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目标卫星的防御系统为以机动方式拦截来袭卫星的编队小卫星时,为能成功接近目标卫星.攻击卫星必须寻求一条安全路径,以避免在穿越过程中被小卫星拦截.在编队小卫星的相对轨道运动模型基础上.建立路径规划的环境模型.建立综合适应度函数,设计了遗传算子,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攻击卫星安全穿越路径寻优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寻求的最优路径,较好地满足安全性和路程最短的要求,并且算法收敛性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卫星隐身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对卫星的依赖日益增加,而空间军事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卫星的安全和生存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卫星暴露性、脆弱性的特点,提出卫星隐身的概念;分析在轨卫星面临卫星探测网探测、跟踪、侦察和监视的威胁,阐述了国外卫星隐身技术的发展,分析卫星隐身的特点和技术途径设想,梳理卫星隐身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卫星隐身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卫星磁性仿真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的磁性仿真主要包括卫星的磁矩仿真计算和卫星周围磁场的仿真计算.这两种仿真计算都是利用卫星部件的实际测量结果对卫星整星的磁矩及周围磁场进行预估.这些预估结果对于卫星整星的磁性设计、磁性测量、磁补偿起到指导作用,对于卫星的磁性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付晓锋  吴美平  张敬 《上海航天》2013,30(1):14-17,58
根据火灾监视对卫星载荷和卫星轨道的约束,基于低轨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讨论了火灾监视卫星星座的设计,由卫星对地覆盖几何关系求解了典型卫星星座的星载传感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火灾监视卫星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火灾监视卫星星座的最大轨道响应时间6h,平均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5.
美国NASA于2006年3月22日成功发射三颗ST-5微小卫星,并组成星座,用于空间地磁观测.经过90天飞行演示,于6月20日顺利结束.演示验证很成功.卫星重25kg,功率24W具有通常卫星全部功能.卫星多项先进技术在演示中得到肯定,空间观测获得史无前例的数据.为此,文章特地介绍了ST-5微小卫星,它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经验值得借鉴.ST-5将为今后微小卫星空间应用展现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预警卫星对导弹主动段的探测功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警卫星对导弹的早期预警是反导防御系统有效作战的关键环节,是影响反导防御系统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依据卫星预警探测功能仿真原理,结合导弹飞行仿真与卫星红外探测仿真,确定了导弹与预警卫星间的几何交互关系,并建立了预警卫星对导弹主动段的红外探测仿真模型.针对两种不同的突防弹道与预警卫星,对预警卫星探测概率及预警时间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预警卫星对主动段导弹的探测概率与预警时间,能满足导弹与预警卫星作战效能评估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卫星编队飞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编队飞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通过编队飞行可将多颗小卫星形成一颗大的"虚拟卫星",即空间任务的预定功能由编队中各个只担当单一功能的卫星分担,由此整个卫星群可实现强大的功能.实现卫星编队飞行需要保持和控制星群的编队构型,精确确定星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即相对导航.卫星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包括轨道设计、轨道演变及控制,星间链路、编队运行管理和测控,以及卫星的自主定位、定轨.叙述小卫星编队的基本原理、轨道构成和技术特征,分析实现编队飞行所需的关键技术,介绍各国编队飞行的现有计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冻结轨道是一种稳定的轨道,地球、火星、月球的卫星因引力场的南北不对称,都存在冻结轨道.由于主星体引力场的不同,它们卫星的冻结轨道也有不同的特性.地球卫星的冻结执道的偏心率非常小,对卫星遥感非常有利,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近地遥感卫星采用这种轨道.月球卫星的冻结轨道偏心率随轨道倾角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对月球卫星冻结轨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卫星入轨时,起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火箭和卫星脱离后,卫星自己起旋.一种是在卫星未脱开前几分钟,火箭和卫星的组合级起旋,然后再脱离.阿里安火箭就采用后者.此方法,可以使卫星减少自旋能量,增加有效载荷重量. 阿里安火箭飞行20分钟,在18分钟后,计算  相似文献   

10.
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一种两颗卫星相对运动的表达式.首先,它描述的是一颗真实的卫星相对一颗在理想轨道上运动的虚拟卫星的运动,而这正是研究编队飞行所必须的;其次,这个表达式将真实卫星相对虚拟卫星的三维位置表示成虚拟卫星的Brouwer平根数及两卫星轨道根数之差的函数.据此便可以充分应用已有的关于轨道摄动的研究成果.作为一个基本模型,首先讨论了一颗真实卫星相对虚拟卫星形成椭圆型地面轨迹的飞行方式.基于轨道长期摄动的已有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揭示这种飞行方式的长期变化,从而可以毫无困难地制定出轨道调整的策略.最后还研究了三颗卫星以同一条椭圆轨迹飞行的轨道设计和控制问题,该椭圆以虚拟卫星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