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星无源定位系统因其良好的隐蔽性能和高效的定位特征,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电子对战中。定位精度是决定该系统定位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确定系统定位精度是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研究的关键。本研究以双星无源定位TDOA/FDOA联合估计模型为基础,利用几何稀疏误差(GDOP)分析方法,建立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精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双星无源定位系统精度的影响,研究系统定位精度特性,得出了定位精度曲线。  相似文献   

2.
针对陆地战车的自主性定位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纤捷联惯导系统(FSINS)/DR/北斗双星组合导航系统方案,研究了多种子导航系统的测量信息融合技术。提出并介绍了Fiber—SINS/DR/北斗双星组合方案的设计思想与结构组成,讨论了信息融合的具体方法,并且针对融合后的测量信息设计了一种实用卡尔曼滤波器,最后进行了跑车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惯导系统的定位精度,同时满足陆地战车的自主性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3.
具有人工神经网络的目标数据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共振模型的基本原理,针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辨识空中飞行目标运动轨迹这一实际问题的具体需求,提出了基于多重置条件的空中目标分类方法。在自适应共振模型中的重置条件判别方法中,该方法不同于目标矢量的相似度判别方法,而是采用比较目标矢量夹角及模值的大小来决定其自适应共振模型中的重置触发条件的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空中目标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虚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干信号源测向以及模糊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任意形状平面阵列的测向方法。经计算机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低轨双 星时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频差(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FDOA)定位精度低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技术来实现对低轨双星TDOA/FDOA进行精密修正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合作辐射源在未知辐射 源附近建立一个物理上并不存在的虚拟参考站,然后再利用此虚拟参考站修正未知辐射源 的时频误差。通过仿真分析,VRS处虚拟时差构建误差比虚拟频差构建误差要小,并且VRS对 未知辐射源TDOA/FDOA系统误差的修正精度分别可以达到97%和95%。利用修正后 的时频差 对未知辐射源定位,其定位精度相对于未修正前有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利用通信信号的测向和通信定位综合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载有方向信息的OFDM时空调制技术。该技术采用两副同中心但方向图有偏差的特殊天线阵列发射,使单天线接收机接收的信号是OFDM特性,每个OFDM子载波调制信号载有空间方位信息和数字通信信息,接收机通过解调信号即可通信测向。文中详细介绍了非正交四相和非均匀八相子载波时空调制信号设计思想,阐述了子载波间伪随机码空间调制编码方法,给出了数据信息调解和方位角估计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信道下系统的误码性能与普通PSK-OFDM一样,实现了在调制信号设计层面上的数字通信与测向的深度综合。  相似文献   

7.
多传感器远距离空中目标跟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非线性系统呀地面上多主动传感器的位置对远距离空中距离空中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由理论证明和仿真结果得,对空中目标跟踪精度主要受目标到和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及传感器和目标所成水平夹角的影响。目标离各传感器的水平距离越近,跟踪精度越高,水平夹角越大,跟踪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1015B型伞靶是以我院为主研制的高空伞靶,是各类导弹进行研制试验、批生产抽检和部队训练中必备的固定型空中靶标。由于其使用方便,性能良好,荣获1985年度国家发明三等奖。 伞靶主要组成部件有壳体、无源角反射器、曳光管和降落伞系统。折叠式的大型无源角  相似文献   

9.
针对遥感卫星星上目标的定位及识别,本文面向快速响应应用需求,首先对星上目标定位及识别工作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出狭义和广义两种模式,其次重点对像方-物方坐标双向定位算法进行梳理,并针对典型地物目标星上自动识别算法提出研究思路,最后给出算法的应用方法流程。本文研究为快速响应产品星上智能处理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空中间隔保持是让飞机获得所处空域的交通态势,在尚未构成威胁而告警以前,预先自主保持间隔,维持对空中交通态势的自我警觉。其作用和责任是不能由基于空域组织的战略级冲突管理、近距离的机载交通防撞系统所替代。本文提出利用ADS-B、ACAS信息源的空中间隔保持系统,研究了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系统具有的自主冲突探测与规避能力,系统融合ADS-B和ACAS信息,间隔保持到近距离的防撞系统可平稳过渡,过渡区实现双重覆盖。  相似文献   

