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提高水反应金属燃料能量性能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汝亮  张炜  周星  李是良 《推进技术》2012,33(4):645-649
采用最小自由能热力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配方水反应金属燃料的能量性能,分析了粘合剂、氧化剂、高能添加剂、金属的种类及含量对燃料能量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镁基水反应金属燃料的基础上,添加含能粘合剂(聚叠氮缩水甘油醚(PGAP)、聚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PAMMO)、聚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四氢呋喃共聚物(PBAMO-THF))、高能金属添加剂(Al和Mg-Al合金)及增加金属含量均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燃温和理论比冲;氧化剂和高能添加剂的种类、氧粘比(氧化剂与粘合剂质量比)对燃料的燃温和理论比冲影响不明显。采用PBAMO-THF,Al分别取代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Mg,金属含量由70%提高到80%时,燃料的理论比冲(水燃比φ=3)由4550.5 N.s/kg提高到5451.0N.s/kg。  相似文献   

2.
根据铸造铝合金波导成形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采用硫酸镁和金属盐B作为可溶性石膏型芯材料的添加剂,研究了添加剂加入量、工艺因素对石膏混合料的影响。指出:硫酸镁可提高高温强度;金属盐B可提高室温干强度;采用烧结方法有利于提高型芯的性能。采用ZS—1可溶性石膏型芯,可铸出内腔尺寸精度和电气性能很高及高等级表面粗糙度的铝合金波导。  相似文献   

3.
王娟  刘大斌  周新利 《推进技术》2014,35(1):133-137
为了更好地改善硝酸铵(AN)的某些性能,以AN为主体,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和3%的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月桂酸酯(BHDBTL)、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棕榈酸酯(BHDBTP)和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硬脂酸酯(BHDBTS),对改性前后的硝酸铵分别进行了晶变、吸湿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剂加入量分别为1%,2%,3%时,BHDBTP,BHDBTS对硝酸铵改性的效果要优于BHDBTL,且当添加剂为BHDBTS,添加量为2%时的改性硝酸铵的效果最佳;进一步对三种添加量为2%的添加剂改性前后的硝酸铵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发现当添加剂为BHDBTS,改性硝酸铵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成果合成的镀锌添加剂(HF89)既起主添加剂的作用,又起光亮剂的作用,可取代以往DE、DPE和光亮剂分别加人的繁琐老工艺。提高了镀液使用的温度上限,为电镀工序提供了方便,夏季免除冷却设备,也不必停产降温。采用此种添加剂获得的镀层光亮致密,耐蚀性强,镀层质量比老工艺有显著提高。将主添加剂与光亮剂融为一体,新添加剂HF89的技术性能先进。已开发出碱性锌酸盐镀锌合成添加剂的新-代产品。采用此添加剂,电镀生产中不需另加光亮剂,节省大量有机溶剂、EDTA及辅助工具,适用温度范围宽,节省了降温设备,易维护,改善了工作…  相似文献   

5.
潘世安 《航空学报》1980,1(2):62-66
本文介绍了添加剂甲基硅酮降低硝基氧化剂-偏二甲基肼(UDMH)发动机热流强的研究情况和试验结果。论述了降低热流强与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系。叙述了添加剂——甲基硅酮的性质和用添加剂降低推力室热流强的机理。分析试验结果指出:添加剂甲基硅酮(SiOC2H6n的粘度在20℃下应低于13厘斯;UDMH中添加1重量%硅酮后,推进剂使用性质略有改善,推力室总热流下降约33%。  相似文献   

