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希望2022年前发射航天飞机或载人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宇 《中国航天》2012,(11):20-21
日本希望在2022年前用载人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送宇航员上天,并着眼于在更长远的未来发展点到点的亚轨道运输系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官员在10月份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63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介绍该局载人航天方案时说,这种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可乘坐3人,并可携带重达400公斤货物。其中的小型航天飞机可能类似于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在研的“追梦者”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2.
美国NASA和俄罗斯宇航员于最近在莫斯科签署了两项有关载人空间飞行和火星探测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详细拟定了俄罗斯宇航员搭乘美航天飞机、美国宇航员搭载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合并对接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3.
孙广 《中国航天》1995,(1):27-2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其它宇航团体正在逐步地为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建立起广泛的基础。目前他们正在为6至7年后日本宇航员能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内例行工作而积极准备着。不仅如此,日本宇航界还在瞄准另一个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继不载人希望号航天飞机之后研制有.人驾驶的空间飞行器。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3,(3):23-25
自1961年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威胁宇航员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已发生过数十起,共有22名宇航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4人是在地面训练和试验时丧生的)。这22人中美国占了16人,前苏联5人,以色列1人。除了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7名宇航员遇难外,导致其他15名宇航员遇难的几次重大事故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与美国先后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后,苏、美两个空间大国展开太空竞赛,由载人飞船分别向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发展。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机毁人亡,而20天后的2月20日,前苏联却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和平号空间站送上太空,并与两年后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比翼齐飞,把载人航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在征服太空领域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15年,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它的长期载人飞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6.
日本航天技术取得进展日本目前正在继续开发其未来的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所需的技术。其中载人航天器技术包括将由日本宇航员在美国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上进行的空间试验技术。有关航天飞机的基础研究工作也在进展之中。在不载人航天器方面,日本正在实施所谓的...  相似文献   

7.
子力 《中国航天》1999,(9):22-25
从50年代末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直到美国航天飞机问世,不管是发射载人飞船还是发射不载人航天器,每次航天发射都要用掉一枚火箭。即使是在今天,世界上也仅有美国航天飞机这一种航天运输工具是可重复使用的,而且它也只能部分重复使用。但在两名宇航员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太空驾驶回地面18年后的今天,情况还是有了很大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牵引,美国已出现多家搞新型可复用运载器项目的公司。他们提出的运载器方案所需的研制成本相差甚大,如旋转火箭公司的罗坦火箭方案为15亿美元,洛马公司在美国航宇局X33验证机…  相似文献   

8.
简讯     
简讯俄请求美帮助延长和平号寿命俄罗斯已请求美国航宇局增加两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飞行,使该站能在至少明年年中前再执行最少3次载人飞行任务。这两次飞行只用于提供补给,在第9次执行对接任务的航天飞机将站上美国宇航员托马斯接回后,美国没有再派宇航员...  相似文献   

9.
苏联官方已正式承认,苏联的航天飞机活动将局限于经济领域内.航天飞机的下一次飞行是在1991年.这次不载人飞行将完成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在对接降落时,一名宇航员从“和平号”空间站转移到航天飞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苏美最高级会谈时提出至少让两名苏联宇航员搭乘美国航天飞机以换取苏联将美国宇航员送上和平号空间站进行长期载人飞行的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1,(6):47-47
俄罗斯联盟TMA20载人飞船5月24日载着俄、美和欧洲各一名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飞船是在有美国航天飞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情况下离开空间站的.而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鉴于美航天飞机即将退役.为留下纪念.离站宇航员趁此机会专门对空间站和对接在站上的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了拍照。  相似文献   

12.
胡杨 《航天》2013,(11):1-1
航天,固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探索事业,但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同样不能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梦想。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想,没有梦想,就不会有航天事业的诞生,也不会有今天人类探索太空所取得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航天人又是追梦人。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活跃着一些老航天人的身影。虽然不再有年轻的面孔,但是因为毕生从事航天事业,因为有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为有执著的梦想,他们的心永远年轻,他们的身上永远充满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在被誉为“宇航界奥林匹克”的这次大会上,国际宇航联将首届“世界航天奖”授予“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77岁高龄的爱德华·斯通博士。国际宇航联的颁奖词认为,爱德华·斯通参与研制的“旅行者”1号进入恒星际空间,代表了人类星际探索的新高度,是新世纪里非常令人激动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3,(3):18-19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返回着陆技术的主任设计师李惠康研究员就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返回技术及宇航员遇险救生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苏联能源号运载火箭第二次发射的有效载荷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关其综合发射设施更详细的情况现已有所透露。 该发射台设有筒形的宇航员出入通道。航天飞机右侧是勤务塔,它装在能源号发射台上,勤务塔上设有运载火箭发射用的全部装置。航天飞机左边是带有宇航员出入通道的发射塔。图1中最左边的塔被苏联记者称为“主塔”,塔高100米。这个主塔的  相似文献   

15.
吴国兴 《中国航天》2003,(11):30-3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是载人航天领域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原因的分析很有特色:对事不对人,但又不是就事论事,除了对技术原因进行分析以外,重点对美国航宇局的载人航天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什么是载人航天文化?在《调查报告》中先后出现“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和“载人航天文化”三个相关联的概念,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载人航天文化”。“组织文化”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我国通常称为“企业文化”。因为美国航宇局并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政府组织,因此在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07,(1)
■甘肃天水读者杨易问:何谓载人航天?航天员回答: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等往返飞行活动。实现载人航天必须突破三大技术难题:第一,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技术,把非常重的航天器送上近地轨道;第二,卫星安全返回技术;第三,良好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宇宙飞船、载人空间站和航天飞机3类。载人航天是一项复杂的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必须保证航天员在往返的航天活动中的安全、健康和高效。  相似文献   

17.
东旭 《中国航天》2000,(6):36-37
日本人很喜欢用“希望”一词给航天器命名。他们研制中的不载人小型航天飞机叫希望号。他们用于探测火星的行星B探测器在上路后也改称希望号(尽管这两个“希望号”在用词和含义上是有区别的)。但在旧世纪逝去、新千年到来之时,日本航天的前景却笼罩在接连失败的阴云之中。在多起重大航天事故中,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造价高昂的H—2火箭的接连两次发射失败尤为惨痛,因为这两次失败不光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玷污了日本在商业卫星发射能力方面的名声。H-2的首次发射事故发生于1998年2月,造成失败的原因是第二级发动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11,(9):47-47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9月7日发表报告.称美国宇航员人数不足以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载人航天之需。报告说.宇航员队伍规模的不断缩小对美载人航天投资构成威胁,NASA应采取步骤扩大宇航员队伍。报告编写委员会共同主席、曾三度担任航天飞机飞行任务指令长并担任过NASA常务副局长的格雷戈里说.  相似文献   

19.
三.载人航天筑辉煌 载人航天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它可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促进科技进步和带动一大批新学科的发展,并有可能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它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比侦察卫星更有选择性、及时性和综合性;可部署、修理、组装大型航天器;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在一些前沿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大规模开发空间资源奠定技术基础,解决地球上存在的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最高境界。 现在,人类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载人航天器。前两种主要用于天地往返…  相似文献   

20.
前哨 《航天》2009,(4):44-47
“航天员”这个词今天是一个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术语,它是从英语Astronaut或俄语Cosmonaut翻译过来的,有时又译成宇航员。按照美国航宇局的定义,所谓航天员是指“经过专门的选拔和训练、作为载人航天器上的一名成员、在载人航天器上负责指挥、驾驶或工作的人。”早在1929年这个名词就在一本英文的科幻小说中出现过,不过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