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电子技术》2004,1(1):63-6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迄今共突破和掌握7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了1 0 0多项科学应用研究,创造了1 0 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带动相关科技的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的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承担,该部向中科院2 0 0 4年度工作会议提供的交流材料中透露出上述信息。据介绍,1 999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完成2 7项任务,共有2 4 3台次有效载荷设备先后参加“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和在轨试验,在轨运行成功率达99 5 8% ,地面应用中心的跟踪接收、监控管理、预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与探讨·航天产品实施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有关问题的研究…………………………………庞海涛1-1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杨辉1-6关于航天实施标准战略的思考………………诸一维2-1践行“技术标准战略”中的相关问题管见…魏新让2-6紧固件的抽样检验(待续)…………………孙小炎2-12航天型号项目管理的质量文化建设………强雁等3-1紧固件的抽样检验(续前)…………………孙小炎3-7对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标准化的几点思考…吴桂玲3-12航天器污染控制与标准化工作………………周传良4-1适应航天产品批生产的工艺标准…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世界航天运输业重大事件频出。我国“神舟”3号升空后圆满返回,“神舟”4号也在岁末顺利升空,为我国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宇宙神5和德尔它4及日本的H-2A等新一代运载火箭接连发射成功。印度的“极轨卫星运载器”  相似文献   

4.
气象卫星的发展孟执中 ,李 卿 ( 2 -1)…………………“神舟”号载人飞船的特色和技术进步 施金苗 ,秦文波 ,罗 斌 ( 5-1)…………………………载人航天的发展施金苗 ,秦文波 ( 6-1)…………………·论文与报告·紫外 /红外准成像双色导引头技术研究 王伟建 ,黄雄哲 ,黄健新 ,等 ( 1-1)……………………某型导弹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夏新仁 ,赵卫华 ,邓发升 ( 1-6)…………………………编队队形的等交点周期设计方法 陈永志 ,曾国强 ( 1-9)…………………………………基于四元数的航天器解耦模糊变结构控制 唐超颖 ,沈春林 ( 1-13 )……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6,(12):48-50
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华夏第一星:东方红一号8-3中国太空长征的先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8-6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长征火箭的篮9-3砺剑之歌9-7星箭弹船屡创辉煌9-11艰难险阻难挡中国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9-13长征火箭现役部分型号及新一代大运载简介9-17长征火箭发射记录(截至2006年9月)9-19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空间事业持续跨越发展10-3中国的卫星系列介绍10-7中国报道质量重于泰山——神舟六号发射后采访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1-32005:星箭走在创新的路上1-6航天三领域刍议——兼论空间技术优先1-8“神六”升空放大“航天经济”1…  相似文献   

6.
《航天》2012,(9):26-27
从最小配置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全系统状态上天的神舟二号;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太空行走;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到神舟八号、九号相继突破自动、手控交会对接,实现航天员短期驻留……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了载人航天,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求开展规模适度的飞行试验。20年神舟飞天,中国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航天时代。随着第4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必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中国人也必将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06,(3)
1.我国载人航天七大系统包括7(闪艾刀吓G】A发射场系统B运载火箭系统C航天员系统O载人‘从合系统E测控通信系统F飞船应用系统G着陆场系统16.“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了《B)天。A .4天B .5天C .6天0.7天2.我国第一艘载人门明合是《O)。A“神舟“一号日“神舟.’三号C“神舟”四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结束, “十五”计划启动之年。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据了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九五”期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了12颗星船的研制任务,其中东方红三号、中星22号、中国资源二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神舟号飞船等型号完成了发射任务。载人航天取得巨大进展 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行和返回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加入世界载人航天领域的第一步。1999年 11月 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  相似文献   

10.
李迁 《中国航天》2005,(12):8-9
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相似文献   

11.
上周六,由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举办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同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张庆伟总经理入选“2005年十位具价值经理人”。这还仅仅是10月12日神箭发射以来,万众瞩目的中国航天的普通一天。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里,“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和返回成为这个年度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06,(2)
随着“神舟”飞船的再度载人飞天,关于“神舟”飞船是否模仿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言论也再次兴起。说“神舟”飞船模仿“联盟”号飞船无非有三大“论据”:俄罗斯载人航天以卫星式飞船起步,中国也以发展卫星式载人飞船打开通天之路;“神舟”与“联盟”同样有着三舱模式;“神舟”飞船与“联盟”号飞船外型相似。仅凭这三条就能判定“神舟”飞船是“联盟”飞船的“翻版”吗?  相似文献   

13.
期 页北京国际防务展览侧记………………………l一4阿里安航天公司商业活动获得成功…………1一ll美国产品责任法及其对航天商业化的影响 ………………………………………………1—13中国空间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2北约的多国导弹发展计划……………………2—8美国部分导弹与航天计划的发展费用………2—10荷兰增拨经费推动航天工业…………………2—25欧洲的航天活动………………………………3—5NASA采取措施改革安全和质量保证工作.…………………………………………”…·3—7日本的NEC公司………………………………3—…  相似文献   

14.
雨水 《航天》2009,(5):60-61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返回纪念封  相似文献   

15.
《上海航天》2004,21(6):Z001-Z004
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 再创佳绩 ———贺《上海航天》杂志创刊二十周年 ……………………………………………袁 洁 (1- 1)·论文与报告·“神舟”号载人飞船轨控发动机的研制 张中光 ,钟 徐 (1- 2 )…………………………………二维非结构网格Euler方程的LU SGS算法 王波兰 (1- 10 )……………………………………………电子角跟踪导引头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胡福昌 (1- 17)……机动飞行姿态下含气贮箱中液体晃动仿真分析 杜三虎 ,廖少英 (1- 2 2 )…………………………………一种星载软件在轨编程功能的设计和实现技术 朱 虹 ,王海燕…  相似文献   

16.
新年献辞……………………………………………l—31992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2—3寄语《中国航天》………………………………·’··’·2—4滨星发射…………………·’…………··”·’·”’……l—4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在京成立……”·’a··’…’·”·”。7—3中国的卫星仿真中心和仿真实验…………………9—3我国发射第15颗返回式卫星……………………11—1 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技术在航海中的应用………………··’…… 卫一11卫星遥感的商业前景……………………………l—14航天技术二次应用范例(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6月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当天,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8.
11月1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在香港科学馆开幕,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伞、飞船和火箭的模型、杨利伟的航天服、航天食品等悉数到港,与香港同胞见面,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也与航展同期亮相。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访港代表团团长胡世祥,副团长张庆伟、谢名苞、王永志,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等为航展剪彩。神舟5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的到来,在香港刮起了太空狂飙。杨利伟跃升为人人仰慕的超级巨星,所到之处,国旗、区旗汇成红色海洋,人群摩肩接踵欢声雷动,“做个中国人好骄傲”成为香港各种媒体难得…  相似文献   

19.
·方针、目标与任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把标准化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王忠敏3-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3年标准化工作要点………………………………………………3-10从源头抓起做好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控制工作………………………许达哲4-1·研究与探讨·深空探测环境标准体系方案研究……岳富占等1-1钝感火工装置的发展与应用……………蒋家荣1-4方舱平面度与垂直度公差商榷…………王永清1-7谈谈航天产品分类与代码标准制定中的几个问题………………………………………王琦2-1润滑对钛合金螺栓拧紧力矩的影响……曲璇中…  相似文献   

20.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 ,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 1 999年 ,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 ,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工程院院士林华宝、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 ,2 0 0 0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