11.
空中交通流微观跟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单向无超越的空中交通高速路交通流在运行时的状态描述问题,提出基于跟驰理论的空中交通流的微观跟驰模型。本文以地面交通流的跟驰模型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空中交通流与地面交通流特点的不同之处;然后,根据空中交通流自身的特点,建立了空中交通流的跟驰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行于空中高速路之上的航空器速度越快,距离间隔越近,后机相对于前机的跟驰反应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射频仿真目标位置控制方法与软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射频目标仿真系统中目标位置的控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目标位置控制的常用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通用目标位置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天线分布的面阵。利用这种新的方法编写了基于三元阵天线阵面的射频仿真目标位置控制软件,实现对多目标在天线阵面上多种轨迹运动下的高速准确的定位,并能实时监视目标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新军事革命对空中对抗途径的影响,指出21世纪初的空中力量将由有人机和无人机混合组成。接着分析了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指出国外在发展无人侦察机和有人战斗机的基础上,正在发展无人战斗机。在介绍了无人侦察机的气动设计之后,重点讨论了无人战斗机的气动设计。为了要满足隐身、高升阻比和高机动性的要求,无人战斗机的布局方案大多是无尾方案,并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对于无尾布局来说,在气动方面的最大挑战是寻找新的操纵机构。最后,对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课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态综合技术建立了旋翼与机体耦合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模型,并以采用无轴承旋翼的轻型直升机为研究对象,依据机体动力学特性试验数据和旋翼设计数据,进行了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分析.研究了一些设计因数对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从设计上增大阻尼的方法和在分析方法上还应注重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安装减摆器,并提高其阻尼效率,以及设计对阻尼有利的桨叶气弹耦合是消除无轴承旋翼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重要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依赖大带宽发射信号,研究证明SAR也可利用窄带连续波形(Narrowband continuous wave,NCW)具有的高多普勒分辨率实现场景的高分辨成像。NCW-SAR成像的优势在于占有很少的频带资源、降低系统成本和规模,更适用于通常带宽较窄的利用外辐射源波形的无源SAR。文中首先指出NCW-SAR的应用前景,简要回顾窄带动目标成像的发展,并分析NCW-SAR成像技术的现状。然后给出通用的SAR回波模型,提出NCW-SAR动目标成像方法,实现静止场景中动目标的聚焦,获得目标的速度估计,并分析速度分辨率。实验验证了NCW-SAR动目标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我院Ces sna1 7 2R基本型飞机的飞行训练中,近两年已先后发生5起空中供电中断、通讯失效、地面不能跟踪飞机目标的不安全飞行故障现象。这不仅增加了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对飞行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也严重影响了1 7 2R基本型机队的正常飞行计划。本文在分析电瓶电量耗尽、飞机空中供电中断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装低电压音响警告系统这一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于2009年5月完成了我院所有20架1 72R基本型飞机加装低电压音响警告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加改装工作。通过近一年的使用,我院1 72R基本型飞机再未出现空中断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空中危机》以一次母女的空中之旅为主线,使观众体验了人生旅途中"失而复得"的过程与感受。通过对"正义与邪恶"式反恐题材的生活化演绎,电影揭露了人性中隐藏的"七宗罪"之源。整个故事以客舱为主要场景,凭借环环相扣的悬念与线索,让"母爱和意志"对抗"死亡与失踪",使故事在紧张与危机中流露温暖与感人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飞行机械臂要完成自主抓取的任务,对目标物的识别与定位尤为关键.当前飞行机械臂视觉识别算法多采用传统的特征提取等方法.为提升目标物识别及定位的精度和效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YOLOv5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和RGB?D传感器的视觉识别与定位算法,该算法可以实时检测目标物并对其位姿进行估计,为飞行机械臂的抓取工作服务.同时针...  相似文献   

19.
焊缝检测一直是工业无损检测的一个重点检测对象,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可靠准确的动态检测方法,而应用声发射检测技术实现焊缝动态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声源定位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时间反转成像理论进行声发射源定位,主要对两种成像方法处理结果进行探讨。根据声发射检测特点,结合时间反转聚焦理论,推导了损伤声源信号时间反转过程,有效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根据四点圆弧成像方法,理论分析了两种成像方式的特点;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定位方法,从仿真实验结果可知,该成像定位算法可准确确定声源位置,同时发现两种成像方式的时反成像图存在一定差异,但经过阈值化处理后,成像结果一致,对定位精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扫掠法的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掠法的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该算法通过源和目标曲面参数域间的近似最小二乘仿射映射将源曲面的网格投影到目标曲面,并利用背景网格插值的方法计算内结点,从而将2.5维实体生成六面体网格。该算法避免了空间网格投影过程中耗时的“寻根”过程,并且不需要导致效率降低的网格优化,能够处理各种2.5维实体,生成的网格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