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巴基斯坦的核导弹,人们在关注南亚局势的同时,重拾核军控的话题。 冷战虽然早已结束,但美俄英法等国并没有因此完全销毁各自的战略核武器,而是纷纷对本国的核战略思想、战略核武器的作用与地位、战略核力量的构成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然后制订新的核战略,以便在21世纪初保持一支有效的战略核威慑力量。 战略核武器是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或保卫己方战略要地,由威力较高的核弹头和射程较远的投射工具组成的武器系统,一般分陆基洲际弹道核导弹,潜地弹道  相似文献   

2.
乱世出“长矛” 五六十年代,美国和苏联在紧张激烈的核军备竞赛中,各种战略核武器与战术核武器匆匆登场,装备部队。就地对地战术核导弹、核火箭而言,美国发展和装备了“中士”导弹和“诚实约翰”战术火箭;苏联发展装备了“飞毛腿”-A导弹和“蛙”式系列战术火箭。然而,充当这场核军备竞赛急先锋之一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3.
战略导弹是指在战争中用于袭击敌方战略目标,完成战略任务的各种导弹。按照弹道特征来说,战略导弹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两大类。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我国的地对地和潜对地弹道式战略导弹。什么是弹道式导弹所谓地对地和潜对地弹道式战略导弹,系指从地面包括地下井或机动发射的和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台湾“国防部长”李杰对外界透露.台军正在发展“战略型武器”。这种“战略型武器”并非只是过去外传的短程战术型导弹,而是“战略的,远程的”导弹。这是台军高层领导人首次公开宣称台军正在发展所谓的“战略导弹”。在此之前,台军方从未正式承认过拥有类似的研究计划.即使台“中科院”目前正在研发的“雄风”2E巡航导弹的射程可能超过1000千米也被台军方定位为“战术层次的武器”。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当局即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企国发展可以“反制”大陆的“战略导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地地战略导弹是从陆地发射,用来打击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重要战略目标的导弹。这类导弹,按动力装置区分为液体导弹和固体导弹两大类,通常携带核弹头,射程远,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杀伤破坏威力大,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在现代军事装备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决定研制地地战略导弹,从仿制液体近程地地导弹起步,相继研制成功液体中近程、中程、中远程、洲际地地导弹和固体地地导弹,并陆续装备部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早期进行远程对地攻击时,飞航导弹一直被视为是弹道导弹的伙伴。纳粹德国在1944年使用V-2弹道导弹攻击英国伦敦前就大量使用V-1飞航导弹进行早期攻击。二战结束后,美国及苏联也开始积极发展飞航导弹,其型号包括近程战术飞航导弹及远程战术飞航导弹。近程的有苏联的FKR-1“陨石”导弹及美国的TM-76“马斯”导弹,  相似文献   

7.
针对超视距(BVR)空战过程中,受探测装置性能限制和敌方干扰等原因,导致目标信息易缺失,从而难以实时准确地识别敌方协同空战战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与参数学习的超视距空战双机协同战术识别方法。分析了超视距空战条件下的双机协同战术特征,根据长机和僚机的职能分工、当前态势及机动动作,构建了识别网络模型;为提高模型对双机协同战术的识别概率,采用期望最大参数学习方法优化网络参数;基于自回归模型对缺失目标信息进行修补,提出非完备信息下的双机协同战术识别推理算法。通过开展空战对抗仿真实验,验证了双机协同战术识别方法对于非完备信息下的超视距空战双机协同战术具有较高的识别概率和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冷战初期。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核武器;现在的世界。至少在核武器方面。情况比那时候要复杂得多。今天,许多国家有能力发射远程核导弹。为了对抗潜在的核袭击。美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在研制天基导弹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英国皇家海军多次对现役的核潜艇进行改进。2004年年底,在“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安装“战术战斧”武器控制系统,使海军英国拥有第1艘可发射“战术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潜艇。英国皇家海军共定购了64枚该型导弹,并第2年5月在美国附近海域成功进行了首次“战术战斧”导弹的发射试验。2005年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中,成功试射“三叉戟”Ⅱ导弹。但近年来.随着英国国防力量的裁减和国防预算的削减.导致了新型核潜艇设计和建造需求与保持基本核潜艇工业基础能力之间发生矛盾,也影响英国基于核潜艇的战略核威慑能力。为此.英国国防部委托兰德欧洲公司调查研究英国核潜艇工业基础的规模和能力.并从战略层次审视未来15年英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印度陆军官员称以色列铁穹系统能防御巴基斯坦的短程战术核导弹。据报道印度重新考虑此前决定的今年不向以色列购买铁穹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定。以色列铁穹系统于2011年首次部署,该系统被证明可以有效拦截加沙发射的火箭弹。在过去两年里印度表达了对该系统的兴趣,因为该系统性能先进,可以探测并拦截巴基斯坦部署在印巴边境线上的战术核导弹纳斯尔。  相似文献   

