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杰 《国际太空》1994,(5):11-12
H-2火箭是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NASDA)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研制出来的第一枚大推力运载火箭。H-2火箭采用了现代化的材料、电子设备、计算机和推进系统,是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率先全部使用氢氧发动机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H-2火箭有两级,高50米,不载有效载荷的起飞重量为260吨。第一级由LE-7主发动机和两枚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第二级采用LE-5A主发动机。H-2火箭能将8800磅(约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或将4400磅(约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29日,韩国"罗老"号火箭在发射倒计时进入到16分52秒的时候,因第二级火箭出现异常情况而被取消发射。当时,罗老宇航中心在对由韩国研制的第二级火箭的电力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检查时发现其电流信号异常,因此停止了发射的倒计时,没过多久,又马上卸掉了由俄罗斯研制的第一级火箭中的液氧/煤油。此举表明,火箭故障一时难以排除,需要卸下发射台,运回发射组装楼  相似文献   

3.
4月11日,轨道科学公司的Minotaur(希腊神话中吃人肉的半人半牛怪物)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空军的“实验小卫星”(XSS)-11卫星。XSS-11进入约850千米的地球轨道,将试验可用来对在轨航天器进行直观检查或维护的技术。Minotaur火箭家族使用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民兵和和平卫士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包括航天发射型号、远程导弹防御靶弹及其它亚轨道型号,自2000年以来已进行8次飞行,  相似文献   

4.
雨丝 《太空探索》2014,(7):48-48
据AIM-9X项目办公室负责人透露,美国海军正在寻求新的发动机技术,以保证雷锡恩公司AIM-9X导弹的最新型一远距Block Ⅲ在尺寸上与当前的Block Ⅰ和Block Ⅱ相一致。雷锡恩公司为这一新武器的独家承包商,但新型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需通过竞争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Nemo 《太空探索》2014,(1):40-43
<正>与主流航天强国相比,印度的运载火箭发展要落后得多。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受到外援的很大影响。目前印度火箭使用的液体主发动机Vikas,实际上是得到阿里安火箭上Viking发动机的授权,印度的固体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印度目前使用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RD-56M是直接进口俄罗斯的存货,即使自行研制的7.5吨推力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也不过是RD-56M发动机的仿制型号。印度火箭技术的不足,不仅体现在发动机对外的依赖上,也体现在火箭拙劣的设计中。印度极地轨道运载火箭(PSLV)选择了极其复杂的四级运载火箭设计,而且运载系数并不高,静止轨  相似文献   

6.
潜地导弹研制跨大步 根据中央专委关于研制中程固体导弹的决定,1967年3月,国防科委下达了中程潜地固体导弹的研制任务。固体战略导弹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起点比较高:跨越了单级火箭阶段,直接研制两级火箭;跨越了近程火箭阶段,直接研制中程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媒体报道,美日两国政府正在讨论共同开发美国下一代火箭"航天发射系统"(SLS)的上面级发动机以及作为日本H-2A火箭下一代产品的H-3的第二级发动机,从而降低两国在该研究方面的成本。由于两种发动机的大小和推力都相差无几,因此在现实上共同开发具备了可操作性。SLS火箭全长100米,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用于承担人员和货物运输任务的大型火箭,拟在2017年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是在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是以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为原型进行研制的.尔后,又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我国的第二种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经过研制,衍生出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和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所以长征一号和长征二号研制成功的历程即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创建历程.  相似文献   

9.
金兑 《太空探索》2001,(6):16-17
长征二号丁是由上海航天局于1990年开始研制的一种两级液体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1992年8月9日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在长征二号火箭家族中崭露头角。 上海航天局的科技人员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研制  相似文献   

10.
长征二号火箭是我国在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两级常规燃料运载火箭,于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以后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捆绑等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则是为适应铱星发射的需要而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多用途的低轨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1.
李岱颖 《国际太空》1989,(12):19-20
近几年来日本火箭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H-Ⅱ火箭的研制生产上,宇航技术发展的着眼点寄托在H-Ⅱ火箭的改进型和超大型火箭的研制上,同时加快了卫星技术的研究与生产。据有关资料报道H-Ⅱ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不久将升空飞行,原订计划在1992年发射的H-Ⅱ大型火箭有可能提前,约在1991年后期可实施发射试验。H-Ⅱ火箭的缩比模型已在日本现代化的导弹模拟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飞行试验,模拟飞行程序完全按照H-Ⅱ火箭设计程序进行。该模拟实验室安装有先进的“数一模”混合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无回波装修,减少了  相似文献   

