论坛2月18日在航天城隆重召开。该论坛是中围空间技术领域高层论坛。本届论坛的嘉宾包括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及总装备部、总参各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信息产业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领导及专家代表,孙家栋等29名院士。  相似文献   

7.
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空间资源的概念和空间技术作为高技术的突出特点;概括了近40年来国际航天活动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空间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进一步发展空间技术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要保持我国在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必须加强适用于空间技术及应用的新方法、新手段。太赫兹(THz)技术为空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对THz波空间应用技术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文章介绍了THz波的性质及特点,综述了THz技术在雷达、通信、遥感及航天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THz波在空间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促进THz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0,(11):56-57
10月21日,在嫦娥二号卫星绕月成功之际,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周济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袁家军副总经理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10.
徐福祥 《中国航天》1999,(10):30-3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回顾我国空间技术的光辉历程,展望美好的未来。中国空间事业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步伐发展起来的。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科技人员不懈的探索和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增强国防实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发展我国建立自己的空间技术研究中心的构想始于中国航天创建初期。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此后,中央就把人造卫星列入国家重点项目。1968年2月,中国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部分扼要叙述了我国开发空间技术的指导思想,介绍了25年来我国研制和发射的三种典型轨道的应用卫星系统,这些卫星对国家建设的意义,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文章第二部分展望了90年代我国应用卫星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空间技术实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是空间技术发展的先驱和阶梯。本文以美国、苏联、印度、巴西为例说明空间技术实验在过去和未来对空间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文中研究了90年代世界空间技术实验的发展趋势和具体项目,探讨了我国空间技术实验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6):690-690
据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京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的消息,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和运营载人空间站,作为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试验的重要基地。载人空间站工程包括航天员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空间站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载人飞船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空间技术也经二次开发而应用于我们称之为“民用工程”的工业、农业、地质、医学等各个方面。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产品和高级技术,它们都大大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把电子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温控技术、真空技术等从空间事业向民用工程的转化工作,有效地推动了二次开发。本文重点介绍该院空间技术二次开发所获得的某些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成就,突出了我国实现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三大里程碑的跨越以及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后展望了我国空间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人们总会提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王希季院士。王院士是我国空间技术与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主持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系列的工作。1975年,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1986年国际宇航技术的成就,存在问题,空间技术的进展,空间法以及空间应用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18.
8月9日,记者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举办的首届CAST空间技术论坛上了解到,备受关注的月球探测工程进展顺利,研制中的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有望于2007年发射升空。同时,我国科学家在月球探测未来发展预先研究和论证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众多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回顾我国空间技术的光辉历程,展望美好的未来。中国空间事业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步伐发展起来的。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科技人员不懈的探索和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增强国防实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发展迅速的空间技术为人类铺设了通向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道路。回顾过去,空间开发成就卓著。展望21世纪,空间事业前景光辉,人类将在太空开辟新天地,中国人也将遨翔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