11.
李辉 《太空探索》2000,(8):190-190
无人机分类方法多样,下面介绍通常的两种分类法。 1、按功能可将无人机分为以下几种: ●战术无人侦察机(TUAV):主要功能为侦察、搜索、目标截获、部队战役管理与战场目标和战斗损失的评估等; ●战略无人侦察机(SUAV):主要承担对敌方部队动向的长期跟踪、工业情报及武器系统试验监视等; ●无人战斗机(UCAV):它不仅作为地面战争中的攻击平台,而且更是空中格斗的载机和直接攻击武器; ●靶机  相似文献   

12.
实施饱和攻击的导弹多目标火力分配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攻击是高技术战争中打击敌方重要目标、提高导弹突防概率的一种重要作战模式.根据饱和攻击的战术指导思想,从分析反舰导弹火力攻击任务约束、最优火力分配准则及多平台协同攻击的角度出发,建立目标分配优化模型,并将火力分配目标决策与航路规划决策过程相结合,提出一种多发射平台、多约束下对目标实施饱和攻击的分配实施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方法正确有效,可为部队发射平台配置和火力分配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战略与战术核武器的大规模装备,苏军的军事战略由“积极防御战略”演变为“火箭核战略”,它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争夺重点,要求优先发展火箭运载核武器以在未来的欧洲争夺战中能够保持主动.因此,苏军在陆军内大量配属战术核武器.特别是苏联陆军认为“突然袭击总是对进攻者有利,能够基本上决定战争第一阶段的战略胜利”,在火箭核武器大量装备部队的现代条件下,突然袭击的作用更大了,并成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因素.主张军队要保持充分的戒备状态,时刻准备对敌人实施先发制人的突然毁灭性打击,这些都为以后的武器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21世纪的来临,美军发现,一些国家开始把更多的战略目标部署到很深的地下。对美国未来战构成很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目前美空军正在秘密研制高超声速的导弹,其速度高达8马赫,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机动导弹和深藏于地的重要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海军导弹的种类很多,按照攻击目标的类型来分,有反舰导弹、反潜导弹、防空导弹和对地攻击型导弹;按导弹战斗部的性质可分为常规导弹和核导弹;按装载平台的不同,可分为机载导弹、舰载导弹和(潜)艇载导弹。而反舰导弹又可再细分为舰对舰导弹、空对舰导弹、潜对舰导弹、岸对舰导弹,等等。这里我们仅以几种常见的常规导弹为例来透视海军导弹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战争中,雷达像人的眼睛一样,警惕地搜寻和监视着来袭的飞机和导弹等空中目标,然后引导高射炮或导弹将其击毁。为了凿瞎敌方的这类“眼睛”,在导弹家族中,诞生了一种专门攻击雷达的反雷达导弹。由于反雷达导弹是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来发现和跟踪,然后将它击毁,所以又叫反辐射导弹。 在反雷达导弹诞生以前,进行空袭的飞机一旦被敌方雷达盯住,一般是难逃活命的;进行袭击的导弹被监视雷达盯住,也有可能被拦截。人们一直在用电子干扰来扰乱  相似文献   

17.
欧洲部分     
俄罗斯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发言人证实,俄罗斯部队9月26日成功试射了一枚最新式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这款导弹将会逐渐取代其它服役中的旧式远程导弹,它比俄罗斯旧式导弹更为轻巧及方便运输,并可以在卡车或其它车辆上发射,不易被敌方发现及追踪,以后将成为俄导弹部队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65年3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下达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同年8月,由一院副院长屠守锷主持进行了洲际地地导弹方案论证。洲际地地导弹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是中国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中推力最大的发动机。任新民主持进行了发动机方案论证,  相似文献   

19.
军事航天     
正【要闻】美国导弹防御局研究将高空无人机用于导弹防御随着传感器技术以及其他有效载荷性能的成熟,目前为止无人机系统除了承担一般的情报监视、侦察和攻击任务之外还可以承担其他任务。导弹防御是无人机的新应用探索之一。无人机激光载荷能够获取、跟踪并最终摧毁敌方导弹。与现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相比,其成本更低。除了拦截任务,作为一种可  相似文献   

20.
反舰导弹是从水面,水下,空中和岸上发射,用以攻击水面舰船的飞航式导弹。它包括舰舰,潜舰,空舰,岸舰导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火控系统,发射装备及地面设备组成。由于反舰导弹具有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爆破威力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对海作战的重要武器。中国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反舰导弹,经历了仿制舰舰导弹,改型设计和自行设计岸舰及空舰导弹,研制第二代反舰导弹几个阶段,在技术上从亚声速发展到超声速,从液体发动机发展到固体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从单项制导发展到综合制导,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第二代反舰导弹,在主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上已接近或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