12.
超级“新科状元”大力神4B运载火箭1997年2月23日,大力神4B运载火箭成功地将TRW公司研制的“国防支持计划”(DSP)导弹预警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这次发射使用的上面级为波音公司研制的惯性上面级(IUS)。该火箭价值约253亿美元,DSP...  相似文献   

13.
航天简讯     
H—2运载火箭日本正在研制的 H-2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约在1992年。它由固体助推器和低温发动机的第一、二级组成。第一级由 LE-7低温发动机组成芯级,两边各捆绑一枚固体助推器,它们提供足够的起飞推力。固体助推器工作95秒后分离,并在海上回收。LE-7发动机工作316秒。第二级延用 H-1火箭的第二级 LE-5发动机,它分两次工作,共1430~1650秒,中间加一滑行段。下表为 H-2火箭和其它运载工具的比较。表中入轨重量指进入地球同步轨道重量,单位都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7,(9):F0002-F0002,1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位于古城西安,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抓总单位,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相似文献   

15.
丹枫 《国际太空》1994,(3):29-29
根据计划人员要求,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对利用天基敏感器为机动导弹发射装置精确定位技术进行了论证。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计划经理汤姆·迈耶说,该敏感器也可以用于未来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该设备使用的技术被称为激光探测和测距,或者叫激光雷达技术。它是用装备了激光器的探测器跟踪飞行中的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喷气火舌。激光雷达用激光照射喷气火舌,部分激光被喷气火舌反射回来,利用激光雷达装备的14英寸望远镜测出反射光,并利用计算机分析望远镜测到的激光,确定喷气火舌的位置。由于火箭产生的喷气火舌比…  相似文献   

16.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6,(10):20-23
我国的飞航导弹飞航导弹即人们通常说的巡航导弹。它是一种以火箭发动机或吸空气式发动机为动力装置,装有战斗部且能自控飞行的作战武器。就其本义来讲,飞航是指导弹在大气层内升力与重力、推力与阻力大致平衡的条件下,以某一较为经济或特定的高度和速度进行飞行的方式。从外貌  相似文献   

17.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是火箭发动机关键的性能参数,在发动机研制试验过程中推力测量是十分重要的。推力校准是推力测量中一项重要的环节,而校准加载系统又是力值传递的基础。介绍了推力校准加载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提出了推力校准自动加载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分析了攻克要点的技术途径。经试验验证,该加载系统可对0t~100t推力进行自动校准,校准加载稳定度为0.001%,提高了推力校准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透露说,为了满足F-35战斗机的特殊要求,它希望雷锡恩公司第3批次AIM-9X近距空空导弹的射程能比现有的导弹增加60%左右。该司令部透露,当前的第2批次AIM-9X导弹在射程上已与雷锡恩公司的AIM-120D中距空空导弹形成一定交叠,而第3批次导弹将扩大这一交叠。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重点关注第3批次AIM-9X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并透露将结合提高火箭发动机性能和进行导弹能量管理来增加射程。该火箭发动机将  相似文献   

19.
王霄 《国际太空》2014,(11):75-77
"安加拉"火箭是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单独研制的首个商业发射用途的火箭,其命名也是源自于西伯利亚东南部的安加拉河。2014年7月9日,安加拉-1.2(Angara-1.2PP,PP代表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Plesetsk Cosmodrome)成功发射升空。约4min后,火箭第一级分离,落入伯朝拉海域,随后第二级点火分离、整流罩脱离。发射21min后第二级火箭落入堪察加半岛上的指定区域,试射成功。此次试射中仅进行第一级火箭试验,其第二级火箭和载荷均为配重,火箭仅进行亚轨道飞行。安加拉-1.2的成功试验飞行为未来"安加拉"系列火箭启动运行铺平道路,"安加拉"火箭或将成为俄罗斯未来的主力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20.
空对舰导弹是指由飞机从宅巾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也可用于攻击地面目标,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攻击武器之一。通常由弹体、弹冀、战斗部、制导系统,动力装置等构成;战斗部有普通装药或核装药。制导系统,常用寻的制导或复合制导,多数为复合制导,其中以惯性加末段主动雷达制导较普遍。动力装置,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或冲压喷气发动机。有的空舰导弹可与舰舰导弹,岸舰导弹通用。20世纪8O年代服役的空舰导弹,飞行速度多为亚声速,射程数十至数百千米。飞行多采用低弹道,初始段多为下滑飞行,中段转入超低空平飞,末段高度可降至10米以下掠海面飞行接近目标,可取得隐蔽突然袭击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