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月 《太空探索》2009,(11):56-57
1971年踏上月面的艾伦‘谢泼德是12个登月者中的“长者”,时年已是48岁了。但他也是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英雄。在他与同事合著的《月球之旅:美国去月球的内部故事》一书(1994年此书还被改编为一部电视剧)中透露,1961年4月2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上天的消息又一次在美国朝野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众议院推出一项决议案,要求NASA用已故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员尤金·塞尔南的名字来命名"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的首飞任务。塞尔南是阿波罗17号登月任务指令长,是阿波罗计划下最后一名在月面上行走的航天员,1月16日去世。这项决议案没有约束力,只是表达"国会的感受"。一位议员解释称,SLS火箭对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航天员尤金·安德鲁·塞尔南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16日逝世,享年82岁。美国航宇局发布推文表达了哀悼之情,"我们为尤金·塞尔南的逝世感到悲伤,他是最后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1963年,塞尔南与其他13名航天员一起被美国航宇局选中,此后三次执行太空任务:1966年6月"双子座"9A号,1969年5月"阿波罗"10号的登月舱驾驶员,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的指令长。他还是"双子座"12号、"阿波罗"7号、"阿波罗"14号三次任务的替补团队成员。塞尔南在太空中工作过566小时15分钟,其中有73小时是在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4.
日月 《太空探索》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183;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183;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武研 《国际太空》2008,(3):7-11
1“阿波罗”飞船航天员登月经验□□虽然航天员的登月活动是在地面控制中心的严密监控下进行的,但是随着航天员登月经验的增加,应逐渐给航天员更多的主动性。在登月过程中,航天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灵活性,即能机动灵活地完成各种任务。·根据已有的登月经验,航天员认为,在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月6日,美宇航局发布消息,航天员约翰·杨去世,享年87岁。杨曾两次飞往月球,并在"阿波罗16"任务中登月。他参加了航天飞机首次飞行任务。在"双子座"、"阿波罗"和航天飞机计划中6次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是首个六飞太空的航天员,也是唯一历经上述三个计划的航天员。他在美宇航局工作了42年,1974年到1987年担任美宇航局飞行员团队负责人,管  相似文献   

7.
<正>"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  相似文献   

8.
正1969年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作为人类的代表,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了脚印。"阿波罗11号"的登月,使得阿姆斯特朗名声大噪。上至白发苍苍的老翁,下至呀呀学语的孩童,无人不知他的名字和登月壮举。只是,返回地球后,阿姆斯特朗是航天员、是人类的大英雄,却再不是原来那样的自己。登月之路凝聚着他勤奋的汗水,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他的人生轨迹。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21日,美国航天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二世去世。他1966年成为美宇航局的一名航天员,执行过两次航天飞行任务。1984年他在航天飞机STS-41B飞行中完成人类首次无系绳太空行走。1990年,他再次乘航天飞机升空,与其他同事一起部署了哈勃空间望远镜。"阿波罗11"登月时,他担任航天员月面行走时的任务控制通信员,还参与过"阿波罗14"任务。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1969年-1972年间的六次“阿波罗登月”飞行,成功地将12位航天员送上月球,但却留给了研府究地球卫星的科学家两大遗憾:遗憾之一是任务唐突地结束,留下诸多层面仍待探索的月球;更令人惋惜的是,阿波罗任务圆满完成,让大众误以为,既然航天员已经成功登月,看来应该没有理由再重返月球了。  相似文献   

11.
27年过去了,还没有人再次光临月球,美国宇航员尤金·塞尔南仍然难以把“月球上最后一人”的桂冠转让。他的精力都投入了航天事业,曾3次飞入太空,历经太空行走、月球侦察并最终登陆。 孩提时的塞尔南就迷恋上飞行,而父亲却希望他学工程,于是产生了一个奇妙的组合:大学毕业后他成为拥有工程学位的海军舰载机飞  相似文献   

12.
1 "阿波罗"飞船航天员登月经验 □□虽然航天员的登月活动是在地面控制中心的严密监控下进行的,但是随着航天员登月经验的增加,应逐渐给航天员更多的主动性.在登月过程中,航天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灵活性,即能机动灵活地完成各种任务.  相似文献   

13.
胡杨 《太空探索》2012,(10):1-1
8月25日,被誉为“美国英雄”也是人类英雄的美国前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因病去世,享年82岁。1969年7月20日,全球数以亿计观众通过电视机屏幕,见证了阿姆斯特朗身穿白色宇航服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在月球表面首次留下人类足迹,实现人类登月梦想。  相似文献   

14.
2015年4月16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kosmos,2016年1月改为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局长伊戈尔·卡玛洛夫公开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28-2029年执行无人月球飞行任务,将在2029-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这是俄罗斯官方首次明确载人登月时间。4月22日,联邦航天局副局长雷斯科夫在接受俄罗斯-24电视台采访时也对此确认,俄罗斯将于2029年送航天员到月球。  相似文献   

15.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0,(11):46-47
无论从远古的历史记载,还是从现代的目击报告中,都能找到UFO的踪影。它们不仅出现在陆地和天空,还经常出没于海洋和太空中。曾参加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25名航天员和苏联航天员都遭遇过这种不速之客。美国航天员遭遇UFO  相似文献   

16.
冲出地球,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阿波罗”登月,是宏图初开的壮举,12名美国航天员成为首批登月者,其英勇的行动、显赫的成就令世人羡慕。然而,同是登月行,对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铸就了他们各自的后半部人生。  相似文献   

17.
正登月前的三次载人飞行试验1966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飞船升空,这是第二次载人飞行,飞船没有携带登月舱,3天后进入环绕月球轨道,环月飞行20小时后安全返回地球。在环绕月球飞行10圈的过程中,3名航天员考察了未来阿波罗11号飞船预计的登月点——静海区域,成功地进行了电视直播,并拍摄了700余张月球照片和150张地球照片。左图为航天员拍摄的月面沃海区域的环形山;右图  相似文献   

18.
每期十星     
《太空探索》1996,(2):30-33
“双子星座”宇宙飞船 “双子星座”宇宙飞船是双子星座载人飞行计划中使用的飞船,该计划是美国第一个载人飞行“水星”计划与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之间的一个过渡计划,主要目的是发展轨道机动、交会和对接技术,训练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的能力,为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作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9.
日月 《太空探索》2009,(12):54-55
1971年的“阿波罗”14号登月任务中,航天员除了指令长谢波德外、还有指令舱驾驶员罗萨少校,以及登月舱驾驶员米切尔少校。有了谢泼德这样出色的同伴,埃德加&#183;米切尔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他说,他们一路上特别轻松,“从地球到月球的路很漫长,也很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平稳地着陆了。”  相似文献   

20.
“杜邦·美国航天员中国之旅”活动已圆满结束,但此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为使广大读者能详尽地从各个角度了解活动内容,本刊将从本期起分三期分别以“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名胜游览”为主题,通过大量的图片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再现给大家。美国航天员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专家座谈美国航天员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专家座谈美国航天员查尔斯·杜克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师、院长助理、总体部部长于登云赠送亲笔签名的登月照片美国航天员查尔斯·杜克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鲁宇副院长(左二)、龙乐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