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最清晰全月图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12日,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嫦娥一号卫星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记者还从仪式上获悉.嫦娥二号卫星计划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发射.嫦娥三号卫星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08,17(6):6-6
2008年11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根据嫦娥-1卫星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这幅月境真实影像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  相似文献   

3.
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自2007年10月24日发射至今,已完成一年的在轨运行和探测任务,共获取了1.37TB科学探测数据,顺利完成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和地月空间环境探测等4项科学任务。科研人员利用星载CCD立体相机获取的探测数据,制作完成了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封底)。  相似文献   

4.
"嫦娥一号"有望于8月完成月球全貌拍摄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有望于今年8月完成对月球表面全貌的拍摄。由中国科协组织主办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在京启动,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做首场科普报告时透露上述信息。栾恩杰还透露,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预计在6至7年后能投入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4):467-467
"在2017年后,我国在基本完成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建设月球基地。"在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天文和陆标观测的月球卫星自主导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宁晓琳  马辛 《宇航学报》2010,31(7):1737-1747
随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为弥补地面测控的局限性,月球卫星的自主导航技术已成为  相似文献   

7.
卫星跟踪卫星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技术作为月球和行星重力场探测的一种解决方案已经初步研究和讨论。文章引入已有的解析方法在理论上分析卫星间精密测距与月球重力场信号的频率响应关系,并通过模拟计算,以分析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可行性和恢复重力场的能力。由于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是目前解决远月面重力探测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且已为一些月球探测计划采用,而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也同样面,临远月面探测的难题,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月球和行星重力场的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伍愿 《中国航天》2007,(11):8-11
在绕月探测工程的五大系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嫦娥1号绕月探测卫星。因为它是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它将走近月球直接获取大量有价值信息,其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与相图分析,论述了月球卫星冻结轨道与地球卫星冻结轨道的区别,分析结果表明,月球重力场存在较大异常,会引起月球卫星轨道发生较大漂移。月球冻结轨道在田谐项影响下,还存在中等周期的漂移。仅简单考虑带谐项系数,无法求得完美的月球冻结系数。月球重力场异常对绕月卫星的影响与地球相比存在很大区别。月球轨道卫星的长期运行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不能按照地球轨道卫星的传统方法。目前使用的月球引力模型精度较差,尽管基于这些不可靠的引力模型,可以得出很多有用结论,但对未来高精度的月球探测任务来说,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将来的月球探测任务中,探测高精度的月球重力场,以利于未来月球探测航天系统的任务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紫晓 《航天》2009,(4):8-9
在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圆满成功的同时,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也已启动。 据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透露,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的嫦娥二号卫星,将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用于试验验证二期工程轨道、测控和软着陆等相关的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降低二期工程的技术风险。同时,嫦娥二号卫星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由120米提高到10米,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