6.
耐热添加剂对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指数、TGA-DSC以及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耐热添加剂对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耐热添加剂Fe2O3,CeO2和TiO2可提高硅橡胶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300℃高温老化对硅橡胶的阻燃性能影响不明显.耐热添加剂能抑制硅橡胶侧链基团的氧化断裂,提高起始分解温度30℃以上,降低分解释放热62%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超临界条件下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热裂解结焦抑制机理,在电加热管实验装置上,获得了沿程油温、壁温以及燃料的组成,分析了结焦抑制添加剂影响碳氢燃料高温裂解和结焦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结焦抑制添加剂对碳氢燃料的裂解影响小于4%,降低结焦量约30%;添加结焦抑制剂后,结焦速率下降较快,稳定结焦速率降低约2%。采用SEM表征结焦抑制添加剂对结焦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同时抑制了表面催化结焦与自由基生长结焦的形成。 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线性添加剂对聚酰亚胺进行电导率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介质的电导特性及其他介电性能,以及添加剂含量对聚酰亚胺复合介质材料电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试样的体电导率随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变化而变化,当质量分数小于5%时,电导率略有下降,大于5%时显著上升。改性后的复合介质材料的非线性电导率特性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国产实际使用并含有添加剂的RP-3号燃油为研究对象,测量了燃油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搭建了压力降落法实验装置,测定了5~40℃温度及3组不同压力范围下,CO2在RP-3号燃油中的溶解度,采用ASTM D2780-92标准中提供的相对密度法对溶解度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验值有很大偏差,且随着温度上升及压力下降,该偏差增加,最大相对偏差可达到106%.根据实验值,对ASTM D2780-92中的阿斯特瓦尔德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线性修正,修正后计算的溶解度和实验值误差在10%之内.该研究结果可为绿色惰化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用添加剂来改善用聚碳硅烷热解制备的SiC/SiC复合材料的性能,及添加剂对Si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用热解法制备SiC/SiC复合材料的烧成增强机制和显微结构与强度之间的关系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甘永学  易沛  陈昌麒 《航空学报》1992,13(6):344-347
研究Mn-Zn铁氧体的烧结温度对其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选用了5种烧结温度制备铁氧体,并对其作了X-射线衍射相组成分析。实验表明采用1500℃高烧结的铁氧体较其他温度下烧结的吸波性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置氢TC4钛合金粉末模压成形+保护气氛下烧结工艺,研究了置氢TC4合金粉末模压成形-烧结后合金的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采用置氢钛合金粉末成形与钛合金热氢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路线制备合金.结果表明:随着置氢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升高,置氢TC4合金粉末模压成形烧结体致密度均呈逐渐增高趋势;烧结体组织由明显的魏氏体...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航空功率模块中大面积基板连接采用锡铅焊料,可靠性不佳,本文采用烧结银进行大面积基板连接,研究了接头的力学性能、断裂模式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接头力学性能良好,平均剪切强度为45.18 MPa,呈现出内聚失效和韧性断裂模式,粘接层的孔隙率为4.82%,显微结构致密均匀,界面结合良好。改进的大面积烧结银工艺只需印刷一次焊膏,采用快速升温速率提高烧结银致密度,并将烧结压力降至2 MPa,可以满足航天功率模块中基板连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氧化物陶瓷的微波烧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波烧结装置,进行了氧化锆(Y-TZP)、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和氧化铝陶瓷的微波烧结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烧结密度的影响。另外,还从烧结工艺、烧结结果等方面与常规烧结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Al2O3-Y2O3-SiO2溶胶中氧化物与基体中的Si3N4颗粒反应制备一层致密A1-Y-Si-O-N陶瓷涂层.主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陶瓷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和EDS分析涂层的相组成和微区元素组成,通过SEM观察涂层的微观形貌.结果显示:在1 400℃烧结时,能够制备出较为致密的陶瓷涂层,涂层由β -siMon,Si2ON,SiO2和非晶相组成;与基体相比,试样的吸水率下降了32.8%~90%,强度提高了2.1%~25.9%.  相似文献   

16.
SiC含量对Ti_3SiC_2/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复合材料,针对SiC含量对该复合材料致密化程度、力学性能以及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SiC含最的增加,试样难于致密,试样需要在更高的温度才能达到较高的致密度;(2)随SiC含量的增加,Ti3SiC2/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提高,但SiC含量达到50%时,由于复合材料含有较多的孔洞,使强度和断裂韧性降低;(3)Ti3SiC2/SiC复合材料在常温下表现为非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了MoSi2和10vol%SiC/MoSi2纳米复合陶瓷。通过SiC预加热体的混合式加热法和合理的保温结构设计,实现了MoSi2低温阶段的快速升温,提高了温度均匀性。密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 450℃保温60 min烧结工艺下,MoSi2试样的相对密度达到93.4%,断裂韧度4.5 MPa.m1/2,维氏硬度为10.53 GPa,弯曲强度为186 MPa。10vol%SiC/MoSi2试样尽管相对密度下降为90.3%,但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MoSi2试样。相比1 650℃热压烧结,微波烧结温度降低了200℃,MoSi2和SiC/MoSi2试样致密性有所下降,但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尤其是MoSi2试样。断口扫描分析表明,微波烧结试样相对热压烧结试样基体晶粒更细,孔隙细小且分布均匀;SiC/MoSi2试样微波烧结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MoSi2明显。  相似文献   

18.
将混合超微粉(AlN+Al)添加到AlN细粉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常压烧结试验。测定了烧结体的导热系数,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2023K时,超微粉的添加使AlN的烧结密度和导热率提高;当烧结温度升至2123K时,超微粉的添加反而引起AlN的烧结密度和导热率的下降。讨论了超微粉对AlN的烧结和导热的作用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焊接接头简化为夹层材料裂纹体模型,通过实验及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均匀材料和具有力学不均匀性的夹层材料裂纹体中心裂纹试件中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发现疲劳裂纹的扩展不但取决于裂纹尖端处材料的性质,而且还受裂纹尖端附近材料力学不均匀性的严重影响;不均匀体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场与均匀材料裂纹体显著不同;力学不均匀性对疲劳扩展寿命影响的本质在于力学不均匀性对疲劳裂纹闭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丁毅  刘松龄 《航空动力学报》1988,3(2):135-139,187
本文将边界层方程无因次化,用“BOX”算法求解。研究计算了转动园盘上层流区、过渡区和紊流区的扭矩系数和局部换热系数以及变物性的影响,并研究了适合计算转盘问题的双层紊流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