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93年1月16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中国航空航天报》社、《中国航天》和《国外空间动态》编辑部邀请我国部分著名航天专家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家评选出1992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1.’92国际空间年活动丰富多采。1992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空间年。世界各国围绕监视地球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和开展航天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丰富多采的活动。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国际宇航联、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航空宇航学会等  相似文献   

2.
王彬若  付娆 《航天》2011,(11):6-7
10月3日~7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和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主办的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本届以“非洲航天之光”为主题的大会由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FIF)承办,这是国际宇航联大会首次在非洲举办。大会讨论内容包括如何从太空监测非洲水资源、南非和非洲太空活动等,吸引了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航天机构或企业约3000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3.
《湖北航天科技》2005,(4):49-49
2005年7月25日至7月30日,湖北省宇航学会组织了由航天花园业主和三江航天一中学生共74人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北京第十六届国际青少年宇航员大会”活动。此次活动有来自港、澳、台及内地有关省市的青少年学生354名。  相似文献   

4.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1):88-88
2011年国际宇航众多变化,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中国交会对接试验成功……国际宇航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航天应用等领域均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宇航学会成立于1979年10月,是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由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宇航学会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拥有179个团体会员单位和3万余名个人会员。学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国内、国际航天交流与合作活动,与众多国际航天组织、机构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了双边或多边关系,在促进航天学科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和推进和平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活动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国际宇航联发展中国家航天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讯1996年10月3日至6日,联合国与国际宇航联(IAF)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航天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此研讨会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宇航联大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991年以来已举办过5届,是国际宇航联为使...  相似文献   

7.
刘洁 《中国航天》2008,(5):19-20
由中国宇航学会与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航天发展高峰论坛”4月23~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马来西亚、加拿大、马来西亚和韩国共15个国家的航天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共150名代表出席会议。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国际航天界的对话,探讨政府间开展国际航天合作的框架以及如何在多边航天合作中达成共识,以促进全球空间探索活动的协调开展。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所属27个专业委员会之一,是宇航学会下设的唯一计算机领域的二级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受中国宇航学会的领导和监督,服务对象是航天计算机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讲座、展览等形式,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民间科技活动开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传播推广航天计算机先进技术和实践,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研讨航天计算机技术发展战略,发现、推荐、表彰、奖励优秀航天科技工作者,反映会员的建议和呼声,维护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也是专业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职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科技及军事等变革已经到来,作为中国宇航学会唯一的计算机领域专业委员会,要面向数字军工、数字航天;面向航天装备信息化、信息化航天装备;面向基础性、战略性、自主性等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需求,做出我们新的、重要的贡献。二、组织机构:中国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该专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5人、委员18人及学术秘书1人,共25人组成(名单附后)。全部委员均来自航天两大集团及军工院校,并由所在单位推荐、经宇航学会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9.
国际宇航联大会展览会举行本刊讯在第4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召开之际,由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外交部、航天总公司支持,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举办的宇航联大会展览会于10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国贸中心举行。国际宇航联主席道义奇先生,中国国家航天局...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07,28(4):F0002-F0002,F0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将学校的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力学系和飞行器总体研究室合并而成,它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在亚洲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中国科协批准,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IAC已连续举办63届,是世界航天界的盛会.IAC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具有商业价值,每年都吸引大约3000名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学生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会议同期举办航天展览会,世界知名航天企业和卫星公司、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机构等将参展.  相似文献   

12.
《卫星应用》2013,(6):2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国际化与国际合作成为中国宇航界的热门话题。从9月上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南宁召开的第十届东盟博览会成功亮相,到9月下旬各国宇航精英齐聚北京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一直到10月中旬成都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中国航天人士与各国同仁就航天的发展与应用及国际合作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无论从哪个学科的角度来说,航天本身就是一种全球活动,也是航天技术造福全人类的创新之魂。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向全球市场谋求合作与发展,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湖北航天科技》2004,(1):F003-F003
三江集团一中长期坚持航天科普教育,曾组织学生参加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航天知识大赛并取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还承担了番茄种子卫星搭载实验,成果获全国二等奖、湖北省一等奖。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爱航天的热情,收到良好的社会效  相似文献   

14.
《宇航学报》2008,29(5)
航天学院是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宇航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发展宇航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系科之一。为了适应航天事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1988年12月在宇航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航天工程学院。2003年7月,更名为航天学院,下设航天设计工程系、航天控制工程系、航天推进技术系等3个专业系和飞行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高露 《中国航天》2006,(11):39-39
每年8月份前后,美国的《航天新闻》都要对上一年度大部分国际知名宇航公司的航天业务销售额进行比较和排序,评出当年的世界航天企业50强。尽管世界航天企业50强排行榜只反映上一年度的航天业务基本数据,但纵观其发展历程,却从中不难发现世界宇航企业发展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4):374-374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将于9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届时,会议将举行170多个技术分组会、7场全体会议、2场亮点报告和2场最新进展报告等活动。此外,大会期间,还将有一系列附加会议、社会活动和科普活动、国际组织活动、展览。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一流学会的标准,为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学会进一步做好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国际合作各项工作,同时,为响应和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有关精神,探索和推进航天领域团体标准化工作,中国宇航学会在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宇航学会标准化分会"的申请。中国宇航学会标准化分会是由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  相似文献   

18.
土星 《航天》2013,(12):26-29
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召开的航天局长会议上,多国的航天局长在阐述各自的航天政策和发展计划、呼吁国际合作和利益共赢的同时,也表示出对未来发展新型大型运载火箭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马特拉公司作为法国主要的宇航公司之一,已积累了20多年的空间活动经验。它的航天分部有1000多名职工,其中三分之二是工程师和技术员。20多年来,该公司已参加了30多项法国和国际的航天计划,八十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31日~6月3日,首届世界月球会议将在北京举行。此次国际会议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国际宇航联共同主办,会议得到了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探月和航天工程中心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