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中国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准时,准确地将亚洲卫星公司的亚洲卫星一号(AsiaSat-1)送入预定的轨道。这是中国的运载火箭第一次进入国际航天市场,各国人民从发射现场或从实况转播的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箭平稳地起飞,一级脱落、二级脱  相似文献   

2.
正3月30日1时56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与卫星成功分离,将其送入预定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吴燕生在发射现场指导发射。本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7颗和第8颗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30颗和第31颗北斗卫星。据悉,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航天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间5点3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运用我局独立设计、研制、生产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它标志着我国航天和气象卫星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创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上海航天局从事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也进人了第19个年头.在我国发射的24颗卫星中,上海航天基地参加研制并发射的有11颗.这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海射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WEY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人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此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合,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  相似文献   

5.
雨水 《航天》2012,(6):64-64,F0003
2011年8月12日0时1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巴基斯坦1R(PAKSAT-1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向亚洲用户以“在轨交付”方式出口卫星,其成功发射对进一步开拓国际航天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类别: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用途:主要用于国家测绘保障和国土资源调查。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发射时间:2010年8月24日15时10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火箭。  相似文献   

7.
云舟 《卫星应用》2005,13(3):64-64
北京时间2005年8月2日15时30分,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5):43-43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3,(11):9-9
本刊讯北京时间11月3日15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我国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进行的第三次航天发射。此前,我国于10月15日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10月21日成功发射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和中国创新1号小卫星。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这样高密度的航天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从未有过。这表明我国航天发射水平与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研制能力日益增强。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  相似文献   

10.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8,(2):22-23,28
1997年世界航天活动大事记庞之浩1月德尔它运载火箭1月17日在发射美空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2R卫星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是卡纳维拉尔角1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不载人航天发射事故。阿根廷首颗通信卫星1月30日用欧空局阿里安4火箭发射。卫星载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